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7日公布的报告显示,淮河流域约950万城镇人口饮水不安全,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淮河流域包括河南、安徽、山东、江苏4省的35个地市、222个县(县级市、区),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亿。
为指导《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环保部近日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以及农业部联合编制了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巢湖和滇池等8个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
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始于淮河。据编制大纲介绍,“十一五”期间,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流域内I类至Ⅲ类水质断面数量显著提升,劣V类断面数量有所下降,流域水质总体改善。
但近年来,淮河流域突发性环境事故时有发生、城镇污水处理厂治污效率不高、基层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2009年,淮河流域化工、造纸、饮料、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主要污染行业产值约占流域工业总产值的1/3,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流域工业源排放量的80%和90%,结构性污染依然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淮河流域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已成为主要污染来源,其中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占工业与生活排放总量的75%以上。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大纲》称,“十二五”期间,在“东部开放、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淮河流域城镇化速度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污染问题将更加尖锐。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东线通水提出更高水质保障要求。为实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3年全线通水,要求输水干线规划区各控制断面均稳定达到Ⅲ类水质。而目前,沿线水质部分处于IV类甚至劣V类,距离通水水质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通过推进实施淮河全流域统一的排放标准,构建沿岸生态净化带,引入生态补偿、排污交易等措施,开创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