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2011-04-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一般将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分为三大类: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是按成品工艺要求利用生产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处理的连续作业过程。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有害因素按性质可以分为三类。

    1.化学因素包括 ①生产性毒物,金属毒物(如铅、汞、镉及其化合物)和类金属毒物(如砷、磷及其化合物),有机溶剂(如苯、甲苯、汽油),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如氯气、氨、酸类、一氧化碳、硫化氢),农药(如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毒物等;②生产性粉尘:无机粉尘(主要有二氧化硅粉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和玻璃纤维等),有机粉尘(有棉麻、面粉、烟草、兽毛、骨质等尘粒),此外,还有混合粉尘,即在生产环境中同时存在无机和有机两种粉尘。

    2.物理因素包括 ①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气湿、强热辐射、低温、高气流等;②异常气压,高低气压;③噪声;④振动(包括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⑤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等。以及X射线、γ射线、中子流等。

    3.生物因素包括 ①病原微生物,畜牧业、毛皮、纺织及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可接触到炭疽杆菌、布氏杆菌、乙肝病毒及其他生物传染性病原体;②致病寄生虫,如农民在田间劳动时可被钩虫感染。

    (二)劳动过程韵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是指生产中劳动者为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各种操作的总和,涉及劳动强度、组织及其方式等。这一过程产生影响健康的有害因素包括: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工作中精神过度紧张,如机动车驾驶;③工作强度过大或工作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不适应、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的加班加点等;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及歌唱时发音器官的过度紧张等;⑤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是指劳动者操作、观察、管理生产活动所处的外环境,涉及作业场所建筑布局、卫生防护、安全条件和设施有关的因素。常见的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包括: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卫生要求。如厂房矮小、狭窄,车间布置不合理(车间内有毒和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等;②缺乏必要的卫生工程技术设施,如通风换气或照明设备;③缺乏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噪声与振动等措施、设备,或其效果不好;④工作场所一般卫生条件或卫生技术设备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有害因素不是单一存在的,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产生联合的、危害更大的影响。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种类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不断变化,有些有害因素会被逐渐控制或消除,同时,现代工业高技术、高节奏的生产方式使社会心理因素成为愈来愈突出的职业卫生问题,职业性紧张症、职业性疲劳综合征等现象将成为重要的职业危害表现而受到广泛重视,因此,今后社会心理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将成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