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灾害性事故时,扑救时间长,用于灭火、冷却、洗消的灭火剂量是相当大的。如一起大的油库火灾,往往需要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扑救,储备足够泡沫液等灭火剂是成功进行扑救、防止事故扩大蔓延的关键。因此,应建立省级特种灭火剂存储数据库,摸清全省各地区的消防部队和企业特种灭火剂存储量,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危险化学品和特种灭火剂存储量等实际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多个区域性的特种灭火剂仓储基地,保证任何一个地区如发生化学灾害性事故,均能及时从仓储基地得到足够的灭火剂的支援。
5.制定和完善各类处置预案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处置化工企业灾害性事故的组织指挥水平 化工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政府部门和单位,较大的化学事故甚至需要全社会动员,各地党委和政府必须委托有关权威机构和专家,制定化工企业灾害性事故处置预案,并进行模拟演练。 根据我国一些城市的试点经验,在化学工业比较密集的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应根据各类处置预案,成立由党委、政府领导为总指挥,公安、消防、驻军、化工、卫生、环保、民政、邮电、运输、气象、内贸、宣传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专家为成员的化学事故抢险救援总指挥部。为有力地实施统一指挥,必须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针对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处置和火灾扑救,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企业内部的安全防范和初期处置是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督、联合检查和专项治理。尤其是对那些规模大、危险性高的重点单位,要在安全设备、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应急预案、工艺处置等方面严格检查,对不合乎要求的,坚决要求整改。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对现行的消防安全设计规范和有关标准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一些工艺预防设施、紧急处置装置,经研究和实践证明是有用的,应当纳入规范和标准中,从治本入手,保证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
上一篇: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
下一篇: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