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防止手持电动工具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2011-09-0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触电事故是建筑施工中常见多发事故,而在触电事故中,手持电动工具引起的触电事故又占有较大的比例,属于安全防范的重点。近几年,随着大量民工进入施工工地,由于他们对手持电动工具不了解不熟悉,在客观上造成了触电机率的增加。如果不加强安全用电的管理和相关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触电事故的发生就难以控制。

  1. 手持电动工具的触电防护

  手持电动工具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按手持电动工具对触电的防护而言,可以分为三类:

  (1 ) I 类工具的防止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要有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如保护接地,使可触及的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会变为带电体。

  (2 ) Ⅱ类工具的防止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含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 但不提供保护接地或不依赖设备条件) ,如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它的基本形式有: ①绝缘材料外壳型,系具有坚固的基本连续的绝缘外壳; ②金属外壳型,它有基本连续的金属外壳,全部使用双重绝缘,当应用双重绝缘不行时,便运用加强绝缘; ③绝缘材料和金属外壳组合型。

  (3 ) Ⅲ类工具是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所谓安全特低电压,是指在相线间及相对地间的电压不超过42 V,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

  2. 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工具的允许使用范围、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使用前的检查部位项目、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工具的存放和保养方法、操作者应注意的事项等。此外,还应对使用、保养、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重视对手持电动工具的检查、使用维护的监督,防震防潮防腐蚀。

  使用前,应合理选用手持电动工具。一般作业场所,应尽可能使用I 类工具。使用I 类工具时,应配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在潮湿场所应使用Ⅱ或Ⅲ类工具,如采用I 类工具,必须装设动作电流不大于30 μA、动作时间不大于0. 1 s 的漏电保护器。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作业时,应使用Ⅲ类工具,或装有漏电保护器的Ⅱ 类工具,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不大于15 μA,动作时间不大于0. 1 s。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和安全技术要求的工具。

  安装使用时,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Ⅱ、Ⅲ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装置应远离作业场所。工具的电源引线应用坚韧橡皮包线或塑料护套软铜线,中间不得有接头,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 Ω。作业时,不得将运转部件的防护罩盖拆卸,更换刀具磨具应停车。在狭窄作业场所应设有监护人。

  除使用36 V 及以下电压、供电的隔离变压器副绕组不接地、电源回路装有动作可靠的低压漏电保护器外,其余均应佩戴橡胶绝缘手套,必要时还要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操作隔离变压器应是原副双绕组,副绕组不得接地,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接线端子应封闭或加护罩。原绕组应专设熔断器,用双极间刀控制,引线长不应超过3 m,不得有接头。

  3. 手持电动工具的检查与保管

  工具在使用前后,保管人员必须进行日常检查,使用者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日常检查的内容有: 外壳、手柄有无破损裂纹,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轻快无阻,电气保护装置是否良好,保护线连接是否正确可靠,电源开关是否正常灵活,电源插头和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发现问题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每年至少应由专职人员定期检查一次,在湿热和温度常有变化的地区或使用条件恶劣的地方,应相应缩短检查周期。梅雨季节前应及时检查,检查内容除上述日常检查外,还应用500 V 的兆欧表测量电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对长期搁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也须检测绝缘,I 类工具应小于2 MΩ,Ⅱ 类工具应小于7 MΩ,Ⅲ类工具应小于1 MΩ,否则应进行干燥处理或维修。工具的维修应由专门指定的维修部门进行,配备有必要的检验设备仪器。不得任意改变该工具的原设计参数,不得使用低于原性能的代用材料,不得换上与原规格不符的零部件。工具内的绝缘衬垫、套管不得漏装或任意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