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建国以来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就

2004-04-1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我国近些年大量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人们对于生命安全与健康越来越重视。经过不断实践和摸索,“七五”期间提出并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定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然后又写入了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的《决议》中,《安全生产法》对这一方针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以及全民安全生产意识的水平,同时这个方针也是我们以后制订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标准,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
    2.把安全生产提高到人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
    必须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13亿中国人民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一定要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朱钅容基同志2001年11月29日在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草案)》时,深刻地指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这一论述清楚地表明安全生产关系到如下三个基本性质的问题:一是关系人权(人民生命财产)性质的问题;二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性质的问题;三是关系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
    3.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在50到60年代,国务院颁布了“三大规程”等行政法规,各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和规程,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打下了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逐步意识到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行政管理方式为主转变到依法搞好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国务院先后颁布了《矿山安全条件》、《矿山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等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煤炭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将安全生产的经验、做法和要求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遵循的准则。目前,全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共有100多部,标准近500项。同时,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相继由地方人大或地方人民政府批准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条例或规定。安全生产的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4.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最基本的制度?
   必须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必须结合企业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国有企业应当在安全生产方面也发挥榜样作用。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可有丝毫的放松。?
    一个成熟的、有远见的、合格的企业领导者,必定是一个重视安全生产的领导者,一个重视安全生产的企业也必定是在市场经济中有竞争力、有后劲的企业。 ?
    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是本地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为官一任,必须确保一方平安。搞好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把安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安全生产工作应该而且完全可以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城市建设和规划,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工作结合。 ?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地争取、依靠当地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并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5.加强政府的监督检查是必要的促进措施?
     必须切实加强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依法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非但不能放松,而且应该加强。要实行国家安全生产监察员制度,建立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国家安全生产监察队伍。 ?
    这种监督检查并不替代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同时又要与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适当分离。要逐步建立统一的而不是分散的,以省级为主的垂直管理安全生产的监察体系,这是改革我国安全生产保障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
    6.建立了一支有力的安全监督管理队伍?
    为保证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贯彻执行,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级人民政府都设立了综合管理安全生产的机构,并行使国家监督管理职权。《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政府推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我国政府各有关行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和国有大型企业都建有管理安全生产的职能部门或组织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有近万人,各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的安全管理人员2万人左右。一支年龄结构和专业配置相对合理的监督管理队伍已经基本组成,为有效防止伤亡事故和减少职业危害提供了基本保障。?
    7.促进检测检验工作的健康发展?
    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培育、发展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咨询服务等中介组织,大力培育、发展劳动保护产业。这既是政府安全生产监察的技术依托和技术支持,也是广大企业,特别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的需要。?
    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支撑,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开展了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和职业危害检测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监督检验。目前,全国已有安全生产检测机构近400个,取得资格证书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900余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质检机构近20个,各种检测机构人员约1.5万人,已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三个层次。?
    8.强化“科技兴安”意识,推进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进步?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本质的、全新的条件,这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50多年来,我们在控制瓦斯煤尘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爆炸、预防火灾、预防重大交通事故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先进技术成果,必须加快开发和推广的进程,同时,我们又要结合新的实践,探索新的技术和新的科学管理制度,并应用到安全生产领域。科学技术研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技术后盾,现代化工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有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全国共有50多个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所,科研人员近4千余人,初步形成了一支劳动安全生产的科研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劳动安全生产的科研成果已有近千项。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的取得及其实施,不仅大大改善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而且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9.安全状况和劳动条件不断改善?
    全国实行了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参与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保证了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防止出现新的安全欠账。同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业多方筹集资金整改了一大批事故隐患,企业的安全状况和劳动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1995年国务院修改了《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确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并对延长工作时间及报酬作出了规定,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工作时间的缩短对于改善职工的生活质量,促进职工的健康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了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的合法权利,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10.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
   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文化水平。我国将长期处在劳动力在数量上供大于求,而质量上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务工农民的安全生产知识、自我保护意识是实施预防为主,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而且使劳动者具有科学态度、严格作风并遵守纪律,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产安全、生活安全涉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大人和小孩,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文化水平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建立了安全生产或劳动保护教育中心数十个;4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设置了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专业,其中有十余个硕士和博士授予点;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加入了安全生产的知识;每年5月举办的“安全生产周(月)”活动已坚持了十余年;1995年3月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普及了安全知识,提高了全民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
    11.加强了国际交流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港澳台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开展了双边、多边,官方、民间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合作领域不断增大。通过国际合作,建立了一批安全培训中心、介绍出版了一批外国法规、标准,完成了《职业安全百科全书》(第四卷)的翻译工作。目前,我国已批准承认的安全卫生国际劳工公约有9个。这对于我国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职业安全生产的管理经验起到了促进作用,我国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方向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12.建立事故救援体系是事故伤亡损失最小化的重要对策?
    大量事故处理的事实证明,生产经营单位和当地政府针对重大危险源建立事故救援体系是必须而有效的事故伤亡和损失最小化的措施。因此,必须利用事故教训,严肃查处事故,并举一反三。一旦发生事故,一定要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并采取有力措施尽可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调查处理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的责任者没有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四不放过”的原则,真正从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切实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
    13.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辅助举措?
   必须实施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制度。利用工伤保险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促使企业加强事故预防。依法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事故预防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进入预防——减少事故——减少工伤赔付——降低企业交纳工伤保险基金费率——预防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