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别让事故牵着鼻子走

2005-02-04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事故发生了,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发生了,我们的安全管理机器便满负荷运转起来:开会、下通知、大检查,严重的话,罚巨款、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在此时,这部机器显得异常有活力、有效率。然而,在没有事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在做些什么?我们的价值是否仅仅体现在事故发生之后?

  事故是一种结果,事故处理是对这种结果的处理。而导致事故的原因在事故处理中,却常因避重就轻、舍本求末而并未完全解决。如果导致事故的原因不排除,事故还会发生。近年来同类事故频发就是明证,事故难以避免的认识也由此产生。“事故难免论”并没有揭示事故的本质,恰恰是对事故本质的有意回避,以致使事故更加猖獗, 更让人觉得不可避免。如此这般, 恶性循环,  事故再多也会被看成是一种常态。一旦事故成了常态,我们的工作就陷入被动,被事故牵着、跟在事故的后面跑,疲于处理事故也就不足为怪。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建立长效机制的深刻意义也正在于此。但是懂归懂,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

  我们有一个常常用来“自我安慰”或“自我解脱”的思维定式:吃一堑长一智,把坏事变好事,权当交学费,变被动为主动,等等。果真如此,倒也罢了。可事情往往是吃一堑未长一智,交了学费没学到本事,正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疼。以“交学费”推卸责任,那交了学费没学到本事该负何责?况且我们不能将“好事”的希望总寄托在“坏事”身上。

  安全工作,平安无事的时候似乎不起眼, 看上去好像与生产、 效益没什么关系, 无关紧要,甚至可有可无。这就使得一些不重视日常安全工作,不作为的人反而利用事故来作秀,表面上看是在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在为自己争利益,其行动之迅速,态度之积极与事故前大相径庭。对这些人来说,真乃坏事变好事。试问,这是一种什么作为?一个真正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的人会如此“作为”吗?这种工作作风必须摈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