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4-05-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 要〕 分析了产生习惯性违章的各种心理状态,以及影响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客观因素,提出了防范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关键词〕 习惯性违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防范对策

1 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因素

    人的行为是人内在心理的反映,违章的行为来源于违章的心理。

1.1 侥幸心理

    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过于繁琐或机械,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1.2 取巧心理

    在工作现场,一些工作人员为贪图方便、怕辛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1.3 逐利心理

    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违章操作,盲目加快操作进度。

1.4 偷懒心理

    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职,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操作中班长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该监督时也不监督,导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1.5 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部分作业人员自持技术高人一筹,逞能蛮干,造成事故。

1.6 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有些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而帮忙者往往碍于情面或有表现欲望,在不了解设备的情况下,盲目去帮忙操作,极容易造成事故。

1.7 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有些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冒险去工作。如在消除用户电路故障工作中,为了不影响一个片区的供电,在未拉开配变的跌落保险又未采用绝缘用具的情况下,冒险带电搭火作业。

1.8 自负心理

    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不是停止操作,检查自己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而是自以为是,认定是设备存在问题,强行将防误装置打开进行操作。

1.9 从众心理

    班长或技术负责人违章,或班组内有人违章没有出现问题,大家就会对违章违纪习以为常,自己也就跟着别人违章违纪。

1.10 盲从心理

    电力企业的培训制度,一般都是徒弟与师傅签定师徒合同,由于师傅带徒弟过程中,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授给徒弟,徒弟如果不加辩识,全盘接受,就成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1.11 好奇心理

    生产工作过程中,当运用一些新设备、新装备等平日难得一见的情况时,出于好奇心理,作业人员往往会自己动手实践一番,由于他们对设备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 习惯性违章的客观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或限制,也能诱发职工违章行为。

2.1 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

    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器具,人机界面设计不适应操作安全、高效、宜人等要求是引发人员违章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目前生产安全工器具的企业尚未全面实行产品安全质量认证制度,生产产品的企业对安全工器具人机界面是否适应操作需要的考虑很少,职工在使用过程中感到别扭难受,导致职工不愿意佩带或使用安全工器具。例如个别企业生产的安全帽,不具备透气功能,在炎热的气候下,职工佩带此类安全帽在野外露天作业时容易出现中暑现象。

2.2 作业环境不适

    作业环境不适宜工人操作也是引发违章违纪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工作现场的噪音、高温、高湿度、臭气等使人难以忍受,导致工人急于避开那个环境,或者作业面空间过于窄小,难以按规程作业等。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原因,一方面容易导致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就易引发职工违章违纪冒险作业等。

2.3 生产管理不善

    安全系统工程特别强调"管理"的作用。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实质上是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管理上的缺陷或不善,是潜在的事故隐患。生产管理不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生产组织不当。管理人员在组织生产,安排工作班组成员时,由于安排不当使班组成员间产生人际纠葛,致使相互间配合不好,信息不通,或工作安排时间过长等,这些都容易导致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例如某供电局就发生过一起因安排不当造成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当时变电站站长与某值班员发生了激烈的语言冲突,冲突稍平息站长就安排该值班员操作,值班员带着满腔的怒火去操作,结果走错位置。

    (2) 生产管理不当。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好人员,还应该管理好班组的安全工器具,否则,当职工使用了因质量存在问题或过期而失效的工器具,就容易造成人身伤亡。

    (3) 违章指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就容易在工作过程中违章指挥,带头违章,其影响是相当恶劣的。

3 防范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明的、可操作的安全作业规章及劳动安全纪律的实施组织体制,不仅要建立完善工人遵章守纪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管理干部遵章守纪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在实处。企业内部要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企业奖励向生产一线倾斜、向高风险工种倾斜,使责、权、利实现统一,从而激发职工热爱生产岗位,与此同时应建立完善企业风险抵押制度,通过实行严格的奖惩,把"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原则强化成工人和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为。

3.2 完善企业的教育培训制度

    教育培训制度应包括职工安全规章、纪律的内容教育、遵章守纪的意识教育及在生产中的实施培养。要求对新上岗的工人和干部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考试,达不到要求就不能上岗;已上了岗的工人和干部出现违章违纪者,按照违章管理考核办法需下岗重新学习,考核合格后才能再上岗。

3.3 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氛围

    反习惯性违章需要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氛围,企业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企业的安全第一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每名工人和干部都能自觉地用"安全第一"的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班组、车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作业现场违章违纪检查、评比、公布制度,设立违章违纪爆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在企业内部制造一种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督机制。

3.4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企业组织中班组是企业活动的基础单元,现代工业生产及管理本身就是集体配合作业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作业的内容又是与大生产系统紧密相关的,是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成败,每一道工序的成败,都将影响集体的作业安全,他的不安全行为暴露在集体面前,自然会引起集体的反对和劝阻。这种反对和劝阻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自觉性的推动力。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自发的班组监控力量,在生产中可以有组织地建立起明确的互控机制,以提高这种互控效果。

3.5 加强车间安全管理

    车间是企业生产中具有独立生产功能的系统,在车间管理工作中,工人及干部遵章守纪是车间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建议从3个方面进行考虑。

3.5.1 建立车间违章违纪信息搜集制度

    违章违纪的信息搜集主要是充分发挥车间一级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采用每天巡查和重点巡查的方法进行检查。检查次数必须有明确规定,检查结果应记录备案供分析。

3.5.2 建立违章违纪信息分析制度

    收集的违章违纪信息是动态的,每日都有变化,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也是动态的、及时的。这种分析应是各级生产及安全管理干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违章违纪信息分析主要是宏观态势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宏观态势分析在于分析违章违纪发生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和原因,为制定遵章守纪的措施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微观结构分析在于详细分解每一个班组以至每一个工种,特别是违章违纪频率较高和造成事故险兆的班组及工种发生违章违纪的原因结构,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

3.5.3 建立消除违章违纪行为的控制制度

    车间要针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一是要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二是要制定对违章违纪行为的适时控制制度,消除可能产生人员违章违纪的客观原因,保证安全生产。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人,要实现控制人的违章行为首先要控制人的违章行为的动机,人的违章行为的动机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要控制人的违章行为,就需要对影响遵章守纪的一系列主客观因素进行动态的控制和管理。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人机环境硬件系统是生产力,而安全管理是生产力的生产力,安全生产取决于管理。所以只有针对影响遵章守纪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严格进行科学的管理,企业的安全情况和效益才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作者单位:重庆市电力公司

摘自《电力安全技术》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