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安全定义
所谓机械,指由相互连结的零组件组合而成,具有适当的启动、停止、控制、及电气等系统,可进行特定的用途或功能,尤其是用来作为材料的制造、处理、搬运、包装等制程。机械安全,指机械在指定的条件和环境下,执行其设计的制造、运送、安装、维修或拆卸等特定功能时,不会造成人员的伤害或机械的损坏。
2.机械伤害类型
机械作业过程中,其可能面临的危害因子主要有:机械性危害、电气性危害、异常温度危害、人体工学性危害、及物料危害等。
2.1机械性伤害
机械性伤害是由于机械组件、工具、或工件的机械运动,或是固体或液体喷射所造成的物理性危害,包括挤压危险、剪断危险、切断危险、绞入危险、陷入危险、冲击危险、刺伤危险、磨擦危险、高压液体喷射危险、绊倒或跌倒危险等。
引起机械性伤害的原因包括:
(1)零组件或加工件的尖角、锐角等;
(2)质量和速度,如动能;
(3)质量和加速度,如离心力;
(4)非常压状态下的气体或液体的潜在能量,如真空、高压等;
(5)弹性组件的潜在能量,如弹簧等;
(6)相关的位置所产生的挤压、剪断、或缠绕,尤其是产生相对位移时;
(7)质量和稳定性,如重力、位能等;
(8)不适当的机械能量,可能产生危险的破损或破裂,如过负荷、过压等;
(9)机械零组件或加工件的脱落、松动、或掉落的危险;
(10)机械零组件或加工件的磨擦及其产生的异常温度和其引起的燃烧。
2.2电气性伤害
电气性伤害会导致人员触电,或机械损坏,其原因主要包括:
(1)人员接触到导电组件(常态下带电组件);
(2)人员接触到非常态导电组件(尤其是指绝缘破坏或失效状态);
(3)在高电压范围内人员接近导电组件;
(4)静电效应;
(5)过载、温升、接地不良、保护协调不当等。
2.3异常温度伤害
异常温度伤害包括接触异常温度的物体或材料、热源的辐射热、及火焰或爆炸所造成的烧伤或灼伤;或是人员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下执行作业,从而危及人体健康。
2.4 人体工学性伤害
人体工学性伤害,是指在设计机械时忽略了人体工学的原则,使得机械和人体特性和能力无法匹配。导致出现人体工学性伤害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
(1)生理性危险:如不良的姿势、不当的施力、或连续重复性的动作,导致人员骨骼肌肉不良的影响;
(2)心理性危险:在机械的使用范围内操作、监控、或维修机械时,因心智负担过重、压力过大,造成心理与生理的交互影响;
(3)人为疏失。
2.5物料伤害
机械所处理、使用、或排放的材料或物质和用来制造机械本身的材料或物质都有可能产生危险,包括:
(1)由于接触、皮肤渗透、吸入、或食入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的液体、气体、熏烟、粉尘、蒸气和灰尘等物质;
(2)不兼容的材料或物质造成反应,所引起的毒性、腐蚀性物质,或是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3)生物性(如霉菌)和微生物性(如细菌)的危险。
上一篇:抛光工场的危害性
下一篇:电弧焊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