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分析:爆炸居首位,火灾次之,泄漏居第三,(人身伤害除外);而且爆炸类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级别最高。了解这类危险化学品的爆炸类型与特点,以及常见的安全防爆技术和预防措施并能正确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爆炸的类型与特点
1、类型通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大类。
2、各类爆炸的特点:
1)、物理爆炸:主要是由于物质的凝聚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瞬间气化,陡然升压)而引起的。例如,容器内液体过热汽化产生高压而引起的爆炸,锅炉的爆炸,容器内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因超压而引起的爆炸等,都属于物理爆炸;爆炸物在发生爆炸之后的化学成分没有改变。
2)、化学性爆炸:主要是由于物质发生极其激烈的化学反应,伴随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局部高压(常伴有高温)而引起的爆炸。在发生化学性爆炸之后,爆炸物的化学成分及性质均发生显著的改变。对于爆炸类危险化学品而言,以化学性爆炸为多,并且过程比较复杂,种类繁多,释放能量大,所以化学性爆炸是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防范的重点。
化学性爆炸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类:
A、简单分解爆炸:在发生爆炸时,爆炸物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要的热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时产生的。最常见的属于这一类气态物质有乙炔、乙烯、氯乙烯、二氧化氯等,由于这类物质分解热量很大,在受压情况下更容易起爆;所以这类物质的爆炸也成为气体热分解爆炸。举例说明
B、复杂分解爆炸:这类爆炸在发生时,爆炸物均发生燃烧反应。所有炸药的爆炸都属于此类。
C、爆炸性混和物的爆炸:(学习重点)
由分散在空气中的可燃气体、蒸汽、粉尘所引发的爆炸,属于这一爆炸类型。其爆炸特点是发生爆炸时需可燃物和助燃物在同一体系中。在我们生产作业中,产生的危险蒸汽、危险物质的泄漏及危险固体物质原料的加工粉碎等,都会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和物,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如遇明火、静电、火花、超压、堵塞等都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事故;需要重点防范。举例:萃取、粉碎、筛分、熔硫、离心等事故案例
3、常见的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燃气体有乙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常见的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燃液体蒸汽有二硫化碳、汽油、苯、醇、醚类等。
常见的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燃粉尘(微细颗粒)有硫磺粉、镁粉、铝粉、铁粉、化纤粉等。这种爆炸的特点是:燃烧速度及爆炸压力比气体小,但是持续的时间长,作用的空间广,产生的能量大,所以破坏力以及烧毁程度大。而且这种爆炸不是一次完成的,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散落、积沉的粉尘可形成新的爆炸混合体系,使爆炸继续延续,火灾面积扩大。由于这类爆炸的爆炸物是微小颗粒,在燃烧的同时会向四处飞散,所以燃烧的炽热颗粒溅到人体会造成严重的烧伤。这类爆炸通常是在缺氧下发生的;因此,爆炸燃烧过程往往伴随有二氧化硫等有剧毒气体的产生,容易造成中毒和窒息事故。(以哈尔滨亚麻厂粉尘爆炸事故案例讲解)因此我们粉尘作业场所必须坚持每天打扫卫生,将残余粉尘清理干净避免事故发生。
在这里特别提醒从事粉碎作业人员:“对粉碎设备及系统,必须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粉尘清理;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4、爆炸事故的破坏性:主要是冲击波的破坏和高温的灼烧,此外严重时还有可能形成地震波的破坏;爆炸时产生的固体飞散碎片还有可能击伤人员或砸坏物体。
5、爆炸事故的发生一般具有突发性,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岗位技能和相关安全技术知识,采取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遵章守纪,杜绝误操作,把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落到实处,就能防患于未然。举例说明
大家通过学习上述内容后,一般都会产生一种恐惧的感觉;会想生产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危险性,而有害怕、退缩的想法。其实在现实中,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活动都潜在着危险,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识别、处置及预防危险情况的发生。如:A、我们走在路上突然一阵风将头上的帽子吹掉的一瞬间,我们会本能的去保护帽子不被风吹掉;就有可能会因动作不协调导致身体局部伤害。B、不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上车就会被摔下来,但经过反复练习能够熟练掌握平衡就不会摔下来了。而且技术高的人还能在自行车上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来(杂技)。
(二)、安全预防措施
1、消除爆炸的能量条件:
作业场所严禁明火;严格控制发热源,避免超温、超压;不使物体剧烈撞击;有效预防静电及火花等;都是从控制起爆能量角度避免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技术途径。
具体的安全措施:
A、吸烟处以外不吸烟,不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火种。
B、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时,严格执行相关“用火安全管理规定;并严格限定使用范围,应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使用安全。
C、在作业时要注意观察压力表、温度表等仪器仪表,是否符合要求;并保证其完好、准确。
D、作业时必须使用规定的防护用品,不穿带金属钉的工作鞋;不用可能因撞击、摩擦等产生火花、静电的工具作业,使用防爆或专业工具。
E、粉碎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及时清理设备及管道系统内部的粉尘。下班前要将作业场所残留的粉尘清扫干净。
F、严禁在高温物体表面烘烤衣物等易燃物品;及时清除高温表面的升华物,防止他们受热分解自燃。
G、保证消防器材、设施到位并完好;疏散逃生通道要畅通等。
2、消除爆炸发生的物质条件:
除简单分解爆炸物之外,其他类型的可爆物可以通过消除其发生爆炸的物质条件(如与助燃物质隔绝)加以防范。
具体的安全措施:
A、在生产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通过改进生产条件(包括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用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危险性大的物质。
B、生产设备及系统尽量密闭化。
C、安装使用单向阀。可以防止因流体倒流而引起安全事故,并起到隔阻火作用。注意:此阀的安装方向不能错。
D、安装使用安全阀。是一种在系统压力过高时可以自动泄压,以防止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装置。
3、设备设施的检修:
由于生产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等特点,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如各种釜类、粉碎机、离心机、安全环保设施、管道、阀门、仪器仪表等)极易受到腐蚀和老化。为了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对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修。
A、停车检修:在检修前先要停车,停车时要注意降温其速度不能太快,关闭阀门动作要轻缓等。如熔硫釜检修时,一定要先停导热油加热炉,然后关闭熔硫釜电加热系统的电源,最后将釜内的熔液全部抽条放净。对于存有危险化学品的设备(容器)及管道等,放空后必须将其内部清理干净;在清理作业中一定要按有关规定操作,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事故发生。
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在设备之间、装置之间、厂房之间都有管道相连接。检修时要考虑到如何将检修设备与其它运行系统进行隔离,只用阀门是不保险的;最安全的方法使用盲板隔离,检修后再将盲板去掉;装卸盲板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一定要注意安全。其操作要点,在班组安全培训教材中详述。
B、不停车检修:不停车带压密封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它解决了停车检修的复杂与不安全性问题,降低了由于停车检修造成的经济损失。这种技术操作简单、安全、迅速、可靠,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化工生产。详细内容见班组安全培训教材。
C、重点要求:1)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2)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验收不准启动。
上一篇:天然气生产的防火防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