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事故是随着生产的产生而产生,随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安全管理也伴着事故的发生而不断的得到加强和深入。为了有效防止事故,减少损失和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工作者,设法利用现有工程技术,先进安全管理方法,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将事故扼杀于萌芽状态。
目前,一些专家推崇的初步危险分析(PHA)、事故分析(FTA)、故障影响分析(FMEA)等分析方法,进行风险性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猎取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提前控制事故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尤其在电力企业的发、供、配、用瞬间完成生产任务的特殊行业中,因资金、物质、人员、技术投入、安全文化水平不等时,开展上述工作,收效不大,所以,电力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技术安全规程,完善各种管理机制,力争在设备的设计规划、研究、制造、试验、使用过程中,达到规范化。但是,由于各部跨行业、跨范围、涉及机械制造、电气、化学、铸、锻造等工艺制作,协调欠力度而事倍功半。事故怪圈总是伴随于电力生产之中,尤其是地方电力企业,形势较为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安全工程技术在生产应用的力度不够,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二是安全管理层次脱节,对相关人员配备欠妥,一些企业搞形式主义,让一些老弱者,或是从一线退下来的人员放到安全管理岗位,敷衍了事;三是安全教育不普及,员工安全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形成浓郁的安全生产氛围;四是安全目标管理不是实事求是。所以,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应启动搞好安监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这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和主要手段。
一、安全工作基本方法和切入点
安全的(Safe)可以定义为:无伤害、无损失、无风险的;也可定义为:不存在导致死亡、工伤、职业病、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条件。显然,这太理想化,目前,在地方电力有限生产的条件下,欲达到定义之范围是较难做到。1987年电力部提出系统安全工程在电力生产工业的应用一文中指出:在现有的功能、时间、投资费用相互制约的条件下,使系统人员、设备方面遭受伤害和损失最小。换句话说,是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限制在障碍以下,也是安全的。这一定义符合电力安全生产的实际,是我们制定安全工作方法和安全目标的基础。目前,国内安全生产采用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工程技术三种方法,也是地方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切入点。
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应以人为核心,同时理顺财、物、事、环境等,务必理解人、物、事的完整结构:人包括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员工;物包括物质(能源、原料、材料)、设备(建构筑物)、资金等;事包括任务指标、(上级下达的任务与其他合同)、信息(数据、图纸、报表、规章制度、决策)等。它们之间存在有机联系、互相制约、相互依赖。在人、事、物这三个环节一旦失控或失调,将影响任务完成和存在事故隐患,务必利用各种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来限制、纠正员工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教育是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定义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一系列安全活动中物质和精神概括的总结。”安全技术与其他工程技术不同,安全技术是各门专业学科的边缘科学。我国各大专院校设立安全学科专业较少,人才供不应求,使企业只能从工程技术人员中抽调到安全工作岗位上来,要求安监人员不但具备专业技术,还必须具备安全管理和文化知识,全面负责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教育,提升全员安全文化素养。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行为规范化。
安全工程技术在电力生产的应用,这是使设备本质安全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安监人员依照电力生产相关法规,制定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的计划。其内容包括事故对策、上级颁发的事故通报和反事故措施,需要消除的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设备缺陷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的重大技术改进措施,以及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对策,加强防尘、防毒、防噪音综合治理、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防止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措施等。同时应详细说明改造的必要性和资金来源,上报相关部门领导审阅批准后,就形成了法规依据,经多年连续投资改造,设备逐步进入本质安全化,达到预防设备事故,控制隐患之目的。
二、安全目标的确定
安全目标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如果定得过高,当人员投入监察力度,资金不足,措施不力时,往往事与愿违,年年不达标,那么,安全目标只是一纸空文,职工失去了信念,这对安全工作是不利的。要实事求是制定企业一个时期的安全目标,务必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安全大检查:包括拉网式、抽查式、随机式、常规式等方法,其效果只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四查:查规程制度的贯彻情况、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查安全思想、查缺陷和隐患。安全检查表的方式分为上级、厂级、专业安全检查表,各单位抽调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检查表时,务必有针对性和广泛性。
安全分析:安全检查目的是全面分析,安全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由此发现某系统潜在的危险性,安全生产存在可能的薄弱环节,发现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决策失误,以便及时修正和更改。
安全评价:通过安全分析达到对系统评价,采用事故发生的概率等手段,实现定性、定量分析。评价时一般应用危险严重度、危险概率、风险等方式,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无论使用何种评价方式,仍属于定性的范畴。一个电力企业、发电厂、电力公司对系统评价时用两个及以上综合结论或数据表示其安全水平,是客观评价的一种最简捷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确定安全目标:通过上述三个层次阶段的工作,确定一个阶段或者年度安全目标,同时参考上级部门制定的年度安全目标,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对制定安全目标加以补充和修改。
三、理想的安全目标与可行性
目前,鉴于电力企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老式变电站经过技术改造进入了常规自动化,新建变电站、发电厂、电网系统等都装设了足够的远动终端装置(Remote Terminal Unit),逐步实现综合自动化,向着设备本质安全化行程迈进,这对如何合理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出了全新课题。实施和达到高层次安全工作目标时机已趋成熟;用管理现代化、人行为规范化、设备本质安全化已成为地方电力企业决策者,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安监人员较理想的奋斗目标。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安监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以最小投资来换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电力工程建设和系统管理过程中,对系统工程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系统工程在电力生产中没有得到及时应用,事故仍很难消灭在萌芽状态。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分析法、评价法、确定安全目标,同时加大安全教育普及力度,全面提升全员安全文化素养,营造职工安全文化场,使企业有一个浓郁安全生产氛围;在系统中加大安全工程技术应用,利用法规赋予的权利,加大“两措”计划投资,工作方法由原来事故管理转移到提前控制和防止事故上来,安全工作将会获取更大的绩效。坚信一个安全理念,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努力,所有事故都可以预防,任何安全隐患都是可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