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铁工业从业人员之职业危害及健康

2010-02-0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铁工作业

  铁工范围广泛,主要包含了铁窗、铁栋、冲床、车床、模具、铝门窗、五金零件、钻孔等等相关行业。

  二、铁工的危害包含热环境作业危害、职业性手臂震动及噪音。

  1.热环境

  近年来由于产业的转型,大多数的产业均朝向技术密集性发展,但不论产业型态如何转变,热作业环境依然与产业型态密不可分,因此热作业所产生的危害已逐渐受到政府、雇主与劳工的重视。一般来说人类体温并非恒常不变,常会受到空气温度、运动的情况及身穿衣物的多寡而影响。人体之正常体温约为摄氏37度,但其正常之变动范围可达0.5℃至1℃左右。但当体温超过38℃时便可能产生热疾病。 当体热无法藉由正常的管道适时排至体外时,便会造成体热蓄积于体内的现象。此时若不利用其它的方式排除体热,或减少热蓄积,则易引起”热疾病”。常见的热疾病包括热中暑、热衰竭、热痉挛、及热晕厥等,其中尤以热中暑最危险,若不紧急作适当的处理会有死亡之虞。除此之外,热疾病亦可能造成意外事故发生率之增加,由此可见热危害的严重性。热环境中,影响人体热蓄积的主要因子包括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辐射热等四项。虽然前述四项因子在不同组合情形下,对人体热蓄积之影响程度有明显之不同,但在寻求环境控制时仍应以此四项因素为考虑重点。

  空气温度之影响 主要来自作业环境四周之锅炉、熔炼炉或生产制程等放热效应所造成空气温度升高,当它超过皮肤温度(35℃)时,则会直接影响人体皮肤散热,造成人体不舒适之感觉。

  空气湿度之影响 所谓空气湿度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一般称为绝对湿度,由于空气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水蒸气的含量,因此在考虑湿度对人体热蓄积之影响时,需同时考虑空气温度之高低。例如:热作业环境空气中的绝对湿度高于人体皮肤表面湿度时,则人体热量不易藉由汗水之蒸发而排至体外;反之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很低,则人体汗水会不断的蒸发,而造成内水分及电解质的流失,若无法适时补充,则会造成热疾病的发生。

  空气流动速度的影响 空气的流动速度即为风速,一般以每秒公尺数(m/s)为单位,风速的强弱亦会影响人体热蓄积的程度。在热作业环境中,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时,较大的风速会帮助人体体热的排除;但相反的,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时,则会造成热传导或对流进入人体。通常在舒适的室内环境中,环境风速需小于0.5(m/s),而一般工厂中,其风速亦不可超过1.5(m/s)。

  辐射热之影响 辐射热的呈现一般是以红外线的形式发散出来,因此当我们在接受辐射热的能量时(如太阳光照射),会明显感受到热。由于辐射热的传递不需任何介质,因此传递的速度很快,往往在不知觉中已形成热危害。另外,直接看炉火对人体的视网膜易造成伤害,故在融熔、熔炼或锻造等热环境工作者必须加以注意。

  2.职业性手臂震动

  据研究估计,我国有10-30 % 的劳工使用振动手工具,其所引起的职业危害轻为手指或其它身体部位骨骼肌肉的麻痛症状,重则导致白指症、腕道症候群等疾病。

  劳工用手紧握动力手工具从事工作时,手工具的振动能量,藉由固体介质从振动源传递至操作者的手及手臂,这种长期职业性的振动暴露,容易造成劳工手部末梢神经与末梢血管的伤害,一旦病变显现,将无法由药物治疗而复原。长期操作振动手工具的职业伤害程度决定于机具振动暴露剂量、振动传递方向、气候状况、操作者的工作方法及技术、影响末梢循环之媒介物等,条件不同会有显著的差异。振动手工具造成最明显的职业性伤害包含下列的障碍:

  末梢循环机能障碍:手部皮肤温下降、经冷刺激后的皮肤温不易恢复,引致手指血管痉挛、手指指尖或全部手指发白(称为白指症)。

  中枢及末梢神经机能障碍:中枢神经机能异常而有失眠、易怒或不安;末梢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梢感觉神经机能障碍,引致手指麻木或刺痛,严重时导致手指协调及灵巧度丧失、笨拙而无法从事复杂的工作。

  肌肉骨骼障碍:长期使用重量大且高振动量的手工具如链锯、砸道机等,亦可能引起手臂骨骼及关节韧带的病变,导致手的握力、捏力、及轻敲能力逐渐降低。

  劳工长期暴露于振动手工具时,为何会罹患振动症候群?除个人体质差异外,可以从手工具构造、操作技术、工作环境与暴露累积剂量等四方面探讨如下:

  1.手工具构造上必须有高振动量:操作振动工具的劳工必须以手握持机具把手来控制开关及方向,因此在作业过程中,劳工的手臂与听觉系统便直接暴露于高振动与高噪音的环境。新的手工具运转时,把手传递的振动量较低,对劳工振动伤害的机率便降低,但是使用一段时期后,若未适当的保养维修,该机具的振动与噪音将逐渐提高。

  2.握持手工具的姿势错误:振动手工具的操作姿势的正确与否,与劳工伤害程度有绝对的影响,从职业性振动暴露劳工的自觉症状调查结果显示,主要的抱怨症状有腰酸、肩膀酸痛、手腕酸、胃痛、耳鸣及重听等。除耳鸣及重听属于听觉伤害外,其它症状均由于操作姿势不合乎人体工学的要求。尤其操作重量较重的手工具如手持式砸道机、链锯、混凝土破碎机、重型研磨机等,常因手臂负荷过大,而将该等机具直接靠在腹部或大腿上,长期下来该劳工的胃肠系统及生殖系统也会受到伤害。

  3.手部暴露于低温高湿环境,加快白指病恶化速率:温度的高低是手部的感觉与循环机能障碍的因素之一,从过去文献得知湿冷气候下暴露于振动作业较容易罹患振动症候群,如北欧国家、北美地区或日本北海地道区便常有『白指病』的案例,台湾地属亚热带地区,气候偏高,一般工厂内作业的空气温度常在20~33℃间,劳工虽长期暴露于振动不易严重恶化,但高山林场的链锯工人、隧道内凿岩工作的道工或矿工、冷冻工厂的切割工等均处于湿冷的工作环境,则较容易罹患振动症候群且恶化速率也快。

  4.长期累积振动暴露剂量过高:前面所述各项条件对劳工罹患振动症候群仅是客观因素而已,真正引起振动症候群的主观条件是长期累积振动暴露剂量过高,国际标准组织(ISO 5349)曾提出不同机率曲线来评估暴露于手臂振动的白指病罹患机率。暴露时间愈久,则罹患振动症候群的机率愈高。

  3.噪音

  近年来因劳工安全卫生意识日益提高,致使劳工暴露于噪音作业环境导致之听力损失;深受政府、业界与劳工的重视。

  噪音分为以下种类

  变动性噪音:可说是最常见的一种噪音形式,不论是工厂、交通、人声,或是卡拉OK舞厅所引起的噪音均包含其中。它包含了人类能听见声音频率的最大范围(20赫至20000赫)。

  冲击性噪音:若有一声音从发出到最大振幅的时间不大于35毫秒,此声音称为冲击性噪音,如营建工地的打桩声。

  连续性噪音:如果两次噪音的冲击间隔小于0.5秒时,即为连续性噪音,如工厂的机器运转声或是吸尘器所发出的声响。

  当我们处在高噪音环境下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使我们听觉器官内的毛细胞受伤,而出现了暂时性的听力受损,若能够及时中止暴露在噪音之下,那么听力就可以恢复过来;如果是长时间的暴露,不但毛细胞无法复原,反而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因为听力损失的特色之一即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发生听力受损目前还没有办法治疗,只有避免继续恶化下去,而无法恢复原来的健康。

  噪音不但会影响听力,还可能会影响血压,增加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性溃疡,还会造成头痛、头晕、疲劳、肌肉紧张、瞳孔放大、脉搏加快、情绪困扰、失眠、减低工作效率、导致工作意外增加、妨碍记忆…等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心脏窦性节律不整等疾病。

  四、危害的预防

  如何预防手臂震动症候群

  改良震动手工具之构造并加强维修保养。

  正确使用震动手工具。

  调整震动暴露时间。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具。

  高震动暴露劳工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如何预防高温作业所带来的危害

  事前规划工作内并选择正确的工具进入热环境,减少热暴露时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

  接受适当的热环境工作及认知潜在问题的教育训练。

  事前接受急救训练以确保能认知并处理热疾病。

  以轮班工作或轮替工作方式降低工作量并做适当休息。

  利用动力工具以减少工作负荷量

  穿着可有效排汗散热的衣物且不会沾黏住皮肤产生不适感。

  必要时穿着防护衣。定期补充充足的水分及电解质。

  如何预防噪音危害

  以工程改善、维修机械等方法来降低噪音或隔绝噪音。减少暴露在噪音作业下的时间。

  正确确实配戴防音防护具(如耳塞、耳罩)。

  定期接受听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