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中班下班后,喷浆工人吴某因扶喷枪头满脸很脏,到主平峒淋水处洗脏物,这时一辆电机车拉重车开往峒口,他立即拦截并坐上电机车头,当电机车开至第二号车场之间时,由于架线下垂,吴某没有及时发觉,脖子碰到架线触电后摔至大巷中,当即昏迷不醒,经工友奋力抢救无效死亡。
是什么原因致使这起触电事故的发生呢?为什么他们会对《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及多种规章制度视诺无睹?职工违章、管理不严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认为违章的心理腐蚀性更是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将通过对违章的心理腐蚀性进行分析并确立防治的对策。
一、违章行为的心理腐蚀性分析
违章的心理腐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人都有模仿的本能,或随众的心理,它不论是对好的还是对不好的都有一种学习或模仿的心理。在没有见过违章前,遵章守纪的意识占据了你的思想,这时你能判断什么是违章、什么是危险,自然能抵住自己违章的念头。见过违章后,看到违章者一次次都能侥幸地躲过监察和危险,这时虽然你没有违章,但在你的记忆中就有了违章的潜意识,你的思想就会潜移默化接受这种违章行为,受违章的腐蚀。
1、违章行为的诱惑力
违章行为是为了获得短期的便利,而进行投机取巧,或受利益的驱使、诱惑而对工作采取偷工减料、投机取巧、耍小聪明来完成原本比较繁锁但安全的工作,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因而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违章不等于事故,事故不等于人员伤亡,这就使违章者敢进行违章的思想根源。他们抱着侥幸和投机心理进行违章,违章一时得逞便认为违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据资料统计,每300次“三违”中只有1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也就是说,有293次“三违”不会发生事故,这就是违章行为的诱惑力。这对个别安全意识不强、意志薄弱者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也就加剧了个别人侥幸和投机心理。同事们见到违章者一次次违章都能侥幸地躲过监察和危险,能获得更多的方便或更多的利益,才铤而走险,致使“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2、违章的腐蚀性
违章行为或许能得到了一些零头小利,但它不仅腐蚀了自己,还会腐蚀他的同事或见到违章行为的人中安全意识不强及意志薄弱者。岂不知侥幸与不幸是一对孪生兄弟,侥幸与悔恨也只隔半步之遥。虽然你一、二次违章都能侥幸地躲过,但不是幸运,而是陷阱,它不仅削弱了你对违章危害的认识,认为违章并没以那么严重,而且把你遵章守纪的思想防线一点点瓦解、腐蚀掉。不错,今天你能侥幸得逞,明天能否那么幸运?违章是不等于事故,但大多数事故却是因为违章引起的。有的是因为看到了别人的违章操作,有了违章的意识,才造成这起事故。
违章行为不仅腐蚀那些安全意识不强的意志薄弱者,对那些安全意识强的也有腐蚀作用。虽然他们没有违章,但见到违章行为也许是碍于同事、老乡、朋友的情面,或是为了班组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对违章行为不加以制止,采取纵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任其发展,最终难以遏制,一点点的把广大工人的遵章守纪的思想防御阵线逐渐瓦解掉,还可能腐蚀了整个班组,不仅少数人违章得不到根治,还会发展为群体违章。
二、对策
有效遏制违章现象是当前安全工作的根本任务,主要的手段是用制度、利益来管理和约束,用培训教育来提高安全意识,建立起安全人人抓、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三违”管理制度。
人的行为是靠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来约束,“三违”遏制主要也应靠制度来约束。首先应建立健全“三违”管理的各项制度,主要有:三违管理处罚条例、三违联带责任制度、三违曝光制度、三违学习制度,反三违考核奖励制度等。第二,认真抓制度的落实,严格按要求考核,在对违章人员进行严惩的同时,对反“三违”人员进行奖励,提高他们的反“三违”积极性,只有提高了积极性,才能建立起人人管安全,处处有人管的良好氛围。
2、建立“三违”举报、检举制度,形成安全人人抓、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在加大反“三违”力度的同时,还应建立起“三违”的举报、检举制度。管理人员在工作面的时间毕竟有限,只有建立起班组队长管理,工人之间形成内部相互监督和外部监察的制约机制,才能确保井下“三违”现象的逐步减少。如对违章现象大家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那么既使有再多的安监员、技术员也无法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①安全警钟长鸣。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职工大会、调度会等形式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教育职工在工作在时刻牢记“安全第一”这一宗旨,处处按章作业,坚持干标准活、放心活,确保安全生产。②安全大讨论。在职工、群监员中广泛开展群众“安全大讨论”活动,群策群力共筑安全保障防线。③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在职工中开展“事故案例剖析”活动,借鉴历史经验,提高广大职工对安全隐患的认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防治。④现身说法。请在违章中受伤的同志在会上进行“现身说法”,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诫职工,工作中要时刻牢记安全。特别是新、青工人对“三违”的危害一无所知,应充分利用案例分析、安全影片、现身说法、安全演讲等形式多样方式对工人进行教育。
上一篇:安全行为理论的应用
下一篇:试谈危险源与隐患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