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秦客运专线项目因建设地点部分改变,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被环保部叫停;胶济客运专线未经环保验收就投入运行,被环保部叫停;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发生血铅污染,环保部对湖州实施全面区域限批,暂停该市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最近的一系列“环保叫停”措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环保叫停”是环保部依照相关法律和规定,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作出的一种处罚。环保部门一直在叫停违法违规项目,只是过去的多次叫停未经媒体报道,人们不了解,或者时间长了印象不深而已。
“环保叫停”一经报道,许多人有点吃惊:环保部够厉害的。其实,与其说是环保部厉害,不如说是法律法规在显示权威。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虽然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但只要把现行法律法规用好用足,其威慑力并不小。
有了法律之剑,还有一个敢不敢亮剑的问题。环保部凭什么敢于叫停高铁这样的大项目,敢于对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地级市实施全面区域限批?说白了,是有党中央、国务院撑腰。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让环保执法像钢铁一样硬,而不是像豆腐一样软。“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何与此相悖的做法,都得纠正过来。环保部门的一大职责,就是严格执法,卡住低水平重复建设、落后产能和“两高一资”项目,遏制重金属污染等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环保叫停”可谓一记重拳,但目的并不是要把一个企业搞垮,或把一个地方打得缓不过气来。可它毕竟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在这些人眼中,环保部门叫得再理直气壮,也是一个“恶人”。环境保护部一再叫停典型的违法违规行为,说明他们不怕当“恶人”。到了地方,特别是越往基层,情况就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党政领导能够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大力支持环保部门履行职能,环保部门也不怕当“恶人”;有的地方环保部门则处境不妙,环保局长“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
“环保叫停”告诉人们,干环保,必须敢于碰硬,敢动真格,敢当“恶人”。怎么当“恶人”是一门学问,考验环保部门的胆略和智慧。在这个意义上说,环保部门不仅应该经常发出叫停的声音,而且要叫得响,叫得有效。
一个项目之所以被叫停,是因为它违法违规。现实中有不懂法的情况,更多的属于故意闯红灯。一些地方搞地方保护,一些企业或部门财大气粗,自以为能摆平一切,干什么都想“先上车、后买票”,或者干脆“无票乘车”、“无证驾驶”。一纸行政处罚奈何不了他们,区区几十万元罚款触动不了他们。他们的软肋是怕媒体曝光,怕舆论和公众监督。
对于屡屡犯规者,环保部门在亮开嗓门大喝一声的同时,媒体、公众也应跟着一起叫。如能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看犯规者还怎么掩饰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