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甲醇装置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2011-03-2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甲醇装置采用的原料、燃料、天然气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产品甲醇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中度危害的有毒物质。中间过程产品硫化氢、一氧化碳、氢气也是易燃、易爆物质,其中一氧化碳、硫化氢还是高度危害的有毒物质。装置存在火灾、爆炸、中毒危害。

  生产主要设备为单系列,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往往会造成全装置停车。处理不当,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一)开停工时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1.开工时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开工过程中,装置设备(管道)要引入各种工艺介质进行吹扫、置换,工艺介质的温度、压力也要逐步从常温、常压提到规定的指标值。开工中各种催化剂要进行升温、还原达到“活化态”。开工中操作繁杂、步骤多、操作参数变化大、要求高、环节多、时间长,因而操作不当极易发生事故。现将开工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设备(管线)吹扫、置换、送气(液)操作

  设备(管线)进行吹扫、置换、送气操作是开工中前期操作。在这一阶段中,如设备(管线)未吹扫干净就投入运行,在运行中杂质会堵塞管道或损坏阀门的密封面。如果,蒸汽、润滑油系统存在杂质,将是十分危险的,杂质随蒸汽进入透平会造成叶片损坏;杂质进入轴瓦会造成轴瓦磨损;

  设备(管线)在开工中必须用工艺介质置换合格,上一工序工艺介质未合格前不能进入下一工序,否则会影响下一工序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事故。特别要禁止用可燃气直接置换空气。送气(液)前要检查阀门(盲板)的状态。1987年某石化总厂,合成车间制氢装置检修结束,进入开工阶段。检修工人拆除了进装置瓦斯管线上北侧的一个盲板。接着,又拆除该管线上南侧的一个盲板,法兰尚未紧固时,操作工未检查就将瓦斯管线北侧阀门打开,发现后又立即关闭。但瓦斯已泄漏扩散,遇电焊机火花发生空间爆炸。造成11人烧伤。1975年某化肥厂,在调校压缩机三段出口安全阀时,开车前未经置换,开车后,机内焦炉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范围发生化学爆炸。事故造成6人负伤,3人死亡,经济损失12万元。

  防范措施:一是吹扫、置换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并经检验、分析后,才能确认合格;

  二是操作前要检查有关的阀门(盲板)开关是否符合要求;三是吹扫、置换排放口要有安全设施(或标记),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四是定期清洗各种过滤器。

  (2)设备(管道)升温、升压

  设备(管道)从常温、常压升到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必须保持一定速率,升温、升压过快产生的热应力、压力降会损坏设备,可造成重大事故。升温过程中,工艺气体(特别是水蒸气)产生的冷凝液,应及时排除(送液时要注意排气)。如排液不及时,气体带液,可造成“水击”损坏设备。各厂开工中都不同程度遇到过“水击”现象,有的甚至造成事故。如1985年某化肥厂,开工过程中工艺气大量放空,在放空管内积水,产生“水击”。“水击”致使部分放空管道从管架上坠落,并拉坏火炬。事故原因是火炬系统的水分离器脱水盲板未拆除,分离器无法排液。

  开工过程中,还要认真检查有关的阀门(盲板),防止发生窜气、倒液,造成事故。特别是气(液)窜人装有催化剂的设备内时,还会损坏催化剂。1989年某化肥厂检修后开车,中压蒸汽进行管网暖管、送汽、升压时,由于两只蒸汽阀门未关,蒸汽进入冷态一段转化炉,造成一段转化催化剂水合粉碎。被迫全炉更换催化剂。

  防范措施:一是严格控制升温、升压速率;二是操作中,注意温度、压力的变化;三是作业前,认真检查有关阀门(盲板)开关状况;四是操作中,注意排液(或排气)。

  (3)加热炉(转化炉)的点火、升温

  加热炉(转化炉)点火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因为点火前,如果炉膛内可燃气浓度已达到爆炸范围,未被置换干净,点火操作往往会造成炉膛爆炸。1985年某化肥厂一段炉点火烘炉时,炉膛发生爆炸,直接经济损失11.6万元。事故后,发现点火前有10个烧嘴燃料气阀门没有关闭。

  加热炉内一般有耐火衬里,升温速度过快易造成耐火材料产生裂缝、松动、甚至脱落,开工后往往造成炉外壁超温、变形,而导致发生火灾、爆炸。加热炉升温中,如果炉管内工艺介质流量过低,炉管外壁会超温,可烧坏炉管,也可引发爆炸、着火事故。1996年3月某厂甲醇装置,开工中,发生转化炉炉管超温,炉管损坏99根,直接经济损失367.7万元的重大事故。事故原因是开工中,氮气升温阶段,升温中原料预热器翅片管发生破裂泄漏氮气。由于操作人员缺乏经验,加上炉管出口热电偶位置不正确,未及时发现。导致转化炉管干烧、过热而损坏。1986年某维尼纶厂,化工厂一台天然气预热炉,在开车中用氮气升温,由于氮气流量过小(设计只有氮气总流量,未设计单台炉子的氮气计量仪表),加热用燃料气量过大,致使炉管超温,造成辐射段、对流段烧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2.5万元。

  防范措施:一是点火前要确认燃料阀门已关闭;二是炉膛一定要置换,并分析合格后再点火;三是控制炉管出口或外壁温度,防止工艺介质流量过低而超温;四是严格按升温曲线进行升温、升压操作。

  (4)催化剂的升温、还原;

  催化剂的升温、还原在开工操作中是十分关键性的操作。其操作的好坏,将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使用寿命。由于催化剂还原过程一般会放出大量的热量,造成温度上升,控制不当,易发生超温。超温不但降低催化剂活性,减少催化剂使用寿命,严重时,可烧毁催化剂,并损坏设备。开工前还应检查阀门、盲板、仪表状态及升温、还原的条件是否具备,否则也易发生事故。如1979年某化肥厂检修后开车,甲醇合成塔催化剂升温到活性温度后,催化剂温度仍上升,采取开副线,调节循环量等措施后,温度仍不能控制,继续上升,造成甲醇合成催化剂烧毁。事故原因是检修结束后一盲板未拆除,开车前又未发现。

  防范措施:一是制定正确的升温还原方案;二是确保仪表指示、检验分析数据正确;三是阀门(盲板)开关无误、不窜气;四是按规程操作。

  (5)压缩机开车操作

  压缩机组开车包括建立油循环,投用水冷,建立冷凝液系统、盘车置换,静态调试,暖管暖机,冲转,过临界转速,提速提压等步骤。工作环节多,操作步骤繁杂。操作不当,易发生烧轴瓦、振动大、喘振、超温超压、气封泄漏等故障,严重时会造成重大设备事故。

  1978年某天然气化工厂合成气压缩机开车操作,开车升速时,由于在临界转速下停留时间过长(两分钟)振动加剧,造成轴瓦磨损。运转两天后停机,发现高压缸止推瓦烧毁。

  防范措施:一是开车实行操作票制度,防止误操作发生;二是制订事故处理预案,正确处理不正常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2.停工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装置停工时,设备(管线)进行降压、降温、置换、吹扫;运行设备停运;催化剂进行降温、钝化(氧化)等操作。操作参数变化大,操作步骤繁杂。正常停工,一般按停工方案进行。遇紧急或事故停车,由于情况复杂,应按事故处理预案进行。停工中,特别是紧急(事故)停工时,处理不当,易发生事故。现将停工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及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降量、断料操作

  停工中,设备(管线)按停工步骤都要减负荷,并切断工艺介质的进料。各种工艺物料的减量及切断都有严格的先后程序,切断后还要防止发生泄漏。如操作不当,有可能造成事故。此项操作中存在的危险有:

  ①空气与可燃气在设备内混合(如:空气进入甲醇精馏塔、甲醇储槽;可燃气进入停工排空的设备、管道),可发生爆炸;

  ②某种物料进入催化剂床层(如:停蒸汽后天然气进入转化炉、停车后空气进入催化剂床层等),可造成催化剂结碳或烧毁。

  ③高压气体进入低压设备(如:合成高压气进入低压粗甲醇闪蒸槽),可造成设备爆炸、着火。

  1978年某化肥厂因仪表故障造成全厂紧急停车,蒸汽锅炉熄火。天然气未及时切断,继续进入一段炉(低水碳比联锁未投用),造成一段转化催化剂结碳损坏。1990年某厂,甲醇罐管线改造施工中,由于甲醇泄漏到改造管线中,动火作业时,引起管内甲醇气体闪燃,造成2000m3的甲醇罐燃烧爆炸,该罐全部损坏报废。

  防范措施:一是按操作规程进行停工操作;二是认真监测操作参数的变化;三是及时关闭手动截止阀或加盲板,以防泄漏。

  (2)设备(管线)降压、降温

  与开工操作一样,设备的降压、降温也应严格控制速率。降温速度过快,会产生热应力而损坏设备。降压速度过快,可因压差大或气体(液体)倒流,而造成事故。1979年某化肥厂甲醇装置,在停工操作中,甲醇合成塔后放空阀全开,因降压速度太快,使塔压差达到40kg/cm2。造成合成塔分气盆、触煤筐变形损坏,被迫停车进行检修,事故直接经济损失9.7万元。

  防范措施:一是停工中,保持正常降温、降压速率;二是操作中注意前后各工序温度、压力、液位的变化;三是检查阀门开关状况,防止内漏。

  (3)催化剂降温、氧化(钝化)和保护

  由于生产中催化剂处于“活化态”,停工操作中一般视停工时间的长短及检修需要,对催化剂进行保温保压;降温降压;氮气保护或进行氧化(钝化)操作。停工中,还原态的催化剂遇到空气(氧气)会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控制不当可损坏催化剂。催化剂与水接触还会造成强度下降或粉碎,停工期间应特别注意保护催化剂。1979年某化肥厂由于废热锅炉泄漏,装置停车。停车中由于给一段转化炉循环降温的氮气中夹带水蒸气,造成一段转化催化剂部分水合、粉碎。

  因此,停工中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对催化剂进行降温,保护。与催化剂床层相连接管道、阀门应关闭或加盲板,防止物料窜人催化剂床层。停工期间,催化剂一般都应充人氮气保持正压,并检测催化剂床层温度变化情况。防止空气人内,造成催化剂氧化、烧毁。甲醇合成塔停车期间,塔内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含量要尽量降低。如长期停车,应用氮气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置换干净,以保护催化剂的活性。

  (4)压缩机停车

  压缩机组停机操作与开车操作一样步骤繁多。停机操作中,如油压过低,易发生烧轴瓦事故;如压差大,易造成止推瓦损坏;如震动大、易造成气封、密封、轴瓦等损坏;如发生带液人缸,易造成转子叶片损坏。因此,停机操作必须按停机操作票逐项进行,注意压力、温度、转速的变化。

  如遇压缩机跳车或紧急停机操作时,还应注意检查备用(事故)油泵是否启动,油压变化情况,并检查机组电动盘车是否开启。

  (5)甲醇塔、罐停工

  精馏系统中,塔、泵、罐存有大量的甲醇液。停工过程中,视停工时间长短及检修需要,要进行排液或设备(管线)排空操作。排液操作中,如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发生管线窜液或甲醇液外漏,有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发生着火、爆炸。排液操作中,如塔、罐内形成负压,会造成设备抽瘪而损坏。停工中,如空气进入存有甲醇的塔、罐中,设备内可形成爆炸性气体,遇火花、明火、静电等即可发生爆炸、着火。如1977年某公司化肥厂,1000m3的精甲醇罐因抽空形成负压而发生破损。大修前为了将存在罐内剩余的35t甲醇抽出,在罐内放入一个带潜水泵的不锈钢筒,采用人工进入罐内将甲醇舀人筒内,再由潜水泵排出罐外。操作过程中,潜水泵发生故障,再次送电时,储罐发生爆炸、着火,并造成罐内作业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一是停工排液前,要检查阀门(盲板)开关状况,防止发生窜液、跑液;二是排(倒)液操作要严密监视液位、压力的变化,防止产生负压、设备抽瘪或吸人空气;三是操作中应避免存有甲醇的设备(管线)内进入空气,如压力过低应充人氮气保护;四是发生甲醇泄漏到环境中或空气进入存有甲醇的设备内,应禁止动火等产生火花的作业,并及时采取安全处理措施,防止发生中毒、火灾、爆炸故事;五是安全阀、呼吸阀等压力释放设施应保持灵活好用;六是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器材,防止发生人员中毒伤害事故。

  (二)正常生产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正常生产时,设备运行正常,工艺参数稳定,即使发生小幅波动,经操作人员及时调节,都能保持正常。但当设备运行发生故障,工艺参数大幅波动,操作不当或发生违章作业时,装置有可能发生故障或事故。现将正常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故障、危险因素及防范(处置)措施分单元介绍如下:

  1.脱硫

  硫是多种催化剂的毒物。因此,脱硫单元出口原料气中总硫含量高,危害性是比较大的,所造成的损失也大。生产中要特别重视,并采取防范措施。甲醇装置如使用其他工艺装置中的尾气做原料,还应防止原料气中氧含量超高。如果氧含量高,会造成脱硫加氢催化剂超温,甚至烧毁催化剂或发生爆炸。如2000年某厂甲醇车间,发生一起随意摘除联锁造成的重大未遂事故。该厂甲醇装置采用乙炔装置尾气作原料。未遂事故发生时,尾气中氧含量高达4.29%(联锁值0.45%,已摘除),尾气进入脱硫、加氢转化系统造成催化剂床层温度急剧升高。由于后期处理及时,未造成重大事故。造成出口原料气中含硫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见表7—42。

  2.转化

  转化炉在高温下运行,运行条件比较苛刻。主要故障有催化剂中毒、结碳、粉碎以及炉管超温、过热损坏等。废热锅炉存在主要危险是液位低、水循环倍率低,引起的炉管爆管。详见表7—43。

  转化炉易发生的事故有:天然气含硫高引起的催化剂中毒;人炉原料水碳比过低造成的塍化剂结碳以及转化炉炉管损坏。如1991年某化肥厂,由于一段转化炉人炉原料中硫含量过高,造成一段转化催化剂中毒、结碳,被迫停车,全炉更换催化剂。1993年某化肥厂,辅助锅炉发生爆管事故。事故处理中,造成一段转化炉人炉水碳比下降到1.5(正常值3.5),转化催化剂发生结碳,被迫停车,部分更换催化剂。又如1992年某炼油化工厂制氢装置,转化炉在运行中发生燃料气带液(柴油)事故。由于处理不当,判断失误,处理中造成转化炉管损坏12根,装置被迫停车检修。事故原因是燃料气带柴油入炉,造成转化炉炉膛温度超高,导致两根转化炉炉管焊缝产生裂纹。焊缝断裂处喷出的原料油气燃烧产生的高温,又造成邻近10根转化炉炉管局部过热而破裂。

  废热锅炉易发生的事故是锅炉炉管爆管,爆管事故多见于水管锅炉。造成爆管的原因主要是液位低、锅炉水循环倍率低或气温高引起的炉管过热。如1978年某天然气化工厂锅炉给水泵转速低打不上水,造成废热锅炉汽包液位急剧下降,造成全装置停车。恢复开车中,汽包液位无法建立,检查发现废热锅炉已多处爆管。

  3.压缩

  天然气及合成气压缩—透平机组由于结构复杂,调节、控制操作要求高。如零部件存在缺陷、操作不当或维修不当都易发生故障或造成事故。主要的故障有:轴瓦温度过高,造成的烧瓦;振动大造成的密封损坏、轴瓦损坏;机内发生异声、叶片断裂、转子损坏等。详见表7—44。

  压缩—透平机组由于润滑油及控制油储存量较大,压力也较高。如发生泄漏,渗漏到高温蒸汽管线上,也可造成火灾,运行中要注意预防。如1983年某石化总厂化肥厂合成车间合成气压缩机透平润滑油渗漏,渗漏的油遇高温蒸汽管线,引燃成火灾。事故造成装置停工10天。

  4.合成

  甲醇合成单元正常生产中主要的操作参数有:温度、系统压力、汽包蒸汽压力、循环气流量、氢碳比、惰性气浓度、甲醇浓度等。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见表7—45。合成单元存在的危险因素中,以催化剂过热烧毁以及合成塔内件损坏危险性最大,事故造成的损失大,停车时间长。如1973年某氮肥厂,甲醇塔在满负荷正常生产中,由于循环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上升,造成催化剂热点温度上升,操作人员开副线阀调节。在操作调节中,由于操作人员不精心、违章作业,造成温度反复波动,催化剂温度从325℃上升到680-720℃,将刚投产的4.2t催化剂全部烧毁,造成全厂停产11天,损失98万元。又如1978年某化肥厂甲醇合成塔在正常运行中,高压外筒发生泄漏。停车检查发现塔外筒中部有一环向裂缝,裂缝长120mm。该处塔壁变形严重,鼓肚高出16—17mm,塔内件触煤筐也损坏。事故原因:该塔操作压力320kgf/cm2,操作温度360-420℃,塔壁温度小于120℃。该塔在运行的8年期间,共出现过8次触煤过热,最高反应温度达800℃以上。触煤筐发生过焊口开裂。外壳多次发生过超温。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多次超温操作,局部过热造成。

  5.精馏

  精馏单元设备(管线)内主要介质为甲醇液。由于单元中设备总容量大,因此甲醇的存量也大。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生甲醇液泄漏,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重大中毒、火灾、爆炸事故。正常生产中,精馏单元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甲醇液泄漏,应采取措施重点防治。单元中主要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见表7—46。

  (三)设备防腐

  甲醇装置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硫化物腐蚀、粗甲醇酸性腐蚀、冷换设备冷却水腐蚀以及大气腐蚀等。

  1.有机酸产生的腐蚀及防护

  粗甲醇中含有有机酸,有机酸对设备会发生酸性腐蚀。设备腐蚀发生的部位主要在轻馏分塔内。生产过程中,一般采取在人塔的粗甲醇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来中和其中的有机酸。通过控制溶液中的酸碱度,来防止有机酸对设备的腐蚀。

  2.硫化物产生的腐蚀和防护

  硫化物对设备的腐蚀,与天然气中的含硫量有关,天然气含硫量越高,对设备的腐蚀越大。在甲醇装置中,硫化物对设备易产生腐蚀的部位主要有:含硫天然气(脱硫前)对设备产生的腐蚀;以及转化炉(加热炉)的烟道气对设备产生的露点腐蚀。如19叨年某化肥厂,终脱硫加热炉,运行中对流段盘管因腐蚀减薄、破裂,引起加热炉向外喷火。事故造成装置停车,并造成人员灼伤。

  防止硫化物腐蚀的措施:一是设备(管线)采用耐腐蚀的材料;二是采用高含硫天然气作原料、燃料时,应采取预脱硫措施;三是如果转化炉(加热炉)烟气含硫高,其温度应保持在露点以上,防止烟气产生酸性冷凝液而腐蚀设备。

  3.循环水冷换设备腐蚀及防护

  循环冷却水由于水中溶解有氧,水中还存在各种浓缩的离子如氯离子,加上细菌繁殖,常造成水冷器发生腐蚀与结垢。冷换设备结垢会降低传热效率,腐蚀会造成穿孔泄漏,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与甲醇装置流程、设备类似的11套大型合成氨装置,在投产初期三年间,曾因循环冷却水腐蚀而造成水冷器泄漏64台次,其中更换了41台次,造成装置停车7次。曾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

  对冷换设备腐蚀的防护主要是改善循环水的水质。各厂根据本地水源水质情况,通过试验,在循环冷却水系统添加适合的复合水稳剂,以达到防腐蚀、防结垢、杀菌的目的。并结合大修对冷换设备进行腐蚀情况检查和清洗,以减缓腐蚀和采取防腐蚀措施。

  (四)装置安全联锁及其作用

  装置生产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不正常情况,某些主要的工艺参数也可能偏离指标值,当偏离的程度及时间达到一定的限度,装置会发生故障,甚至造成事故。为保证装置运行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装置设立了自动报警、自动联锁系统。

  甲醇装置设立的联锁系统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单元联锁,每个生产单元设有一个单元联锁,每一台压缩—透平大机组设一个单元联锁。每个单元联锁又由主联锁和分联锁组成;

  第二层次为系统联锁,由关键的工艺参数联锁报警点和单元联锁组成。

  甲醇装置由于原料不同、工艺技术不同,各装置的联锁设置也不同。下面仅介绍低压甲醇合成工艺(以天然气为原料),系统主联锁的设置及其作用。

  作用:保护催化剂以及后工序生产单元

  作用:保护转化炉炉管、转化催化剂、废热锅炉和后工序生产单元。避免催化剂中毒结碳;炉管过热损坏。

  作用:保护合成催化剂及合成气压缩机、合成塔等设备。避免催化剂损坏,避免合成塔内件、压缩—透平机组等设备损坏。

  装置联锁设施可保护装置生产运行和设备的安全,但一旦联锁系统发生故障而误动作,往往会造成装置误停车,而影响正常生产。目前,装置联锁系统大多采用故障安全控制系统(FSC)。该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全新系统,采用智能自诊断和冗余容错技术,安全可靠性高,从而避免了联锁系统误动作,确保了装置安全运行。

  (五)装置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处理

  1.装置事故处理原则

  装置发生故障和事故时,应尽力减少事故损失,避免事故扩大,处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现生产运行异常后,应尽快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故障扩大。

  (2)发生故障的生产系统应与正常生产系统切断物料源、故障源。正常生产系统应维持安全运行或进入安全停车操作。

  (3)事故处理中要防止发生超温、超压;防止催化剂中毒、结碳、氧化;防止物料互窜;防止物料外泄。还要防止存有甲醇液的塔、罐等设备发生超压、满液、跑料、形成负压、吸人空气等,以免引起中毒、爆炸、着火发生。

  (4)事故可能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时,应采取包括手动联锁、紧急停车在内的紧急措施。

  (5)事故处理应分清主次,分清层次,先处理危急、关键的操作,做到“先重点,后—般”。有些物料的切断操作,如转化炉切断天然气、燃料气;高压分离器切断粗甲醇;甲醇塔、罐维持正压等,在事故处理操作中应及时处理,以避免发生次生事故。

  (6)压缩一透平机组发生故障一般应停机,必要时可紧急停机。机组停止运行后要注意降温、降压速度,并启动盘车装置,保持润滑油压力。

  (7)事故处理中作业人员应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注意保护人身安全。

  2.装置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处理

  装置易发生的事故及处理见表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