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安全基础 创建平安民生
2005-02-23
来源:《新安全》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历经风雨,终见彩虹。一个连续十年亏损企业、一个设备长年失修,人心浮动,隐患丛生,危机四伏的企业,经过改制后短短一年时间内,实现了扭亏为盈。通过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层面可以看出,企业的“起死回生”决非偶然。2002年,济宁煤化公司改制后成立了山东民生煤化有限公司,公司领导靠着执政为民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带领煤化职工励精图治,转变观念,对外开拓市场,重塑形象;对内整章建制,强化管理,使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重新步入了稳步发展的道路,并获得了市 “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领导是关键,组织是保证
山东民生煤化有限公司是煤焦化深加工综合性企业,现有职工二千八百余人,企业内部设立七个分厂、八个管理处室,是济宁市重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高温、高压、工艺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多、易燃易爆等诸多不利因素,肩负着向全市十万户居民输送城市煤气的重任。安全管理难度大,安全工作极为重要。
从实践中他们认识到,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是关键,健全安全组织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保证。新公司成立后,企业领导把安全生产做为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机制,重新调整了安全生产委员会,明确了董事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公司设立了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相连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作用,做到“安全担子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坚持依法整治安全,坚持目标化安全管理,坚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强化安全管理,推动制度落实,提高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创建长期的安全生产有效机制,公司安委会发动开展了全员参加的“百日安全生产劳动大赛”活动。以竞赛为主线,以“安全管理好、现场作业好、生产环境好”为中心内容,以“零”事故为管理目标,深入开展“安全合格班组”创建活动,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鼓励职工开展安全“QC”活动,运用“QDCA”(计划、执行、检查、总结)阶段性工作促进安全生产,以班组安全生产的小目标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大目标。按照ISO9000管理体系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季节性安全生产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每年冬季、夏季开展“四防”工作和“春防春检”工作。严格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考核办法。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公司制定了重大危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应急救援组织。公司建立了二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从分厂到管理处室都加强了基层安全管理力度。在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上,公司每周召开一次安全员例会,每百天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总结会等制度。在动态管理方面,制定了八种作业票证制度,各项目负责人落实责任严格把关。公司安全部门每月分别组织进行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要害岗位安全检查、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及机动车辆、压力容器、电器设备、劳动保护等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通报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制定监控措施并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分厂每周进行一次自查,同时进行自查、隐患整改情况信息反馈。
创建先进文化,促进根本转变
企业要发展,安全是保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提高职工安全法制观念和安全文化素质,坚持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创建“我要安全、我管安全”的企业安全生产氛围。公司坚持每年对职工进行48小时安全培训,每月下发安全生产简报,及时通报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强调月度安全生产重点,促进安全措施的落实。公司从强化各级干部的安全责任心入手,牢固树立“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当效益与安全发生冲突时,效益必须服从安全”的理念。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条件的不断完善,也给安全管理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公司根据国家最新标准、法规,结合实际重新修订了有关规章制度、技术规程、事故预案。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将国家新颁布的适应冶金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汇编成册,统一标准,发放到分厂、车间、岗位、组织学习。为强化基础工作,结合“基层管理年”活动,规范了安全月度分析,安全信息反馈、安全员例会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和隐患整改记录,做到了人人有规程,事事有规章,安全管理无死角。
公司还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六类事故报告制度”。坚持事故处理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凡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不得弄虚作假,否则按经济责任制规定处罚。对每一起事故都进行认真分析,填写事故报告,纳入当月考核并在厂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通过公示让职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加强,发现隐患的能力不断提高,对隐患整改的力度不断加大,对安全管理 的认识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管安全”的良好转变。
今年以来,公司在经济效益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大好形势下,加大安全生产源头投入,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实现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