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激励理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08-08-2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众所周知,安全事故的发生无非源自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那么,我们只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两个不安全因素就可以确保平安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将探索从激励理论的范畴入手,分析如何满足人的安全需求,激发人的安全热情,最终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安全生产。

  一、激励需求理论

  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通俗地说,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开发人的发挥能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的理论基础是需求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把人的需要由低向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由此可见,安全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尤其在我国当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改善的大好形势下,生理的需求已基本得到了满足,在此状况下,人民对安全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这将给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马斯洛的安全需求的内容是广泛的,在此,我们仅探讨企业中员工的安全生产需求的内容。

  既然员工安全已成为了员工迫切的需求,那么满足此安全需求将会给员工产生巨大的激励力,因为需要是员工行为动力和积极性的源泉。员工因此也会千方百计去寻求获得安全满足的途径。企业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正确引导员工的这种需求,使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的自觉行动中去。科学的管理方法有助于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满足安全需求的基础

  员工安全素质的高低既体现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员工不同的安全行为。当员工发生不安全行为时,将是事故发生的导火线。因此,企业管理者要根据员工不同的素质,强化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综合素质。

  开展员工安全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手段,它对保障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安全培训要紧紧围绕住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以及安全技能为核心,从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等方面入手,结合企业的三级教育、上岗教育、宣传教育等开展形式多样、员工乐于接受、能收到实效的培训工作。

  安全工作,人是关键,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才能够有效地去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才能健全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从本质上保证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从而真正去满足对安全的需求。对安全需求的强烈愿望,将促使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去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填补管理漏洞,自觉地去遵章守纪,以实现这一迫切的需求。

  三、采用安全正激励是实现安全需求的重要形式

  首先要制定正激励的安全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员工看到了有章可循的公平透明的奖励机制和目标,从而激发员工努力实现安全佳绩并获得奖励的动力。

  企业安全正激励一般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⒈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包括目标成就感、表扬、晋升、授权、关怀等,企业管理者在抓安全工作时,要有效利用精神激励的作用,让员工在安全工作中树立一个清晰并有挑战性的安全目标,并根据目标来自我控制和激励。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让员工获得成就感,产生安全工作满足感。通过对员工安全工作的表扬、晋升、授权、关怀等激励,使员工既体现到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也感受到了企业主人翁精神,将大大激发其工作的热情,并保持持久的工作积极性。

  精神激励是一种深入细致、复杂多变、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的激励方式,管理者要善于发挥先进职工的奋发进取精神的作用,在给予他们鼓励的同时,帮助他们从各方面消除消极影响,以使大家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⒉物质激励体现了人们追求生活的最基本需要,是人生存的本能。它主要包括工资、津贴、奖金和福利等,俗称金钱激励。在安全工作中,要善于运用金钱这一杠杆,来调节员工安全工作积极性,要注意把握好奖励的准确度,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否则,对受奖者缺乏激励力,更失去对其他员工的说服力。要体现公开原则,按章奖励,不要仅凭某个管理者的意愿。要把握奖励的最佳时机,及时的奖励能为员工带来强烈的感受。要体现渐增原则,循序渐进,逐渐强化,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在正激励的实际操作中,管理者要善于把握其方法,根据员工的不同要求,合理采用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员工最迫切的需求才是最有激励力的,切不可过份强调单一的激励方式,这样才能产生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采用负激励是安全工作的必要手段

  惩罚的目的在于向人们宣示错误行为的危害,从而使人们不再重复那种错误行为。安全工作,人们常讲,要铁面无私,严格考核,但考核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⒈惩教结合原则

  惩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有教育帮助了当事者与广大群众,正向的目的才能实现。既然教育帮助人是目的,那么,我们实施惩罚时,就须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单纯的惩罚很难完全改变被罚者不良行为和错误思想,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在惩罚时,要思想工作做到家,使被罚者心服口服。

  ⒉惩罚公正原则

  惩罚要实事求是,就事论事,要对事不对人,要有依据,不能搞弹性惩罚。惩罚要让被罚者既受惩戒,又受教育。民主公开的惩罚,不仅教育了被惩的人,更教育了广大的员工,这样就达到惩罚的目的了。

  ⒊惩罚防微杜渐原则

  安全工作预防为主,如对轻微的不安全行为未能及时制定,必将形成一种不良的安全习惯,成为习惯性违章,直至发生事故。因此,安全工作的惩罚一定要做到防微杜渐,那怕对一些很轻微的违章行为,即使是一个口头批评,也会起到警示作用。对一些安全未遂事故,大可“小题大做”,作为一个事故来分析和惩戒相关人员,教育广大员工。

  五、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形成命运共同体

  将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合二为一是企业管理最成功的手法。企业安全目标是实现“零”事故,而员工的个人安全目标是确保人身不受伤害,这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是企业其它生产经营目标中所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生产目标是员工坚决拥护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能深深体会到,每个员工都会千方百计地去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他人的安全,企业所推行的一切旨在保护员工安全的规章制度无疑将会得到员工的支持并认真履行,而且,员工都会自觉地为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而出谋献策,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安全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对员工安全工作产生了强大的激励力,推动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增强了其自身的有机性,减少了机械性与等级观念,这种作用也促成了管理新的生机。现代企业中,管理者们都在致力于一种分享民主与参与管理的氛围的培养,使企业成为员工温暖的大家庭,形成命运共同体。一个大家庭的成立,使家庭成员们在一种自由交流思想、充满人情味的组织中轻松工作,这种企业主人翁感觉油然而生,从而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主人翁责任感与精神便会永无止境地迸发出来。在大家庭下的安全管理将会是富有高效和实效的,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去保障每个家庭成员的安全,并实现大家庭的安全目标。

  六、激励应用在安全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工作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观点,无论是人或物的因素,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因此,抓安全工作,务必围绕住人这个核心来开展,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够有效地去开展和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人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效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本质安全。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人是重要的因素,而激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善于科学地运用激励理论,充分调动人的安全工作积极性,挖掘人的安全工作潜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奖励和惩罚是两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都是激励员工的有效工具,忽视任何一方都是不正确的。对有功的员工奖励必然伴随着对无功或有过员工的惩罚,企业管理者在运用奖惩手段时要做到二者相结合,不可分割。在运用奖惩激励时,应该以正激励为主,以负激励为辅,不可平等对待,主次不分。要把握合适的力度、时间和范围,要本着实事求是,秉公无私的原则,最终体现在员工受到鼓励、警示和受教育上。

  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和学科,它涉及到安全系统学、物理学、心理学、人体学、社会学等,是不断发展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安全工作也不例外。企业管理者要灵活掌握科学的理论,善于运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出现的安全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安全实践,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并不断创新。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和人的不同对象,不同的时间环境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努力消除安全危险因素,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安全目标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