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性粉尘的定义
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病。
二、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非常广泛。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机械制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包装物品等生产过程,甚至宝石首饰加工均可能产生生产性粉尘。
三、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两大类:
1、无机粉尘 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有机粉尘 包括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粉尘;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谷物、亚麻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合成树脂、人造有机纤维粉尘等。
在生产环境中,以单纯一种存在的较少见,大多数情况下以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一般称为混合粉尘。
四、生产性粉尘的致病机理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不同,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亦不同。在卫生学上有意义的粉尘理化性质有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荷电性、爆炸性及粉尘的化学成分等。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受粉尘吸入量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
一般只有几微米以下的细小粉尘能进入肺泡导致慢性肺脏疾病。 粉尘进入肺泡后,肺泡内的巨噬细胞视粉尘为异物将其吞噬,导致一系列复杂的机体反应,促使肺组织纤维化,使受影响的肺泡逐渐失去换气功能而“死亡”,当有大量肺泡失去换气功能时,最终导致尘肺病,患者感觉胸闷、呼吸困难。长时间发展可产生许多并发症如:肺气肿、感染、肺结核等,病人最终因呼吸困难合并并发症而死亡。
一般认为,尘肺的发生和发展与从作业人员所接触粉尘的时间、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分散度、防护措施以及劳动者个体条件等因素有关。劳动者一般在接触粉尘5~10年才发病,有的可长达15~20余年。接触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也有1~2年发病的。
其机理是由于粉尘进入肺组织后,引起肺泡的防御反应,成为尘细胞。其基本病变是矽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增生,主要引起肺纤维化改变。
五、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生产性粉法的种类繁多,理化性状不同,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其病理性质可概括为如下几种:
1、全身中毒性:如铅、锰、砷化合物等粉尘;
2、局部刺激性:如生石灰、漂白粉、水泥、烟草等粉尘;
3、变态反应性:如大麻、黄麻、面粉、羽毛、锌烟等粉尘;
4、光反应性:如沥青粉尘;
5、感染性:如破烂布屑、兽毛、谷粒等粉尘有时附有病原菌;
6、致癌性:如铬、镍、砷、石棉及某些光感应性和放射性物质的粉尘;
7、尘肺:如矽尘、煤尘、硅酸盐尘等。
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以尘肺为最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尘肺病例约占职业病患病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尘肺是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为主的疾病。
我国按病因将尘肺分为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和其它尘肺等1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