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化工作,是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的,到2000年国家标准局已公布了400多个标准。这些标准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设计、管理类标准?
这类标准主要是指一些为提高安全生产设计、监察或和综合管理需要的标准。经常使用比较重要的有如下标准:?
(1)作业环境危害方面。《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了111种毒物和9种粉尘的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为车间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卫生学依据。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冷水作业分级》、《低温作业分级》、《高温作业分级》、《高处作业分级》、《毒作业分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等,以及车间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或毒物含量方面的数十种标准。?
(2)事故管理方面。为便于事故的管理和统计分析,在总结我国自己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的先进标准,制订了我国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火灾事故分类》、《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鉴定》、《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等。
(3)安全教育方面。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和管理,公布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国家标准、《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独立作业。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复审的时间每两年一次;复审不合格者可在两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复审,仍不合格者,收缴操作证;凡未经复审者,不得继续独立作业。?
2.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类标准?
这类标准主要是为了保证生产设备、工具的设计、制造、使用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标准,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主要规定了设备设计中有关安全卫生的基本设计原则、一般要求、常见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防护要求等三个方面。生产设备安全卫生的基本设计原则是:①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制造、安装、运输、使用时,不得对人员造成危险;②生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排放超过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③设计必须履行人机工程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操作者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及精神紧张状况;④生产设备安全主要是通过选择最佳设计方案、合理地采用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有效的防护措施及各种技术文件中明确的安全要求来实现;⑤设备的设计应有安全性评价。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利益发生矛盾时,则宜优先考虑安全技术上的要求,并应当首先选用直接安全技术,使生产设备本身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会出现任何危险。其次选用间接安全技术,只有在直接安全技术不能实现时,才选用间接安全技术,即在生产设备总体设计时,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除直接安全技术措施和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在设备上适当采用各种信号、标志等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⑥生产设备在整个使用期限内,都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对生产设备上的一些通用安全防护装置也制定了一些国家标准,如《固定式钢直梯》、《固定式钢斜梯》、《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固定式钢平台》等。?
(2)对一些容易发生事故的机器设备。还制定了专业的安全卫生标准。在机器设备中,死亡事故最多的是起重机械,如《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起重吊运指挥信号》、《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标准等,加强了起重吊运作业的安全科学管理。?
(3)压力机械是发生重伤事故最多的一种机械,工人在操作时经常发生手指压伤或冲断事故,这种机械使用的面也比较广,为减少这类事故,连续发布了《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压力机械安全装置技术要求》、《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压力机用光线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压力机用手持电磁吸盘技术条件》、《磨削机械安全规程》、《冷冲压安全规程》等国家标准。?
3.生产工艺安全卫生标准?
这类标准主要是对一些经常发生工伤事故和容易产生职业病的生产工艺,规定了最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1)预防工伤事故的生产工艺安全标准。在由于工艺缺陷而造成的工伤事故中,以厂内运输事故最多,1984年国家发布了《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该规程对厂内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装卸作业等方面的安全要求,都作了具体规定。该规程还对厂内运输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此外,为了预防爆炸火灾事故,还发布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爆破作业安全规程》、《大爆破安全规程》、《拆除爆破安全规程》、《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氯气安全规程》、《橡胶工业静电安全规程》等国家标准。?
(2)预防职业病的生产工艺劳动卫生工程标准。这类标准有《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玻璃生产配件防尘技术规程》、《立窑水泥尘规程》、《橡胶生产配炼车间防尘规程》,主要是对生产中各种危害严重的工艺,从厂房布局、工艺设备、通风净化、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尘和防毒要求。为了预防有机溶剂的危害,还发布了五项涂装作业安全技术规程,规程对涂料的选用、涂装工艺、涂装设备、通风净化以及安全管理等提出要求。?
4.防护用品类标准?
这类标准是为了控制防护用品质量,使其达到职业安全卫生要求。防护用品标准可分为通用标准、门类标准、产品标准。通用标准主要包括名词术语、通用测试方法以及产品包装标志、验收、检验规则等。门类标准是指防护用品的通用技术要求。防护用品分为七个门类:(1)安全帽门类;(2)防尘防毒呼吸器官护具门类;(3)眼面护具门类;(4)听力护具门类;(5)防护鞋门类;(6)防护服门类;(7)其他护具门类。目前发布的防护用品标准,在安全帽门类有《安全帽一般技术条件》,及冲击吸收性能、耐穿透性能、耐燃烧性能、侧向刚性、耐水性能、防寒耐压性能等试验方法标准。在防尘防毒呼吸器官护具门类,有《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标准、《过滤式防毒面具》标准,还有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六种试验方法标准及12种滤毒罐的检验标准。在眼面防具门类中,有《焊接护目镜和面罩》、《炉窑护镜和面罩》及一些试验方法标准。在听力护具门类,有《防噪声耳塞》、《防噪声耳罩》标准。在防护鞋门类有《皮安全鞋》、《防静电鞋》等。在防护服门类有《浮体救生衣》等。在其他护具门类有安全带、安全网等标准。?
此外,为执行《矿山安全条例》,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矿山安全卫生标准;为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国家制订了一系列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标准。?
各产业系统还制订了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如建筑行业、石油工业、电力行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