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为理论首先可应用于深入、准确地分析事故原因和结果,使我们科学、有效地控制人为事故。同时,安全行为理论可应用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装置设计、安全文化建设等,也可以为提高安全专业人员和职工的素质服务。本文就安全行为理论应用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在安全管理方面获得一些新的思路。
一、用于事故原因和结果的分析
1、事故原因的分析
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社会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生产中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人的失误和“三违”的原因是复杂的。因此,对于人为事故原因的分析就不能停留在“人因”这一层次上,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例如在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时,应分清是生理或是心理的原因;是客观还是主观的原因。对于心理、主观的原因,主要从人的内因入手,通过教育、监督、检查、管理等手段来控制和调整;对于生理或客观的原因,除了需要管理和教育的手段外,更主要的是从物态和环境的方面进行研究,以适应人的生理客观要求,减少人的失误。
2、事故责任的分析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于需要引起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例如安全管理中有举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学员一般都会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是来源于其学习的动机,因为在工作中,一个特种作业人员,缺少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就不可能胜任工作,甚至引发事故,就是这种实际工作的需要产生了学习的动机,进而导致了学习的热情。
动机和行为有复杂的关系,安全管理中在对待事故责任者的分析判断上,要从分析行为与动机的复杂关系入手,为此,在分析事故责任者的行为时,要全面分析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任何行为都是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分析个人因素时,要同时分析外在表现与内在动机。动机和行为不是简单的线形关系,而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一动机可引起不同的行为。例如,想尽快完成生产任务,这种动机可表现为努力工作,提高效率;也可能出现盲目违章,不顾操作规程等等;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例如“三违”这类不良行为,有的是有意为之,明知故犯;同时也有无意失误的情况;
(3)合理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行为。例如要提高功效,可能会忽视了劳逸结合,造成疲劳工作,从而导致事故。因此,在分析事问题、解决问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人的动机入手,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这样才能既符合实际,又切中其弊,使事故责任处理准确合理。
二、在安全管理中运用行为理论
1、用行为理论指导合理安排工作,根据人的个性心理合理选择工作
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种或岗位,在生产安排上,为减少可能的行为失误,要分析情绪、能力、爱好、生理等特点和状态做出合理的协调。
2、科学利用管理手段
安全管理中要善于应用激励理论进行科学管理,如科学应用激励理论激发安全行为,抑制“三违”行为;利用角色作用理论,调动各级领导和安全兼职人员的积极性;应用领导理论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等。
3、进行合理的班组建设
在考虑班组人员的搭配上,为使团体行为安全协调,要研究人员结构效应。如需要考虑班组中的职工气质互补、性格互补、价值观倾向性搭配等。
三、在安全宣传和教育中运用安全行为理论
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和效果往往与其方式有关,利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方法和技巧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利用认知技巧中的第一印象作用和优先效应来强化新工人的三级教育;应用意识过程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规律来设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程序;研究安全意识规律,通过宣传的方法来强化人的安全意识等。
四、用行为理论指导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显然,不同的对象(决策者、工人、技术人员)对其安全文化的内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文化建设(管理、教育、宣传等)方式。
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受心理、生理等内部因素的支配和作用,也受人文环境和物态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而人的行为还表现出其动态性和可塑性,这样,对于行为的控制和管理需要动态、变化的方式相适应,还要求艺术、形象、美感的技巧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安全文化活动需要定期与非定期相结合;安全教育在必要的基础上,需要艺术的动态;安全宣传要有技巧与关键;安全管理要从简单的监督检查变为艺术的激励和启发。
五、在安全装置的设计中运用安全行为理论
安全装置的目的是控制危险点,从而消除危险点。一般的方法是采用防范,不让身体部位进入危险点。其他的方法有切断事故源,设立保护装置等。对机械安全装置的三个最重要的心理学要求是:
1、好的安全装置不可以被闲置
当要求工人用新的安全装置时,就出现一个心理学问题—许多人都喜欢以老方式工作,或者错误地认为用安全装置是胆小的表现。他们可能认为新的安全装置降低了生产,他们有足够不用安全装置的经验。因此,必须教育工人正确认识安全装置的重要。再之,安全装置应该被设计成它们不能被闲置。比如有一种必须用手压下机器才能开动的安全钮,但一些操作者“智取”这种安全装置,用一根木头顶住按钮,使它总向下,这样,这个安全钮就丧失了作用。最好的安全装置是工人们在生产时必须使用的装置。如果不能设计出这种装置,就要求从安装到操作一个机器都要训练工人使用这种安全装置,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述“智取”的问题。
2、好的安全装置应是完全安全的
安全装置必须十分安全,一个半安全的装置反而增加了事故。因为工人可能认为机器的安全度超过它的实际水平,因而变得粗心。这种半安全装置可能预防一种事故而成为另一种事故的根源。
3、好的安全装置不妨碍生产
妨碍生产的安全装置是不会令人满意的,因为它降低生产效率。不妨碍生产的安全装置可以使工人全心全意投入生产,而不要在自我防护和工作效率之间分散精力。
六、用于塑造安全工作者良好的心理品质
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人员,其工作对象和方式的多样性、复杂性与重要性,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和能力素质。一般来说,一个安全工作者的个性品质、思维能力都是在进行有关工作的实践中形成的。在工作实践中他们须考虑多种多样的事物,遇到并解决多种多样的问题,逐渐地使他们形成所从事职业的心理品质。
这些心理品质表现在:
1、安全管理或安全评价人员应当具有工作所需要的道德修养,这是由工作任务决的。他们要对生产过程中的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教育,或对企业安全状况提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意见。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的人,才能对处理的公务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
2、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处理事故或做分析评价时,对其原因、效果的分析和对责任或结论的处理都需要有演绎分析和综合归纳的能力。所以对一个安全管理和评价人员还需要有思维的敏捷与灵活性,善于综合应变处理各种新问题。如,在分析事故结果或隐患时,需要设想肇事的行为,这要求安全管理和安评人员具有空间想象的能力;还要求具有果断、主见、耐心、自制力和认真精神等个性品质,以及较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艺术。
3、安全工作者在完成自己职责时,还需要适应各种不利的条件,善于抑制各种消极心理,才能很好的完成复杂和多种的安全工作任务。只有在实践中锻炼、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品质。在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活动中,创造性的活动是经常和必然碰到的,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对本职工作的兴趣和热爱,良好的修养、团队合作精神、个人愿望服从于大局利益、完成任务的纪律性、自我约束的精神等等,都是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的品质。
因此,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安全行为理论,在对智力、意志和情绪的品质进行综合修炼和提高的基础上,才能使安全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层次,以更符合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科技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要求。
下一篇:违章行为的心理腐蚀性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