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常见的自然灾害有顶板、水、火、瓦斯和煤尘五种,简称“五害”,其中瓦斯、煤尘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深,瓦斯涌出量逐渐加大,中级地压与瓦斯异常涌出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一通三防”工作的核心仍然是防治瓦斯、煤尘事故。
一、瓦斯、煤尘的形成
瓦斯是矿井在开采过程中,从煤岩体内涌出的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俗称沼气,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而且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对安全生产危害最大。瓦斯的成因有多种假说,多数人认为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过程中伴生的气体产物,它的形成大致可分两个阶段(时期),即:从植物遗体到泥炭属于生物造气时期,从褐煤、烟煤直到无烟煤属于煤化变质作用造气时期。第一阶段产生的瓦斯通过渗透和扩散而大部分散失于古大气中,一般不会保存在煤层内。变质年代中,二氧化碳大部分为地下水的流动所吸收而消失;甲烷,由于地层的隆起、侵蚀和断裂以及甲烷本身原因,在其压力与浓度差的驱动下转移和扩散,部分或大部分散失到大气中或转移到围岩内,只有一小部分保存在煤层内或在运移途中遇到良好的封闭和存储条件,而形成煤层气田。
煤尘为粉尘,其主要成分是煤,且其中游离状态二氧化碳含量小于10%,是煤矿在生产过程的细小颗粒。在煤矿生产中几乎所有的作业,包括煤炭的采掘、运输、提升等过程,均能产生矿尘。
但是矿尘的产生量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地质情况、煤层赋存条件、煤炭及采煤方法等不同而变化。一般来说,在煤矿井下若没有防尘措施,每昼夜产生的煤尘量约等于采煤量的1%左右。
二、瓦斯、煤尘的危害
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瓦斯浓度在5%-16%范围内;二是具有一定温度的高温热源,一般沼气的点燃温度为650OC;三是氧浓度,一般在12%以上。瓦斯爆炸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生高温高压导致人员伤亡,破坏矿井设备;二是产生CO等有害气体,这是造成人员伤害的主要原因。
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甚至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火灾、冒顶等二次灾害,从而加重了灾害的后果,造成生产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还有些煤层开采到一定深度后,在生产过程中还能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
煤尘是煤矿生产中的另一大危害。其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起职业病——煤肺病和煤矽肺;另一方面是煤尘能爆炸。煤尘爆炸危害性大,一是煤尘爆炸可放出大量热能,爆炸温度可高达2000oc甚至更高,这样的高温热源,能再次点燃达到一定浓度的煤尘,使其发生爆炸;二是煤尘爆炸时,气温骤升,压力增大,可达0.7~0.8mpa;三是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火焰;四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含量可达2%~3%,甚至可达8%,而二氧化碳可达10%以上,这是 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重要原因。煤尘爆炸同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煤尘具有爆炸性,二是空气中浮游煤尘具有一定的浓度,三是存在能点燃煤尘的引火源。
三、瓦斯、煤尘防治技术
抓好矿井通风系统的完善。每个矿井都必须确保矿井通风合理、稳定、可靠,按照矿井通风能力组织生产,坚持“以风定产”,同时消灭不合理的串联风,坚决杜绝瓦斯煤尘的积聚。
首先是狠抓瓦斯煤尘的综合防治。对于瓦斯的防治,要贯彻好“七落实”,一是落实“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杜绝空班漏检;二是落实电工维修电器设备时必须停电和使用瓦斯便携仪检查瓦斯的管理规定;三是落实局部通风的“三专两闭锁”和采掘供电分开,严格控制无计划停电停风,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停电停风造成的瓦斯积聚的次数;四是落实排放瓦斯分级管理的规定;五是落实局部通风管理责任制,局部通风机要指定专人看管,风筒管理符合标准,风筒末端到迎头的距离及风筒出口风量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六是落实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管理,上隅角必须超前回料,超前替棚;七是落实“有掘必透”的原则,减少盲巷的出现。其次防止瓦斯引燃,坚决杜绝一切非生产必须的热源,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必须严加管理和控制。在防尘方面,采掘工作面是粉尘的主要产生地,又是煤尘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有80%的煤尘事故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因此,搞好采掘工作面防尘是防尘工作的重点。采掘工作面的防尘措施有:煤层注水、水打眼、水炮泥、放炮前后洒水、转载点喷雾、风流净化、巷道冲洗、架下水幕、架间冲洗等。掘进工作面的防尘措施有:水打眼、水炮泥、放炮喷雾、扒装洒水、冲洗巷壁、净化风流、转载点喷雾、巷道冲洗以及个人防护等。各生产单位要按照综合防尘措施的有关规定落实兑现,确保防尘系统的可靠、齐全并保证正常使用。
其次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突出“一通三防”安全监督。经验告诉我们,再完善的制度得不到落实,说安全效果再好也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制度落实上狠下功夫。各级安全管理部门要按照通防管理有关规定,加大对瓦斯、煤尘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检查,保证措施落实到位。对通风系统不合理、风量不足、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煤尘飞扬堆积、安全设施不健全、有设施不正常使用等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严格现场管理,坚决坚持三不生产原则。
四、加强管理,为职工创造安全劳动环境
安全劳动环境内容包括:安全教育管理环境、避免可导致突发性事故和导致慢性职业病的劳动环境等。创造安全环境,追求安全零缺陷,是社会主义国家应有内涵。我们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培训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是防止重大通防事故的根本保证。根据通风专业的特点,它和煤矿和工种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在全矿范围内,分工种、分阶段、分层次全员全方位的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地通防知识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通防意识和自觉搞好通防工作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大通防专业的安全设施投入,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领导,就应该把安全生产上升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高度来认识,“花钱”买安全,说白了就是为职工创造安全劳动环境,增加安全投入,安全生产才能有保证,家庭才有稳定,社会才有稳定,生产力才能发展。要让马儿跑,必须要让马儿吃得饱、吃得好。如果今天省下不该省的一点点安全投入,明天就可能为此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事实早已证明。
上一篇:对辊破碎机的安全技术与使用维护
下一篇: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