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上班途中摔倒骨折算不算工伤?有何法律依据?

2025-01-05   来源:AI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在现代社会,人们每天奔波于工作和生活之间,上班途中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一旦在上班途中发生摔倒骨折这样的意外,劳动者往往会陷入困惑,不清楚这种情况是否属于工伤范畴。明确上班途中摔倒骨折是否算工伤,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对维护公平公正的劳动法律秩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将从法律依据、具体案例、政策影响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

工伤认定主要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患职业病的;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对于上班途中摔倒骨折是否算工伤,关键在于是否符合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这一情形。这里强调了 非本人主要责任” 以及 交通事故或特定交通工具事故伤害” 两个关键要素。如果只是单纯的自己摔倒,没有涉及交通事故或其他非本人主要责任的意外事故,通常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二、上班途中摔倒骨折的具体情形分析

(一)自己摔倒的情况

如果劳动者在上班途中是因为自己不小心摔倒,比如走路时被自己的鞋带绊倒、在没有任何外力因素影响下自行滑倒等,这种情况一般不属于工伤。因为这类摔倒往往是由自身原因导致,没有涉及到交通事故或者其他非本人主要责任的意外事故。例如,小王在上班途中,由于前一晚熬夜没休息好,精神状态不佳,走路时不小心被路边的石头绊倒,导致腿部骨折。在这种情况下,小王是因自身疏忽导致摔倒,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

(二)被他人撞到的情况

要是在上班途中因为他人的过错行为(例如被他人撞倒、被机动车碰撞等)导致摔跤骨折,且符合交通事故等法定情形,同时不是本人主要责任的话,这种情况是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相应的证据来证明相关事实,以便申请工伤认定。比如,小李在上班途中正常行走,被一辆闯红灯的电动车撞倒,造成手臂骨折。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出具了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电动车驾驶员负主要责任,小李无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小李的受伤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他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单方摔倒未认定为工伤

张某是一家公司的员工,某天早上在上班途中,因为路面有积水,他不慎滑倒,导致手腕骨折。张某向公司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公司将申请提交给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调查后认为,张某是自己不慎滑倒,没有涉及到交通事故或其他非本人主要责任的意外事故,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工伤认定情形,因此不予认定工伤。

案例二:被他人撞倒认定为工伤

林某在上班途中骑自行车,被一辆突然变道的汽车撞倒,造成腿部骨折。交警部门对事故进行了处理,认定汽车驾驶员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林某向公司报告了此事,并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根据林某提供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经过审核认定林某的受伤属于工伤,因为他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了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四、当前政策对上班途中工伤认定的影响

(一)保障劳动者权益

当前政策对工伤认定的严格规范,尤其是对上班途中工伤认定条件的明确,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于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劳动者,他们可以获得工伤保险的赔付,包括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这不仅减轻了劳动者因工伤带来的经济负担,也为他们的康复和后续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例如,在上班途中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导致骨折的劳动者,其治疗骨折的医疗费用可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二)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政策对工伤认定的明确要求,也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员工在上班途中的安全问题。企业会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醒员工注意交通安全等方式,降低员工在上班途中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一些企业会定期组织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还会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作为工伤保险的补充,进一步保障员工的权益。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合理的工伤认定政策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于在上班途中因非自身原因遭受意外伤害的劳动者,给予工伤认定和相应的待遇,体现了社会对劳动者的关爱和保护。这也使得劳动者在面对工伤问题时,能够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应有的赔偿和支持,避免因工伤导致生活陷入困境,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上班途中摔倒骨折申请工伤认定的注意事项

(一)劳动者方面

保留证据:一旦在上班途中摔倒骨折,劳动者应尽可能收集和保留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如果是交通事故导致的,要及时报警,获取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同时,要保留好现场照片、事故报告、医疗记录(包括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等)等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对于申请工伤认定至关重要。例如,在被他人撞倒的情况下,现场照片可以反映事故发生的地点和现场状况,医疗记录可以证明受伤的程度和治疗情况。

及时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因此,劳动者要注意申请时间,避免因超时而无法享受工伤待遇。

了解工伤认定流程:劳动者要了解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包括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的部门、认定的期限等。一般来说,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会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 15 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受理的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 60 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了解这些流程和期限,有助于劳动者更好地配合工伤认定工作。

(二)用人单位方面

积极配合申请:用人单位在接到劳动者的工伤报告后,应当积极配合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要及时提供与劳动关系、事故发生经过等相关的证明材料,协助劳动者完成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拖延或拒绝提供相关材料,否则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履行相关义务:如果劳动者被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要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关义务。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要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劳动者需要安装辅助器具,用人单位要按照规定协助劳动者申请并支付相关费用;在劳动者评定伤残等级后,用人单位要按照伤残等级支付相应的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费用。

(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方面

严格审核: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要认真核实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责任划分等情况,确保工伤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对于材料不完整的申请,要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及时调查处理:对于需要调查核实的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可以通过询问相关人员、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勘查等方式,获取准确的信息。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及时将决定书面通知工伤认定申请人以及用人单位。

综上所述,上班途中摔倒骨折是否算工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认定条件。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维护好各自的权益和履行好相应的义务,确保工伤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