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业务合作

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发展观探讨

2004-11-18   来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热度:   收藏  

    [摘  要]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存在着民房拆迁安置、农民失地就业、环境严重污染、防洪防灾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且片面追求建设速度,片面强调降低建筑成本,不顾损坏资源环境和超过群众承受能力,而背离了社会效益、企业利益和个人权益多赢的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发展。笔者提出了城市安全发展观的内涵、重要意义及其实现途径,愿与同行共酌探讨。
    [关键词]  以人为本;城市安全发展观;理念

1  引  言
    国内外城市发展历史表明,城市是最大的物权资产,是先进生产力的集散地,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基地。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在近50年来已提高了近45%。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由1989年的不到20%提高到2000年的35.7%。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结果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民房拆迁重新安置、农民失去耕地、出现了失业、就业等突出矛盾,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着建筑空间拥挤,城市绿化地减少,城市生存环境恶化。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发展。笔者运用人因工程学原理,对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发展观的内涵、意义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2  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发展观内涵
    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发展观,就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救济权等权利始终摆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按照人因学原理,贯穿“以人为本”、“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理念,真正做到维护群众利益,以群众是否满意、是否得利、是否安康稳定为衡量标准,形成社会效益、企业利益和个人权益多赢的局面,使城市建设与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1  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质量偏低,道路建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通讯不畅,电力不足,水与燃气紧缺,环境污染严重;有些新建城市没有排水管网,有的建镇竟没有一条平坦整洁的镇内道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没体现民本思想的系统科学城市发展规划。良好的城市发展规划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械市规划的民本理念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始终贯彻维护民利、振兴城市、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基本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城市格局,创新发展空间,逐步改善城市布局、强化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使城市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健全的市场体系、完善的服务功能、文明的社会秩序。
2.2  城市建设的以人为本理念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经常发生侵犯人民权利、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严重现象,主要在于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使城市建设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城市建设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内容主要包括:
    (1)整体结构的合理化。指城市生产设施、交通设施、生活设施、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等数量和质量上的协调,结构和布局上协调,改造和发展上的协调。
    (2)经济活动的高效化。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活动是城市发展最基本的动力,必须通过高度社会化的分工与协作、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以及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以较少的投入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3)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是城市再生产和良性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负荷能力。
    (4)生态环境的优质化。生态的平衡和循环是城市环境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城市生态系统在人类生态中规模最大和结构最复杂。现代城市需要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5)信息通讯的快捷化。信息和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建立信息网络,才能提高城市的通讯和控制能力,保证城市活动的灵通、便利、高效、准确。
    (6)防灾减灾的可靠化。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如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在防水灾方面,要建立抵抗百年一遇的防洪设施,建立防洪体系。作为产业和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必须具备高效灵敏的灾害预警系统、监控机制、规避能力,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发展。
    (7)养老医疗保险化。建立养老医疗保险,解决拆迁农民和居民的后顾之忧,落实其保障权问题。
    (8)就业与再就业培训化。搞活项目经营和技术培训,解决拆迁农民和居民的就业之忧,落实其发展权问题。
2.3  城市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
    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我国不少城市虽然建设显得很美,但市政管理混乱和失控,无力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导致城市经营效率低下,发展缓慢,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城市规模化的发展需要,其主要因在于城市管理中没有真正贯穿以人为本理念,没有体现民意,实现民利。城市管理的民主理念主要包括:
    (1)充足的能源供应,包括城市外部提供的水、电、煤、燃气资源和城市内部的能源生产、转换、输送、供给等。
    (2)便捷的内外交通,包括城市通往外地、全国和外国的陆、空、水路交通设施,城市内部完善的道路桥隧场站设施以及先进的交通工具。
    (3)灵敏的邮电通信,包括电话、电报、电传、传真、函邮寄及快递等设施及传输能力。
    (4)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垃圾清运与无害化处理、公厕、路灯等公用设施;图书馆、体育场馆、影剧院、音乐厅等文件设施;医院、诊疗所等医疗保健设施;防火、防洪、防涝、抗震等防灾设施。
    (5)舒适的居民住宅。居民住宅是城市各类建设物中数量最大的一类,也是居民安居和使用时间最长的设施。
    (6)优良的生态环境,包括缄市废水、废气、废弃物、噪声等污染的有效治理工程,缄市绿地建设、河道水系整治等工程。
    (7)洁美的市容景观,包括整洁的街巷及标牌设施、优美的建筑物及适量的街头小品雕塑、绿化带、花坛构成的街区环境,绚丽而雅静的公园和街区环境,绚丽而雅静的公共卫生,等等。
    (8)优质的服务体系,包括为居民的游客生活、工作和交往服务的各类设施以及相应的服务工作。
    (9)良好的社会秩序,包括人们活动各方面的秩序,以及社会治安。
    (10)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城市的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管理,保障城市整体和谐有序地运行。
3  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发展观的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反映在以下四方面需要之中。
3.1  维持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能够协调好各部门的本位利益,处理好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利益关系,维持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确保城市发展真正体现民意,真正维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3.2  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需要
    目生人权的本质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种整体利益,由不同主体的各方面具体利益所构成,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既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又有独特的利益需要,利益分配和调节上的失误不仅会损害群众利益,而且会影响城市的快速进步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受益群体的利益增长程度,能够充分重视城市低收入阶层、农民等困难弱势群体利益,能够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协调关系,能够协调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发展关系,从而真正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生人权。
3.3  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是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等价交换,体现市场主体的真正意愿和利益需要,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公平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人民需要的财富。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存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真正体现人本思想,才能调动社会的财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4  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
    社会进步是指除经济增长外,社会各个方面,例如,反映在民众的生存环境、道德水平、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的大改变、大进步,反映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就是要在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使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现代文明与历史传统有机结合,其最终目标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造就现代文明的城市新人,同时为人民提供一种舒适而享受生活的社会活动空间,而高科技文化素质的人民的创造性劳动和新成果,又促进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  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发展观的路径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需要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和适度的建设规模,拆迁和征地都是必要的,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
4.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制度体系
    认真执行关于城市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遵照保护、落实人民群众利益、发展人民群众权利的理念和标准、废除与人民权利相冲突的法律法规,制定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城市发展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发展制度体系。
4.2  运用博弈均衡,制定人民利益为首的城市发展规划
    应用系统理论、博弈理论和契约理论,修改和完善与民利相冲突的现行城市发展规划,按照维持、发展人民群众利益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基本标准制定和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做到城市规助一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落后,真正与国际先进城市接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城市资源的最大效益。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充分体现时代气息,突出地方特色,提高文化品味,遵循现代城市建设规划,注重整体美,协调美,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4.3  优化土地市场,健全土地征用制度
    优化国有和集体土地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土地征用制度,合理确定征地拆迁规模,严格规范审批程序,完善房屋拆迁政策,规范拆迁主体行为,健全征用拆迁督查制度,解决好农民失地失业问题和违法圈地问题,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4.4  树立高效理念,建立效益最大的城市管理体
    要立足于提高效益、维护民利的思想,不断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城市管理与城市人口规模相适应、与城市建设速度相适应、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相适应,做到城市绿化、净化、美化和管理现代化。
5  结  语
    现代城市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安全发展观,城市建设与发展为了人民生产和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文明,而人民创造性劳动和殷实的生活又向城市建设及城市化进程,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树立全新的城市化理念和正确的发展思路,不仅是城市安全健康发展的科学原则;还是保证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