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古代人类的安全方略

2004-04-0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古老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流动于民族文明长河中的安全观念和方略,无疑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安全活动有着极有价值的借鉴。?
    “观”,观念,认识的表现,思想的基础,行为的准则;方略,方法和策略,活动的艺术和技巧。现代的安全活动,需要正确的安全观,只有对人类的安全态度和观念有着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有高明安全行动艺术和技巧,人类的安全活动才算走入了文明的时代。研究我国古代的安全认识观和方略,对于我们现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仍放射着现实意义的光辉。?
    安全方略之一:居安要思危——出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不忘危,预防为主。”正像孔子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真乃安全行动的原则和方针是也。
    安全方略之二:长治能久安——出自《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是的,只有发达长治之业,才能实现久安之势。这不仅对于国家安定是这样,生活与生产的安全需要这一重要的安全策略。
    安全方略之三:有备才无患——出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防患未然时,才能遇事安然,成竹在胸,泰然处之。能说不是重要的安全方略吗?
    安全方略之四:防微且杜渐——源于《元史·张桢传》:“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从微小之事抓起,重视事物之“苗头”,使事故和灾祸刚一冒头就及时被制止。为损失控制之战术。?
    安全方略之五:未雨也绸缪——出自《诗·幽风·鸱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尽管天未下雨,也需修补好房屋门窗,以防雨患。如要安全,也须此然。这不失为有效的事故对策。?
    安全方略之六:亡羊须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尽管已受损失,也需想办法进行补救,以免再受更大的损失。古人云:“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故曰:“吃一堑,长一智。”“前车已覆,后来知更何觉时。”谓之:“前车之鉴。”这些良言古训,虽是“马后炮”,但不失为事故后必须之良策。?
    安全方略之七:曲突且徙薪——源自《汉书·霍洌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只有事先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止灾祸。这是“预防为主”之体现,是防范事故的必遵之道。?
    古语指教我们的安全方略,不失为“警世良言”。但应予注意的是,面对现代复杂多样的事故与灾祸之大千世界,以教条不变的政策对待之,是必定要失败的。正如秘本兵法《三十六计·总说》中所云:“阳阴燮理,机在其空;机不可设,设在其中。”只有以变化和发展的眼光在实践中去探求和体验,才能在与事故和灾祸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