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和谐社会,安全为先

2005-02-23   来源:《新安全》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当第一层次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处于第二层次的安全保障的需要就会凸显出来。于是,当中国的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大关的时候,社会学家们预言,中国的老百姓将更为重视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定和安全。
    就在公元2004年即将离我们而去时,一连串的矿难事故震动了中国社会;同样触目惊心的还有空难、车祸,以及频频发生的绑架、抢劫杀人等恶性案件。也许在表面上,经济安全不那么吸引眼球,但其对社会心理的深层次影响可能甚于看得见的灾祸。
    于是,当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摆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议程上时,社会经济的安全保障问题必然要成为头等大事。在关于和谐社会的讨论中,我们常常提到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社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和谐。而在以上所述的各种关系中,社会关系,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是最基本的关系。持续二十多年的经济增长,使中国社会正在阶层化。我们常常说的“贫富差距拉大”正在从经济的领域深入到意识的领域。如果处于上层地位的社会群体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对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置之不顾的话,社会经济的安全保障就成了一句空话,和谐社会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就以最近频频发生的矿难而言,谁能说仅仅是责任事故。矿山的“安全生产”近年来中央已经三令五申要给予重视,但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所以,我们不能光从“企业管理”上去找原因,而要从投资者和管理者对生命的基本价值判断上去找原因了。可见,社会关系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可能是影响社会安全的根本原因。
    社会团结,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受益的是整个社会。不然,由此造成的社会张力就会时时压迫我们。因此,从更深的层次来思考,要解决社会的安定和安全问题,恐怕应该从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进行调整。
    首先,“以人为本”最起码的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根本。当一个人的生命被剥夺时,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了。所以,投资者也好,管理者也好,当然也包括与此相关的政府官员,都不要一头扎在钱眼里,不把人命当回事。同时,治乱当用重典,对于草菅人命者切勿姑息。
    其次,一个社会要让老百姓拥有安全感实非易事,而要毁掉这种感觉则太容易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安全感实际上就是对社会权威力量的信任和依赖,对社会秩序的认同和信心。说到底,老百姓有没有安全感是考验我们的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再者,经济上的安全感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最让老百姓揪心。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今天,有效的社会政策能够弥补缺陷。因此,在经济上要多给老百姓“利好消息”,也要使他们实实在在获利。经济增长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老百姓终究不会认可这样的“政绩”。
    新的一年寄托着新的希望。说句大白话:老百姓最想要的就是家家平安,社会和谐。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