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大型液化气储罐泄漏火灾扑救探讨

2009-05-1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液化石油气工业商品化的逐步深入,液化石油气体作为重要的工业和生活能源已遍及各大、中城市。为节约成本、减少占地和操作费用,现代液化气生产、储存、中转及销售企业都在向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000m3~100000m3以上大型、特大型储气罐不鲜见。由于压缩液化气为常温液态,输出压力高、流动速度快,存在巨大的危险潜能,一旦发生泄漏或引发火灾,后果难以想象。研究、熟悉和掌握液化气火灾特性、泄漏特点及其处置的技术和战术,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液化气泄漏火灾危险性分析。

  现行液化石油气物料大多数是属于甲A类危险化学物质的丙烷和丁烷,燃烧热值高、爆炸下限低,加之大型储罐区的球罐多、管线多、体积大、容量大,共同构成了大型储罐区的高危险性。一是爆炸下限低,一旦泄漏极易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团,遇明火或静电即可爆炸并引发殉爆。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通常在1.5%~10%之间,发生泄漏形成的气团极易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并且积聚建筑物的死角和低洼处,当遇到大风或强气流时,其漂移距离可达1500m,在大范围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火源即会引发爆炸、形成大面积燃烧,产生的2000~3000m/s强冲击波足以毁坏在殉爆范围内的输气管线,从而引发新的泄漏、燃烧、爆燃等次生灾害。二是燃烧热值大、火焰温度高,强烈的热辐射会严重威胁本罐、邻近罐和附近输气管线的安全。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燃烧,其特点是燃烧速度快,过火面积大,形成立体型燃烧,在空气中燃烧温度可达1800℃,强烈的辐射热直接烘烤邻近罐或附近灌装区及其输气管线的安全,极易造成多点泄漏、多处燃烧。三是大型液化气储罐容量大、受热面积大,泄漏燃烧时间长,导罐技术难度大。对于受热邻近罐而言,由于容量大(通常达到2000m3以上),体积大(内罐直径通常达到30~40m),受热后储罐内压缩液化石油气由液态转变为气态,体积迅速膨胀(液态液化气膨胀率约比水大10~14倍),致使罐内压力骤增造成局部超压而易发生物理性爆炸,同时转变为气态的液化气和液态液化气相比,导罐时气体输出速度快,易集聚大量静电,输气管线的气密性稍有不好,便会形成新的泄漏燃烧点,造成火势扩大。

  二、大型液化气罐泄漏火灾扑救的难点。

  一是罐体大、冷却难度大。通常情况下,因泄漏引发爆炸火灾现场的消防喷淋设施一般都遭到破坏而失去冷却功能,大功率消防车也常因道路、管线及现场情况的复杂而难以靠近,车载水炮无法直接从罐体上部进行有效冷却,即使冒险实施近战冷却,也时常因压力不足、射程不够、流量不大而显得杯水车薪。二是辐射强、灭火堵漏难。液化气罐体一旦造成泄漏燃烧,便会在泄漏处形成井喷型火炬,在周围造成上千度高温,加之储罐顶部进出口阀可能遭到破坏,使施救人员无法启动自动控制系统切断阀门,更无法登上罐顶以手动切断阀门。而直接从泄漏口实施灭火堵漏,不仅难度大、风险高,而且战斗员的个人防护难以满足灭火要求,困难重重。三是泄漏快,易造成二次爆炸。在扑救液化气泄漏火灾过程中,当水流直接喷射到泄漏部位时,会加速液化气蒸发,使燃烧火焰更炽热,释放出更大热能,如果一次爆炸形成后,就会产生液化石油气“蒸气云”,一旦空气侵入生成爆炸性混和气体,遇火种即可发生“二次爆炸”、“三次爆炸”乃至连续性多次爆炸,从而产生难以想象的恶性后果。

  三、大型液化气储罐泄漏火灾扑救的战术探讨

  (一)竭力断料,冷却保护。在大型液化气储罐泄漏并引发火灾的初期阶段,责任区中队到达火场后,应将消防车和水枪阵地设在上风或侧风方向,积极做好战斗员个人防护,同时迅速和着火单位联系,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协助下,竭力采取断料冷却措施。一是关阀切断进料。生产车间停送相关物料,全线停止生产液化气,组织单位熟练工人或当值人员,进入相关区域关闭进料阀门,在最短的时间内停止向着火罐及邻近罐内输送液化气,全力减小罐体压力和液化气泄漏速度;二是开阀卸料导流。采取措施将邻近罐体内的液化气导罐到其他较安全的罐体或槽车内,减小邻近罐受热膨胀的压力;三是加大冷却力度。迅速打开着火罐及邻近罐的雨喷淋系统或固定水炮冷却,如固定消防设施损坏,应当即使用消防车的车载炮、移动炮、带架水枪或灭火机器人等大流量喷射设备,以不少于0.17L/(s•m2) 冷却强度,均匀冷却着火罐或邻近罐体。

  (二)谨慎突入,梯次进攻。当火灾一时难以扑灭,大量气体仍源源不断向外泄漏燃烧时,现场指挥员应迅速组织多支精干小分队,深入现场,其任务主要是:消灭着火区域的物料燃烧源及其他周围的燃烧物质,疏散周围的危险物质或其他可燃物,并就近架设喷雾水枪(炮)冷却与燃烧源相连(通)的管线或罐体。在进攻人员的配合上,一般分为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每组相距20米左右,通过泄漏通信救生安全绳保持通信联络畅通,第二组用开花或喷雾水枪冷却掩护一组队员,一组队员用冷却水枪给二组队员形成保护水幕,两队之间形成梯次进攻状,实施纵向掩护进攻。 (三)攻防结合,安全第一。现场指挥员要高度重视并时刻关注内部进攻人员的安全状况,严格执行灭火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登记、统一紧急情况的撤退信号联络等有关安全灭火制度,同时必须认真考虑紧急情况下安全撤退路线。当燃烧的火焰由红变白,发出耀眼光芒,从燃烧部位发出刺耳的哨子式尖叫声,伴随有微微抖动现象时,全体内攻人员必须按统一撤退信号迅速撤至安全区域。水枪手在选择和部署水枪阵地时要善于选择有利地形,有效利用地形地物掩护自己,并及时组织预备人员替换,避免疲劳作战。

  (四)“丢卒保车”,确保外围。如果泄漏罐的大火因泄漏物料难以切断而确实无法扑灭时,参战部队就一定要遵循“丢卒保车”的战术,千万不可以将火全部扑灭,以防大量液化气泄漏后造成威力巨大的化学性爆炸和连锁爆炸,而应集中优势兵力于火场的主攻方向,在加大对着火罐和受热罐的冷却力度的同时,尽力消灭外围火势,确保外围安全,让着火罐内的剩余液化气在控制中稳定燃烧直至自行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