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
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时,一般是利用安全检查表、经验和技术先查明危险因素存在方位,然后识别使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触发因素和必要条件,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预先危险性分析包括准备、审查和结果汇总三个阶段。
1. 准备阶段
对系统进行分析之前,要收集有关资料和其他类似系统以及使用类似设备、工艺物质 的系统的资料。对于所分析系统,耍弄清其功能、构造,为实现其功能所采用的工艺过程,以及选用的设备、物质、材料等。由于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初期阶段进行的,而获得的有关分析系统的资料是有限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借鉴类似系统的经验来弥补分析系统资料的不足。通常采用类似系统、类似设备的安全检查表作参照。
2. 审查阶段
通过对方案设计、主要工艺和设备的安全审查,辨识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也包括审查设计规范和采取的消除、控制危险源的措施。
通常,应按照预先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逐项进行审查,其审查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危险设备、场所、物质;
(2) 有关安全设备、物质间的交接面,如物质的相互反应,火灾爆炸的发生及传播,控制系统等;
(3) 对设备、物质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地震、洪水、高(低)温、潮湿、振动等;
(4) 运行、试验、维修、应急程序,如人失误后果的严重性,操作者的任务,设备布置及通道情况,人员防护等;
(5〉辅助设施,如物质、产品储存,试验设备,人员训练,动力供应等;
(6) 有关安全装备,如安全防护设施,冗余系统及设备,灭火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个人防护设备等。
根据审查结果,确定系统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其产生原因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根据事故原因的重要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通常把危险因素划分为 4 级:
I 级: 安全的,暂时不能发生事故,可以忽略;
II级: 临界的,有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处于临界状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III级:危险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IV级: 灾难的,会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或财产巨大损失,必须立即设法消除。
针对识别出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通过修改设计、加强安全措施来消除或予以控制,从而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
3. 结果汇总阶段
按照检查表格汇总分析结果。典型的结果汇总表包括主要事故及其产生原因、可能的后果、危险性级别,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二、应用实例
1. 硫化氢输送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
例如,将硫化氢(H2S)输送到反应装置的设计方案。
氢意外泄漏作为可能的事故。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下:
(1) 盛装硫化氢的压力容器泄漏或破裂;
(2) 化学反应中硫化氢过剩;
(3) 反应装置供料管线泄漏或破裂;
(4) 在连接硫化氢储罐和反应装置的过程中发生泄漏。
然后,分析事故后果,确定危险源以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当硫化氢发生大量泄漏时,对附近人员会造成严重伤害,根据泄漏情况将危险程度划分为III级和IV级。
为了防止泄漏事故发生,分析者向设计人员提出如下建议:
(1) 考虑用一种低毒性物质在需要时能产生硫化氢的工艺;
(2) 开发一套收集和处理过剩硫化氢的系统;
(3) 采用硫化氢泄漏报警装置;
(4) 现场仅储存最小量的硫化氢,不会输送、处理过量;
(5) 开发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储罐连接程序;
(6) 设置由硫化氢泄漏监控系统驱动的水封系统封闭储罐;
(7) 把储罐布置在远离其他道路、方便输送的地方;
(8) 在投产之前,教育、训练职工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掌握应急程序。
硫化氢输送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汇总见表2-3。
2. 高炉拆装工程预先危险性分析
在钢铁厂里需要定期进行高炉大修。鞍山钢铁公司针对高炉拆装工程进行的预先危害分析结果汇总见表2-4。其中,把危险性分为发生事故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两栏。发生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见表2-5。
表2-3 硫化氢输送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部分)
事故 |
事故原因 |
事故后果 |
危险级别 |
建议的安全措施 |
毒物泄漏 |
储罐破裂 |
大量泄漏导致人员伤亡 |
IV |
1.采用泄漏报警系统 |
2.最小储存量 | ||||
3.制定巡检规程 | ||||
毒物泄漏 |
反应过剩 |
大量泄漏导致人员伤亡 |
III |
1.过剩硫化氢收集处理系统 |
2.安全监控系统 | ||||
3.制定规程保证收集系统先于装置运行 |
表2-4 高炉拆装工程预先危害分析(部分)
施工阶段 |
危害 |
发生可能性 |
危害严重度 |
预防措施 |
拆除阶段 |
1.人员高处坠落 2.高处脱落构件击伤人员 3.爆破拆除基础伤人 |
D B C |
II II~III II |
1.设安全网,加强个体防护 2.划出危险区域并设立明显标志 3.正确布孔、合理装药、定时爆破,设爆破信号及警戒 |
土建阶段 |
1.塌方 2.脚手架火灾 |
A D |
II~III II |
1.阶段性放坡,监控裂隙 2.严禁明火 |
安装阶段 |
1.高处坠落守 2.落物伤人 3.排栅倒塌 4.排栅火灾 5.电焊把线漏电 6.乙快发生器爆炸 7.吊物坠落 |
D B B D B C B |
II II~III II~III II~III II II II |
1.设安全网,加强个体防护 2.材料妥善存放,严禁向下抛掷 3.定期检查、修理 4.注意防火 5.集中存放电焊机,焊把线架空 6.安装安全装置,定期检查,严格控制引火源 7.定期检修设备及器械 |
表2-5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级
级别
上一篇: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