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

2005-01-17   来源:安全文化网通讯员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角本定男结合日本多年安全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十二个关键问题,并按预防、发现和解决三个方面,综合了三十余项措施,以安全管理检查表的形式提供了解决安全问题的程序、内容和次序。


1.安全管理关键问题

十二个关键问题如下:

K1 是否发挥了管理、监督人员的责任和作用?

K2 作业方法上有无应当改善之点?

K3 操作程序的选择是否正确?

K4 人员配备和安排是否正确?

K5 对作业人员的指导教育是否充分?

K6 作业中监督和指示是否良好?

K7 提高设备可靠性和设备安全化的情况如何?

K8 改善劳动环境和场地整顿如何?

K9 是否进行了安全检查?

K10 异常时的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如何?

K11 针对过去的事故教训所采取的对策遵守情况?

K12 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的工作如何?

K1 属于责任作用问题,单独列表。K2-K12项实践项目均按预防、发现、解决(或改正)

三大方面按○内数字顺序实施(详见表6-1)。
  
  表6-1 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十二个关键表   

十二个关键问题

解决、改正


K1
管理监督者的作用

K2
作业方法的改善

K3
作业程序

K4
劳动力调配

K5
指导教育

K6
监督指示

K7
设备安全

K8
环境改善

K9
安全卫生检查

K10
异常时的措施

K11
防止事故对策

K12
调动积极性


①计划

K2

⑦确定程序

11
作业分配

13
新规程教育

15
命令、指示

18
维修

20
改善环境条件

22
开拓新工艺检查

25
确定措施标准

28
事故分析K12

31
提高“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


②评价

④选择如何改善作业

⑤作业方法分析

⑧程序的推测

⑩发现身心缺陷K6

16
发现身心缺陷

K9

K9

23
发现不安全状况

26
异常事态发现

30
确认对策实施状况

K6


③处理

⑥改善操作法

⑨程序改正

12
改派、调出

14
再次教育

17
改正不安全行动

19
改善设备

21
改善劳动条件

24
改善不安全状态

27
措施的实施

29
确定和实施补救行动

K4
K5K6


(1)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并以此计划为基础实施;
(2)确定正确的作业程序,包含异常状况时的措施标准;
(2)进行适当的劳动力调配和工种分工;
(4)以操作规程为准,对操作工重新进行技术培训;
(5)向作业人员发出适当的指令,并应事先协商;
(6)开展fail-safe(设备安全化)并经常保持完好;
(7)开展环境安全化,搞好文明生产。
从K1至K12应结合具体情况列出12个分表(从略)。

2.预防事故发生

(1)切实执行新工艺开拓及作业开始时的安全检查工作;
(2)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之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包括探测对工人有危害的不安全因素的手段。

3.事故主要致因的发现

(1)评价作业计划的实施状况;
(2)选定必须立即改善的作业或工种,并对其作业方法进行分析;
(3)作业程序的推测;
(4)进行职业或工种考选,进行健康诊断和体力测定,经常掌握工人的心身缺陷;
(5)经常进行现场的检查、巡视、测定和调查,以便发现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动,也包括异常状态的发现;
(6)根据基本伤亡事故统计和案例分析进行事故分析和预测,
(7)确认过去预防事故对策的历史状况。

4.解决和改正不安全问题

(1)根据作业计划的实施结果进行处理解决;
(2)从改善作业方法上解决;
(3)根据作业程序的推测结果进行改正;
(4)针对工人适应性检查,健康诊断及体力测定结果进行劳力调配和改派;
(5)从危险、有害的场所把工人替换下来,或代之以自动控制、远距遥控,或加强个体防护;
(6)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再教育,以矫正不安全行动;
(7)根据现场巡视、检查的结果,改正现场不安全状态,加强设备可靠性。

  最后,依据上述三个方面的项目,按十二类关键,分别将现场监督人员、基层干部的安全管理实践项目和思想工作方法与步骤,按K2至K12,列成11个单独的检查表,以便加强安全管理。例如监督者实践事项及指导事项见表6-2。
K2—K12各表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