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电力工业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3)
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现的危险点,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预想就可以发现。另一类是潜在的危险点,仅凭经验或想象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进行科学地分析预控。
所谓分析控制危险点, 是指有目的地根据过去和现在已知的情况,对即将开始的作业中危险点的状况进行估计、分析、判断和推测,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保证作业安全、顺利地圆满完成。
1 基本要求
(1) 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和很强的自觉性。分析预控活动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一目的来展开。不是消极被动地推着干,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探索作业活动中危险因素及其发展趋向,对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防患于未然。
(2) 要有很强的科学性。应该在安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预控,找出预控危险点的规律性。因而,所得出的结论绝不能是盲目的或脱离实际的,而是能经得起作业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
(3) 要有很强的预见性。进行分析预控时,必须要借助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但它绝不仅仅是对过去和现在的经验教训作出总结,而是把分析的对象指向未来,即指向即将开始的作业实践,对其没有显露却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推测。
(4) 要有很强的实践性。不能停留在对即将开始的作业中存在哪些危险点,每处危险点有可能造成哪些危害等一般认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分析预控得出的结论指导作业实践,加大管理力度,投入可靠的设施,使这些危险点得到有效的控制。
2 方 法
2.1 归纳分析预控危险点法
它是从已知的一些具体的事实中,分析推断出即将开始的作业中也会存在同类的危险点的一种方法。这些已知的具体事实,可以是本单位在同类作业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故。如某单位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前,为分析预控此次工程中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首先对本单位历史上发生的60起事故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这些事故的致因均属施工作业人员作业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诱发了已经潜在的危险点。被诱发的危险点释放出危害能量,又促使事态进一步发展或扩大,从而使人员受到伤害。在杆塔组立阶段,发生事故31起,其中:高处坠落11起,物体打击10起,机具伤害4起,触电1起,其它事故5起;在放紧线阶段,发生事故28起,其中:高处坠落9起,物体打击8起,机具伤害7起,触电2起,其它事故2起。然后,根据事故类别、事故诱因和事故经过,结合此次工程施工的实际,找出各类危险点152个,重点加以防范。该单位针对存在的危险点,制定的预控措施是:
(1) 加强危险性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遵章操作的自觉性,预控职工的不安全行为;
(2) 采用先进的安全工器具,如使用速差自锁器、漏电保护器等;
(3) 在制定施工技术措施时,考虑足够的安全系数,即使出现意外情况也能保证不发生事故;
(4) 设置后备保护措施,防止危险点的危险能量进一步扩大,如紧线时在容易滑动的紧线器后面加装一个元宝螺栓,紧线施工采取地面划印法以减少高处作业量等;
(5) 针对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点,加大防范措施,如平行靠近运行线路的架线施工做好接地,地形复杂的桩位、起吊作业等,适当提高工器具的安全系数;
(6) 提高现场指挥者的综合组织能力,防止出现违章指挥。
2.2 演绎分析预控危险点法
它是从危险点存在的一般规律分析推断即将开始的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的一种方法。
在电力作业中,虽然每次作业种类、时间、场合、人员不同,但同类作业中容易引发事故的危险点却往往相似。除了高处作业易于引起坠落之外,其他如使用机械易于引起机械伤害,接触电源易于引起触电,起吊作业易于引起起重伤害,夏季作业易于引起中暑等,了解了这些基本的常识,就可用来分析预控即将开始的同类作业中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比如,安全心理学认为:在接近中午或下午下班时间,职工经过几个小时作业后,身体出现疲劳,导致精力分散,并且急于下班吃饭休息,往往图省事而随意作业。某线路班维修班长掌握这一结论后即把接近中午或下午下班时间作为一个易于引发事故的"危险期",加强了管理:
(1) 增加1次工间休息,使职工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力和精力;
(2) 加强监护,唤起职工的注意;
(3) 保证车接车送,使职工准时进餐。
由于措施得当,在这一"危险期"内没有发生过违章现象。
2.3 调查分析预控危险点法
它是通过考察,多方了解情况,分析推断即将开始的作业存在危险点的一种方法。要了解即将开始的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还应进行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分析加工。调查的方法很多,既可以到作业现场考察,了解那里的作业环境、工作对象,也可以向有过此类作业经验的内行请教,了解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还可以发动作业人员展开讨论,群策群力地分析预控危险点。在调查中,不仅要了解危险点有哪些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和有可能造成的危害,而且要了解应该采取哪些预控措施,这样,才能提高分析预控危险点的可靠程度。
上一篇:安全心理学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安全管理也应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