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石油开采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2011-04-1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有害化学制剂

    (1)杀菌剂 在钻井液、压裂液配制和注水中往往要使用杀菌剂以抑制细菌的繁殖。这类药剂既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同时它对人和哺乳类动物及水生生物有很大的毒性。石油工业中用的较多的杀菌剂有季胺盐类和醛类等。

    (2)胺盐类 是阳离子型表面活动性剂,可以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它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皮肤接触或经消化道进入。

    (3)缓蚀剂 缓蚀剂由于使用的场合不同,选用的胺盐有水溶性的、油分散性的、也有挥发性较强的。有的缓蚀剂成分很复杂,为了提高缓蚀效果,有时还复配有表面活性剂。关于缓蚀剂进入人体的途径,防护与季胺盐类的情形相同。

    (4)高分子化合物 在钻井液用的泥浆材料中应用高分子化合物品种不少,但比较典型的化合物主要有聚丙烯酰胺系列,一般来说,这种聚合物属于低毒性物质。这种的毒性主要是由于合成产品中有未完全反应的单体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的毒性较高,可经口、皮肤、黏膜等途径吸收,对人体有致敏性。

    2.粉尘

    钻井施工过程中,产生粉尘侵害人体的作业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配制钻井液时,各种粉状泥浆材料破袋加入混合漏斗时,抖袋产生大量粉尘;二是下钻过程中,刹带片与刹车鼓长时间摩擦,使用带片表面的石棉脱落,以粉尘形式散布在空气中;三是固井时,下灰过程中,有一定量的水泥泄漏,产生水泥粉尘。

    3.辐射

    在物探、测井、钻井等生产过程中均会使用放射源,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可能途径有三种:

    直接呼吸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通过系统进入体内;被放射性污染的食物和水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由皮肤或伤口,经血液循环系统进入体内。

    4.高温、低温

    高温作业主要包括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和夏季高温露天作业三种类型。高温作业下,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体温调节、水盐代谢、血液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的结果,超过一定限度就引起中暑。长期在寒冷地区低温环境下进行作业,称为低温作业。寒冷低温作业易造成人体的冷伤,冷伤可分为全身性冷伤和局部性冷伤两类。体温过低即属全身性冷伤,短时间内暴露于极低温度下或长时间暴露于极低温度下或长时间暴露于冰点以下的冷伤,也叫冻伤。井队职工因长期在野外工作,冬季作业易造成冻伤,所以应做好相应的预防。

    5.工业噪音

物探、钻井、采油、转油、气体净化等过程均会产生噪声,应加强对作业现场员工的防护,佩戴防噪声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