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方法的涵义
道德方法管理企业安全工作,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自觉遵守的各种安全行为和安全规范的总和,属于安全意识形态和安全精神文明的范畴。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出现了企业组织结构和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择业方式的多样化,经济利益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这势必使人们的安全道德观念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传统的安全价值观、安全义利观、安全效益观以及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内容受到挑战,商品交换的法则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东西滋长蔓延,表现在安全生产中,出现了要钱不要命、重生产轻安全、设备带病运转、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等现象。这些必然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强化以德治企、德治安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德治安全的途径和方法
1.德治安全,从内容上必须把握好整体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安全思想道德体系,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机结合的产物,既具有强烈的阶级属性,又吸收了传统美德,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革命性、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相统一的新型安全道德观。
首先,树立崇高的安全生产理想信念。要把安全生产理想信念作为“德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护生产力、保护员工健康为核心,以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企业、爱岗位为落脚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要着重解决好信仰问题、信念问题、信任问题、信心问题,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理想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搞好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的信心。
其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沉积了深厚的优秀传统美德。孔夫子早就提倡对于人民要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把以德治国作为一个理念。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并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加以发扬光大。如传统道德中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以“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则是建设和发展企业必备的精神品质,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精神力量。因此,企业在安全生产中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思想。
再次,培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安全道德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相应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和价值观念为前提条件。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安全道德观,要求企业做到竞争与协作相促进,安全与效率相协调,尊重个人安全价值与弘扬企业精神相统一,安全经济效益与安全社会效益相一致。因此,德治安全,从内容上必须把握好整体观。
2.德治安全,从关系上必须处理好互补性
江泽民同志精辟地指出: “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制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作为一个企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良好的安全道德都是规范员工安全思想和行为,维护企业正常安全生产经营秩序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统一于安全管理体系之中。
企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安全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定的约束企业员工行为和调节各种经济关系的强制性规定,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大法,它能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秩序化,有利于协调和处理企业安全管理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安全规章制度对员工实行一种外在的、硬约束方式的管理,具有严肃性、强制性、企业的全体员工必须遵守。谁违反了安全规章制度,就要按制度进行严格考核。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套严谨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管理就会是随意性的,企业就难以把安全生产搞好。安全道德建设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的安全道德是员工在长期安全生产、安全工作环境中形成的,并自觉运用的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包括安全道德观念、安全道德习惯、安全道德标准等。它不具有强制性,主要依靠员工的良知,员工的安全价值判断,传统的习惯势力的约束,是一种非正式的、内在的软约束方式。
与安全规章制度相比,企业的安全道德具有几个不同的特点:一是安全思想性。安全道德注重人的安全思想意识形态,当员工的安全思想认识与安全管理制度有偏差时,要进行引导、说服、帮助员工接受制度。员工只有具备良好的安全思想道德素质,才能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二是具有广泛性。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侧重于对员工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行为方式的约束,而安全道德范畴涉及的安全思想领域以及由此支配的行为,有一些是没有受到安全制度规定的,这部分内容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再严密的制度也还需要道德的补充和完善。三是体现先进性。安全制度是必须做到的,安全道德是提倡做到的,是对员工更高的要求。如培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风气,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健康发展。要把重要的安全道德规范,尽量纳入安全管理制度之中,纳入员工的安全守则,公约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强调加强安全思想道德建设,不能把安全道德建设说成是万能的,能够取代一切的,它具有不明确性,易解释性和非强制性等弱点。必须以安全规章制度的管理为依托和保证。因此,切不可放松企业的日常性、经常性安全管理。
3.德治安全,从方式上必须注重多样性
德治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这一点每个企业安全管理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问题,不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安全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德治安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安全道德教化,提高员工道德意识 员工良好的安全道德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进行思想灌输,使之潜移默化,深入人脑,并转化为自觉行动。要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广泛宣传安全科学理论和安全科学精神,用安全就是生产力的思想占领道德领域,增强员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以敬业、精业、勤业为己任,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忠实履行自己的岗位安全职责。
(2)坚持弘扬正气与打击歪风邪气并举,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典型示范是加强安全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在安全生产中避免事故做出贡献的人和事,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同时,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三违”现象,形成人人崇尚良好安全道德的氛围。
(3)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员工安全思想道德建设 广泛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单位活动,使创建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促进企业安全文明生产,安全文明经营,安全文明生活。要拓展创建活动领域,开展创建安全文明家庭,安全文明社区,安全文明楼栋活动。使员工在8小时以外也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安全道德情操,达到生产更加安全,生活更加健康,生存更加多采。
(4)营造企业安全文化,增强企业安全凝聚力 企业安全文化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价值观、企业安全精神、企业安全形象等,企业在德治安全的方式上要把社会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以及有利于人类高尚道德精神和安全道德思想及时加以总结归纳,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养成员工自觉的安全习惯和行为。
(5)重视企业领导的安全道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力量作出表率 安全道德素质是企业领导干部素质的基础,安全之道,道德为本。对企业领导干部在培养、考核、任免中,要认真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将干部安全道德品质、安全道德素质作为一条重要标准。企业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中必须严于律己,在带头遵章守纪的同时,时时以安全道德思想检查自己的行为,做到自重、 自省、自警、自励,以自己高尚的安全生产品德来影响和带动员工队伍。
总之,德治安全是法治安全的补充和完善。法治安全是必须的,德治安全是必要的,法制安全和德治安全相辅相成构成了一把双刃剑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我们在德治安全工作中,要从内容上把握好整体性;从关系上处理好互补性;从方法上注意到多样性,那么,德治安全就会步人正常的轨道。
下一篇:企业定量安全管理方法—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