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生命,提高经营管理者的安全素质
安全生产的灵魂是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安全素质,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安全素质。要改变重生产、轻安全的局面,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到第一的位置上。
1.企业管理人员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对发生事故的源头和苗头不能麻痹纵容;不能漠视职工的生命安全,视生命如儿戏。
2.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很多经营管理者对安全投入等问题认识不足,甚至有人认为“死得起伤不起,预防成本高,死亡成本低”。我国有些企业到德国买机器,声明不买安全防护系统,而其他国家的人买机器会先问有没有安全防护系统,没有则不买,必须改变经营管理者的这种错误认识,任何时候都务必要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3. 安全检查与监督要认真负责,切忌流于形式、走过场。 避免安全生产在实际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发生。
转变观念,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
无论是购买安全设备预防事故,还是演习预案,都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这种投入是有产出的。它体现在:
1.事故发生率降低,损失减少,并且企业的生产计划的完成也具有连续性。从安全经济学角度看,“事故预防的投入产出比”要高于“事后惩戒的投入产出比”。
2.安全方面的投入具有明显的增值作用,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就像有车灯、气囊、安全带等设施,行车将更加平稳、速度将更加快捷一样,安全生产力的贡献率一般在2.5个百分点,高危行业如煤矿等可高达7个百分点左右。
重视安全,企业高管要从我做起
1.在企业会议上和生产计划中给安全生产以优先地位。研究表明,当工作量不断增加, 员工就容易倾向于走“捷径”,而忽视安全要求。杜邦公司在德国的一家分公司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该公司在每天早上8:45的公司例行会议上, 经理们讨论的第一件事不是生产计划, 而是安全问题。只有当检讨完事故报告、相关损失以及已采取的挽救性措施后, 经理们才转而讨论公司的产出、质量、成本等问题。
2.创造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企业高层人员应该经常参与安全活动,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在任何场合对于合乎安全规范的生产行为,都应尽力给予正面的激励,并经常与员工一起探讨安全生产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 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地位和职级。由于许多事故是由赶超企业生产目标引发,因此,如果安全监管人员的权威性不够,有时将很难阻止一线管理人员违背安全程序进行生产的危险行为,从而使安全生产监督成为空话。
4.重视新员工的安全培训。教新员工懂得安全的生产行为和规范操作的程序,提醒他们注意潜在的事故隐患, 以及应对各种事故的办法。教会员工逃生的技能,如对安全通道的识别、使用灭火器的方法、如何进行人工呼吸等。
采取必要的事故预防措施
1.合理设计,消除工作场所的事故隐患。提高工作场所安全条件是减少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企业要与安全专家共同排除工作场所存在的事故隐患。
2. 建立安全规章制度,设立生产损失控制目标。运用告示和其他宣传手段,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 建立安全激励机制。利用激励机制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提高其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将员工的奖金与安全挂钩,如企业事故损失降低,员工则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反之则要受罚。当然也要防止其走向反面,如员工为了获得奖励或害怕受到惩处而有意隐瞒欺骗。
4.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首先要有应急计划;其次要明确应急组织系统的建设,事先要有周密的组织,包括现场如何处理、人员如何疏散等;第三要有资源与技术保障,如消防用具、逃生的防毒面具等;第四是要有良好的外界通讯,以便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及时与外界沟通,组织救援。
5.关注员工健康状况。管理人员要防止那些相对易发事故的岗位的员工的任务过重和压力过重。要加强每个工作日6小时后的监督,因为此时员工因身体疲劳易发事故。要特别关心夜班员工,有研究表明夜班比白班更易发生事故。要注意工作场所通风、照明、温度等。
科学挑选员工
尽可能运用科学手段挑选合适的员工,将科学知识与工作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1.进行情感稳定性和个性测试。对交通、化工或烟花爆竹生产等行业员工进行这一类测试尤为重要。
2.测量肌肉协调性、测视力、基因排查。操作性强的工作对员工的肌肉协调性有较高的要求,而司机、木工、操作机床等要求较好的视力,而基因测试可以避免招聘某些对特定有毒化学物质过敏的员工。
3.面试安全问题。在招募员工时通过提问了解应试人员是否具备安全意识和一些基本的应对之策等。
邮编:510420 地址:广州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管学院
上一篇:运输企业的风险认知和管理
下一篇:强化监管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