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棉纶纤维装置危险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2011-03-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一)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根据聚酰胺6纤维装置的生产特性、工艺介质、设备条件等各种原因,其危险危害因素一般包括有高温、噪声、机械伤害、燃烧、中毒等危险现象。

  (1)由于螺杆挤压机的电加热、热媒系统的热辐射及生产车间的通风条件限制,在夏令季节,部分操作岗位(如挤出机岗位、纺丝卷绕岗位)的环境空气温度将很高,大量热量的散发,会引起高温危害。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体温时,将使散热发生困难,加剧了体温调节机能的紧张活动,使人体温度升高,脉博和呼吸加快,而且随着大量出汗,将造成人体水分、盐分等大量排出而影响健康。故高温作业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使人感觉不适,甚至发生中暑现象。

  (2)大、中型规模生产的聚酰胺6纤维装置,总是在生产车间内要安排很多条(至少2条以上)生产流水线。同时开工,可能有数十台纺丝机械同时运转;各类气动、电动、机械工具作业时,将不断发出撞击、摩擦噪声,假若有些设备出现异常响声(如刺耳的尖叫声),将进一步提高车间内的噪声分贝,导致大大超过噪声标准的分贝要求。操作人员在强的噪声环境中作业或从事维修等工作,会感到耳鸣,人不舒服,心情烦燥,时间久了,还会损伤听觉器官,甚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重听(耳聋)。此外,噪声还能对人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接触噪声,会导致人的厌烦和疲劳感觉。

  (3)生产车间内运转设备的机械旋转部分,如果裸露在外,且防护措施不当,或者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将造成人身机械伤害事故。例如纺织卷绕机械卷绕速度相当高,操作中稍有不慎,在引丝或处理断丝过程中,易将钩子带人,造成飞钩伤人事故。

  (4)车间内工作平台四周的防护栏杆高度若未达国家标准规定要求,操作人员或施工安装人员在操作或施工安装作业时,易发生人员坠落、机具坠落伤人事故。防护栏杆下挡板未安装或不按规定安装,也会引起物体坠落,导致高空下落击伤人员或打击、砸坏设备、管线的事故。

  (5)装置在技术改造时,为达到增量增产的目的,往往通过对生产流水线机电设备改造方法来实现。其特点之一是加快电机转速,提升加工工艺速度,这样电流用量将明显增大,会产生电气事故。配电箱、控制箱和电气开关的缺陷、绝缘不良、不按规定接地(接零)等都会导致人身触电伤害事故的发生。电气设备短路或接线不良等原因,也可能引起着火、燃烧事故。

  (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要特别防止触电事故;固定式配电箱或设备自带的漏电保护的安装,如不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定期试验其安全特性,则不能保证其正常的跳闸功能和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跳闸,从而发生安装漏电保护器之后,仍发生触电的事故。

  (7)纺丝热媒使用的联苯—联苯醚,系为可燃有毒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热媒泵、热媒炉、管道、阀门、接头、法兰等连接处密封不良发生微量泄漏或排气不当,散发的热媒蒸汽的毒性将对作业人员造成职业危害。热媒管道系统因检修维护操作不当引起向外界喷料,遇高热、明火或接触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联苯—联苯醚蒸气状态下与空气混合还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上火种,会产生爆炸。

  (8)纺丝热媒在热媒管道中,其管线、阀门、法兰与垫片均存在有各种泄漏的潜在风险,而且发生泄漏的频率可能高于聚酰胺熔体管道。一旦发生运行中的高温热媒大量泄漏或爆管事故,会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的威胁。

  (9)纺丝组件清洗作业过程中需用蒸汽加热。被加热的三甘醇清洗剂,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三甘醇蒸汽的泄漏和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遇火种,都会导致燃烧、爆炸事故的产生。

  (10)高速卷绕前,对聚酰胺6高速纺丝的上油使用的是油性表面活性剂。这种活性剂;在高温条件下会生成油雾,如果装置、车间的排气通风设备工效有限,将导致油雾广泛地散布于整个生产环境空气之中,生产人员长期吸人可能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

  (11)组件清洗时,清洗纺丝组件零部件时需用的氢氧化钠和电瓶车充电用的硫酸,在储存、稀释配制溶液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采用人工稀释,提桶倒桶加料时,均有化学腐蚀灼伤的危险。

  (12)库房电瓶车、气铲车、货车等运输车辆频繁地进出装置、车间内外,易造成交通事故。如使用柴油叉车在车间内运输工、料件,由于行程与速度的限制,车辆频繁启动,柴油废气长期呈未完全燃烧排放状态,在车间排气通风设备工效有限的条件下,将导致柴油废气长期停留并弥漫在车间环境空气之中。柴油排出的气雾(颗粒<1μm),根据国外有关报道,对人体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

  (13)发生因违章作业或误操作也会造成各类设备或系统的故障,以及人员的伤害事故。在实际的事故统计中,因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等人为因素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占总事故的50%以上。

  (二)防范措施

  1.防高温危害措施

  (1)采用有效的通风降温和调节空气质量的技术措施。例如加强高温岗位的局部送风或强制通风;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增设盐水冷冻系统吹送冷风;做好热媒设备管道和蒸汽管道的保温隔热措施,降低热量的散发等,以将对操作人员的高温危害降低到最低的和可接受的程度。

  (2)如因经济条件或现有技术措施难以做到局部或强制送风、通风的话,对特殊高温高热岗位,在夏令高温季节,或采用岗位轮换法适当缩短操作人员在高温岗位上的作业时间,或在工作场所设立现场值勤室,室内通人冷风或加设空调,门、窗双层隔音密闭,使操作人员在作业的间隙时间里有憩息的场所,减少高温及噪声的危害。

  (3)维修人员到高温岗位进行检修时,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操作人员作业时要穿长袖、长裤,防止高温烫伤、灼伤。

  2.防噪声危害措施

  (1)设备造型上要选择低噪声设备,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加强防震、避震措施,力求把车间环境的噪声控制在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之内。

  (2)严格控制蒸汽泄漏,发现蒸汽泄漏,积极采取堵漏、消漏措施,避免由于蒸汽泄漏造成的大量噪声。

  (3)在噪声长期超标的作业环境,可增设现场值勤室,既隔音又避高温;操作人员走出现场值勤室作业时,自觉佩戴防噪声护耳器具,防止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3.防机械伤害措施

  (1)高速卷绕头的线速度很高。在进行作业时,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慎防将钩子带入卷绕头中,从而造成飞钩伤人事故;同时在废丝轴上割除废丝时,一定要启动刹车装置,待卷绕头停稳后方可用打结刀割去废丝,否则操作不当,很易被废丝钩住,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2)在处理导丝辊的丝束时,要采取降速或停车处理。钩丝时,要集中精神,果敢处置,防止在出口处钩丝作业中发生事故。

  (3)在聚酰胺6长丝纤维后加工生产中,喂入罗拉、加捻、卷绕等生产过程都有高速旋转的机械部件。在开车和正常运行中若发生故障时,操作处理上要谨慎小心,做到停车处理,排除故障,切不能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不然的话,极易产生人身伤害事故。

  (4)装拆纺丝组件,检修纺丝机械和后加工机械时,一定要遵守安全检修规范,切实做到安全拆装、安全检修。试机时,要实行双人操作监护制度,安全保护锁停装置必须灵敏、可靠。

  (5)对车间内各种化纤机械设备,凡传动部分有外露高速旋转机体的,均应加设安全防护罩;对诸如传动齿轮、轴、联轴节,除了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罩外,还应设置安全标志牌,传送带装置外部装上安全防护网。对不能设置安全防护罩的转动设备,则应设置防护栏杆,周围应保持有一定的操作活动空间,作业时要格外小心,避免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6)车间内工作平台的防护栏杆、扶梯、栏杆下挡板都要严格按国家标准规定要求计,防止发生人员的高空坠落或物体下落打击事故。楼板吊装孔、预留孔要有加盖安全施;设备、管道穿楼板孔隙,要有防护栏杆或围堰防档措施。检修安装人员应当文明施安全作业,严禁将工器具或物体乱放乱丢乱扔。

  (7)在设备安装或检修时,应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登高作业应戴好安全带,并有专人监护。登高、起重等特殊作业,必须办理安全作业票审批手续。

  4.安全用电措施

  (1)所有的电气设奋、电气线路等的选型、安装和敷设,均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按此设计。动力、照明线路的布置及走线应合理,符合电气设计规范,使之安全可靠,维修方便。

  (2)配电间要符合“四防一通”(防火、防雨雪、防雷电、防小动物和通风)的要求;电气作业要遵守行之有效的”三三、二五”制度。即三图:操作系统模拟图、设备状况指示图、二次接线图。三票:运行操作票、检修工作票、临时用电票。三定:定期检修、定期清扫、定期试验。五规程: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试验规程、事故处理规程、安全工作规程。五记录:运行记录、检修记录、试验记录、设备缺陷记录、事故记录。

  (3)现场的电器、仪表盘等重要电气设备要设铭牌;对于重要的电气设备(如变压等),其安全栏栅要加锁,栏栅门上要有安全警示牌。

  (4)化纤装置的扩容改造,往往是通过提高机电设备的旋转速度,加快生产流水线的工流速来实现的。这样电力负荷必将增大,因而亟需采取有效的用电安全防护措施,来防止因电气设备短路或其他原因可能引起的燃烧甚至火灾事故。因此,设计单位必须对电容量进行认真地准确地计算,不要使电气设备和电路不堪重荷。

  (5)使用手持电力工具(如手枪钻、砂轮、电割刀等)要特别注意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对于带有漏电保护器的便携式拖线盘或拖线板,以及固定式配电箱设备自带漏电保护器,都要按说明书要求安装和使用,并进行定期试验安全特性,杜绝可能不能保证具有正常跳闸功能和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执行跳闸而存在着很大隐患的电器的使用。漏电保护器必须定期试验,确保安全保护功能,同时要做好原始记录,以备考查。

  (6)化纤加工环境较潮湿的场所,电气设备和照明器具应具有防潮功能,防护等级要选正确。

  (7)电机设备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装置。

  (8)凡生产流水线上所有可能积累静电的机泵、机台、管线构架等,均应做等电位静电接地措施。

  (9)化纤厂房和露天布置的设备要有可靠的避雷设施,免遭雷击破坏。

  5.防火防爆措施

  (1)装置、车间的总平面布置按规范要求,要符合各类建、构筑物之间防火间距、路、检修通道设置的规定。

  (2)热媒泵应采用“零泄漏”类型泵,防止因机械密封件损坏而泄漏出可燃、有毒的联苯—联苯醚物料。

  (3)纺丝热媒的所有密封件应按热媒介质和使用温度选用合适的材料;管道的连接尽可能采用焊接,减少法兰式连接,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热媒的泄漏点。要加强对热媒系统压力容器(热媒炉)和管道、阀门、法兰的接口和连接点日常性检查,查出隐患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防止出现联苯—联苯醚泄漏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现泄漏或渗漏,立即检修,避免出现火灾和中毒事故。当联苯—联苯醚升温循环中需要排气时,排气应缓慢,以免使有毒有害气体大量带出;排气时严禁接近明火或其他火种,并不得排人车间之内,须用管道引至外界高空安全排放。在定期更换热媒泵过滤网时,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做好劳动保护工作。

  (4)在新建热媒炉设备投用前,应到地方政府劳动部门办理压力容器使用证审批手续;投产前,还应对热媒炉及管道系统作耐温耐压等试验,并作无损探伤试验。安全阀应校验合格,并符合一年一校规定要求。

  (5)热媒炉的升温和加热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确保开停车安全。注意热媒不能溢出,一旦溅出地面,要及时冲洗,以防滑倒伤人,热媒挥发中毒及遇明火着火。

  (6)鉴于组件清洗剂三甘醇蒸气爆炸下限低,危险度值又较高,潜在的爆炸危险性较大,因此要对组件清洗系统划定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并按防爆等级要求,选用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和照明设施。组件清洗室要设置良好的高空排放设施;要安装温度监测装置,确保清洗槽温度小于80℃时才能打开槽盒进行清洗作业;作业场所所用的工具箱、门应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清洗室严禁烟火和一切明火。

  6.防腐蚀、防毒害、防粉尘及防止其他危害措施

  (1)对存在有化学腐蚀、灼伤危险的氢氧化钠和硫酸介质,工作人员在储存、稀释和加料等作业过程中,必须穿戴防腐工作服和个体防护用品。

  (2)为防止锦纶短纤维在切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纤维尘,对人体的呼吸道刺激和肺部的危害,作业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

  (3)为防止纺丝过程中在拉丝、上油、浸油、喷油水过程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纺丝油剂)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油雾,散布于车间环境空气里,对人体呼吸道刺激和肺部的损害,应在散发点加大排气通风量,必要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工作。

  (4)生产车间除工作照明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光照要求外,在主要通道和出口处及楼梯间等处应设置应急照明灯,以便在紧急事故状态时及时逃生或安全疏散现场人员。

  (5)生产车间内应不使用柴油叉车,而使用电瓶叉车,避免未完全燃烧的柴油废气排放后可能长期滞留并蔓延在车间环境空气之中,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6)对生产中存在高温、噪声、有毒有害物质和粉尘的作业场所,要定时定点进行测定,发现异常或超标时,应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7)车间内设备布置应合理,要实施空位管理,确定设备、工具箱、材料、产品(或半匪成品)的摆放位置;车间通道应有明显的安全线标志,特别是打包后的成品发送仓库、库房或外发时,机动车辆往返频繁,必须注意车辆的行驶安全。

  (8)车间厂房内,为便于人员应急事故时的疏散,在出人口直接通向走道处应设置逃生标志。

  (9)在有车辆通行的厂区道路,要有限速行驶交通标志;在弯道交叉路口的横净距范围内,不得有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车间内车辆行驶道路应有防滑措施。为防止车辆与车间生产设备、建筑物相撞,需设立标志明显的防撞柱。

  (10)特种设备(如起重设备、厂内机动车辆、压力容器及附件安全阀等)、特种机械(如客货两用电梯等)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经地方政府劳动部门审批合格,办理使用证手续后方可使用。电工、起重工、焊工、机动车辆驾驶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特种作业合格证书才能上岗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