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 工程等为手段,对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控制,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目标的科学技术。
安全系统工程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安全科学学科的重要分支。
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科学,在定义安全系统工程之前需要弄清相关学科的有关概念。
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有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之分。不管系统如何划分,凡是能称其为系统的,都具有如下特性:
(l) 整体性。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的要素 ( 元件或子系统 ) 组成的整体。构成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的性能,但它们通过综合、统一( 而不是简单拼凑 ) 形成的整体就具备了新的特定功能,就是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所以,系统的观点是一种整体的观点,一种综合的思想方法。
(2) 相关性。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特殊关系,通过这些关系,使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其特定功能。
(3)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是为完成某种任务或实现某种目的而发挥其特定功能的。要达到系统的既定目的 ,就必须赋予系统规定的功能,这就需要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即系统的规划、设计、试验、制造和使用等阶段,对系统采取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等优化措施。
(4) 有序性。系统有序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和系统发展的时间顺序性。系统可分成若干子系统和更小的子系统,而该系统又是其所属系统的子系统。这种系统的分割形式表现为系统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另外,系统的生命过程也是有序的,它总是要经历孕育、诞生、发展、成熟、衰老、消亡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系统发展的有序性。系统的分析、评价、管理都应考虑系统的有序性。
(5) 环境适应性。系统是由许多特定部分组成的有机集合体,而这个集合体以外的部分就是系统的环境。系统从环境中获取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经过系统的加工、处理和转化 ,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然后再提供给环境。另一方面, 环境也会对系统产生干扰或限制,即约束条件。环境特性的变化往往能够引起系统特性的变化,系统要实现预定的目标或功能,必须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系统时,必须重视环境对系统的影响。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这个定义表示: ①系统工程属工程技术范畴,主要是组织管理各类工程的方法论,即组织管理工程; ②系统工程是解决系统整体及其全过程优化问题的工程技术; ③系统工程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系统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系统最佳化为研究目标的科学技术。它是发展很快、应用很广的一门管理科学,它的广泛应用为管理学的发展 ,为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
关于系统工程所属各子学科的命名问题 ,钱学森教授指: “正如工程技术各有专业一样,系统工程也还是一个总类名称,因体系性质不同,还可以再分为门类,如工程体系的系统工程叫工程系统工程,生产企业或企业体系的系统工程叫经济系统工程,......” 。这种命名原则为系统工程在各专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而免去一些关于名词术语叫法的不必要之争。
2. 可靠性、可靠度、可靠性工程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这里,规定的条件都是设计规定的,规定的功能也是设计赋予的。
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相反,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就是系统的不可靠度。
可靠性工程就是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工程技术。可靠性工程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系统可靠度,使系统在其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圆满完成其规定功能的问题。
就系统规定功能而言,系统整体功能除了应具备加工产品、提供服务等功能外,还必须有保障人员、设备、财产、环境不受损害的安全功能。系统可靠性与系统安全性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功能,与它们相对立的是分支学科或分支系统。
3. 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工程
一、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安全一词是人们经过抽象思维确定的一个概念或理念。目前所见到的文献对安全这个概念的诠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 一个是缺乏科学的严密性; 二是安全一词太大众化了, 以致不管人们如何下定义,都很难包容一般意义上的安全理念的内涵。
安全描述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吗? 回答并非是肯定的。因为对安全状态的描述的主要特征量是什么, 在安全科学界尚难统一。有人说无事故、无隐患的状态就是安全状态; 从动力学原理出发,也有人提出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渐变与突变的统一,非畸变来描述安全动态。这样的表述虽是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由于安全因素的高度复杂性和极强的时间依赖性,上述方法所表述的安全状态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可能与实际相差甚远,也可能带有很大的理想化色彩。但又与人们想象中的“平安无事”可能根本不是一回事。因为人们有时说的安全、平安不过是代表一种企盼,因此是一种理想化的抽象的概念。如果承认安全一词描述的是一种状态,但这种状态也决非是一种事故为零的所谓“绝对安全”的概念。从科学的角度讲, “绝对安全”的状态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平安也好,安全也好,其本身就带有很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相对性,所以 “安全状态” 具有动态特征,就是说安全所描述的状态具有动态特征,它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安全的动态特征还体现在安全描述的不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特征,安全一词还可作为对事故--安全过程的一种表征。过程表征和状态表征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描述的是事物的发展趋势,后者描述的是一种目标。从这个角度讲,安全一词表述的又可认为是动态过程。正如有的文章所表述的: 渐变对应于灾害过程的孕育、维持,突变对应于灾害过程的启动和剧烈地扩展。但灾变不仅是灾害发生,也是系统由不稳定向新的稳定(安全) 跃迁的触发器。
当然从技术的角度讲,已经提出并应用的安全失效率、安全度、安全系数等定量化的计算方法、标准及其表征的安全技术状态和安全与否的结论是科学和严密的。但这和通常讲的安全的概念相比显然要狭义得多。
状态、过程、理念、技术安全都是定义安全这个概念应该考虑的内涵。可见,人们试图通过一个简单的定义就想把安全如此丰富复杂的内涵表述清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从科学原理出发,定义事物多采用两种办法,一种是从事物的组成考虑,一种是从事物的功能考虑,或两者兼顾。
上一篇:消防登高面和作业场地应把握的要点
下一篇: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