负担过重一直是中国企业抱怨的问题。负担中的“大头”,来自政府部门的收费。那么,来自哪个部门的负担最高呢?中国社科院学者对企业负担产生的来源进行了问卷调查,16个部门在被调查之列。调查结果显示,对企业造成负担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环保部门、行业协会、质监部门(10月12日《中国经济周刊》)。
企业的环保负担最重?这真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
并非说企业的环保负担重,环保收费就不能高。相反,在一个现代国家中,环保收费高才是正常的。因为我们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高歌猛进的现代化的发展在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也让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文明水平的提高,公众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治理环境污染需要资金,提高环保标准需要成本,让公众呼吸到更洁净的空气、喝到更干净的水需要支付成本,这种成本从哪里来?很大部分必须由企业承担,企业是经济发展最大的受益者,应履行承担环保成本的社会责任。在发达国家,许多企业最大的负担也都来自环保。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环保负担最重,会让人诧异呢?因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得并不好,污染问题令人堪忧。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1/3的中国土地上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够了,可怕的数据不继续引用下去了。按理说,企业的环保负担最重,企业承担着很高的环保收费,我们的污染应该越来越少,空气和水应该越来越干净,可为什么仍是整天坏消息不断?
企业的环保负担最重,企业为环保支付了昂贵的成本——相对应的,却不是环境污染得到遏制。从垃圾处理费到排污费,再到环评费,以环保的名义向企业收了很多费,让企业不堪重负,这些钱花到什么方面去了,有多少是真正用在环境保护上?毋庸讳言,在一些地方,高收费对应的不是真环保,而是伪环保,很多都是以环保的名义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乱评比等等。
媒体曾曝光过一种怪现象,就是“污染越严重的地方环保部门越富”。新华社记者前几年在黄河流域一些省区采访时发现:污染企业“扎堆”的地方,环保部门衣食无忧;而在污染企业被大量关停的地方,环保人员却连工资都发不出。为什么呢?环境污染少了,企业不排污了,环保部门就无法再收“排污费”了,收入自然就减少了。因为有“排污费”这块收入,不少环保局富得流油。他们的主要兴趣不在治理污染,而在于收更多的费。
当环保成为一种收费由头和创收借口时,治污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