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一种企业人性化安全管理的参考模式

2004-07-15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世纪。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空间。同时现代管理学发展越来越要求管理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
    作为安全工作者都知道,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直接或间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行为又受到生理、心理以及劳动技能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操作规范来约束和限制人的行为,实现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以达到降低事故发生率的目的。长期以来,这种模式在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其不足是忽略了人的个性特征。从人性化原理看,这种模式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方法不可能实现本质安全,这也是目前安全事故还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对企业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1  企业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
    高新科技发展在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企业管理模式也在随之不断变化,作为安全管理也要顺应这种潮流,积极引入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关注个性差异,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情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和自我管理,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它是一种积极的、前瞻性的安全管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管理目的。企业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实施过程首先需要了解人的个性特征。
1.1人的个性差异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是一个复杂的实体,特别是其心理活动更是错综复杂。人的个性差异分类方法很多,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性别、年龄、学历、气质、性格来分类。
    性别不同在安全事故中存在差异,而且事故率也是不平衡的。事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工作经验知识的不断丰富,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但随着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生理功能(视觉、听觉、反应时间、协调能力等)日趋减退,事故率则会有所上升。
    学历层次的不同对安全事故的意义显而易见,气质也不例外。其中,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又可变的心理特征,是个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学者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明了性格与安全事故存在明显的联系,因此认为性格能够较好地体现个性差异。本文以性格作为个性差异的主要衡量指标,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不同的员工群体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目前普遍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来测查性格差异,其测查的16个个性特点为乐群性、智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忧郁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根据个性差异的测试
结果,可作为企业用人安排岗位的重要参考依据。
1.2企业岗位分类设计
    企业岗位分类是将各岗位按其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及所需资格条件分为不同类别和等级,为考核录用、评审、聘任、培训、奖惩和工资待遇等各项管理提供依据。岗位分类设置的一般原则:①专业属性原则;②自下而上的原则;③分级管理的原则;④动态管理原则。此外,岗位分类设置还要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人机合理分工,满足人机匹配最优原则。由此建议的岗位分类设置程序与步骤如图1所示,各操作步骤如下。
    (1)岗位调查。通过对全体工作人员的个性差异(包括性别比例、学历层次、性格差异等方面)调查,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人机分工设计,确定那些工作由人来完成,那些由机器来完成,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岗位分类。
    (2)岗位分析。主要是对岗位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进行分析,包括工作范围、工作复杂程度、所需能力、职权使用的范围及影响、所需资格条件等方面,为进一步的岗位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3)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岗位分类工作。岗位分类与设置不应该一成不变,有些岗位会出现,有些岗位会取消,有些岗位会合并,有些岗位档次会上升,有些岗位档次会下降。要与工作人员的个性差异紧密结合,以适应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1.3 管理方案设计
    企业管理方案设计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将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
    (1)要把人作为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安全管理设计、规章制度的制定、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如何选人、用人和育人来展开,所有其它资源的配置都应该围绕如何充分发挥人的潜力、服务于人的要求来展开。
    (2)改变传统的由上而下的控制管理模式,实行双向互动的民主管理。实现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使每位员工都是安全的执行者和管理者,能够在很大范围内参与安全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对策。
    (3)建构完备的安全激励机制、安全责任机制、安全评价考核机制来调动每个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积极地、负责任地投入到安全工作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员工的潜能。同时,增加安全投资,开发和完善安全人才培训机制,实施终身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4)建立和重塑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操作人员对安全的态度和方法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抓安全,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保证企业安全、高效、快速地发展。
    (5)企业管理者要尊重每个员工的差异,在人员安排与岗位设置时既要看到每个员工的优点,又要看到他们的弱点;要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通过这种针对不同的员工和不同的岗位采用有差异的管理模式的方法,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2 方案的实施与调整
    本文建议的企业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将安全管理的对象人根据其个性差异进行分析与分类,确定其性格类型。接着参照个性差异进行岗位分类设计,在进行岗位分类设计过程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根据上述两个步骤的结果,选择、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了解员工个性差异,实施岗位分类与管理方案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的思想进行分析、组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3 结语
本文建议的企业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强调人在安全管理中的主体地注重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安全意识与水平为目标,能够实现人事相宜、人称其职、人尽其才。
    (2)在充分考虑人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将岗位设计与管理模式设计进行有机结合,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安全管理设计,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3)将人机工程学原理运用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摆脱以往那种要求人去适应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提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处处考虑人的特点与要求,积极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本文提出的模式和实施方法对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人员招聘、任用与考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孔繁文.浅谈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中国工程咨询.2003,(3):51—52
2. 王金生.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要素.工业安全与防尘.1991,(9):33—34
3. 符文琛.事故原因中人的因素心理学分析.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0,(2):77-79
4. 孙家君.企业专业技术岗位分类设置的基本思路.华东科技管理.1991(4):39—40
5. 迟成勇.略论人本管理.现代管理科学.2003,(2):57-58
  (摘自:《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5第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