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的提出
1、安全检查概述。我国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单位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方式、不同重点的安全生产检查。这些检查无疑都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也会使一批潜在的不安全危险源得到整改,有效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容置疑的。当前,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层层开展的安全生产检查,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
2、对安全检查的思考。本文作者以其多年在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工作切身体会,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安全检查过程中,对安全检查实行全程责任目标管理,发挥专家资源,科学评价分析检查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实现安全检查效益的问题,抛砖引玉,谈一些粗浅见解。
二、反思安全检查问题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地区、行业也不时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为了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减少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已习惯性地在重大事故发生以后,要求层层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这种情形下的安全生产检查,大多都会由职务较高的领导带队,组成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强,检查的内容广泛,在形式上也是轰轰烈烈。应该说通过这种形式的检查,可以较好地促进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但是,高、中级别的安全生产检查和生产经营单位定期的层级安全生产检查如何采取相一致的原则,如何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如何实现透明性和相称性原则等等,在安全生产检查的方向和定位方面还有一些急待完善的问题或创新的工作。
一是安全检查重复多。每年,但凡到五一、十一黄金周,元旦、春节,夏季、冬季、雷雨、台风季节或是在发生了特大安全事故之后,各级政府、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就要组织安全检查组进行检查或要求层层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多年来,一些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已习惯了接待上级安全检查态度认真,汇报写得有头有序,对检查组提出来的问题,虚心接受,表态坚决,但检查组一走,一些单位依然我行我素,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照样发生,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作用。一些高规格的安全检查目的是要推动整体安全生产工作,但实际效果是仅推动了一部分被检查点上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安全检查不够深入。时下,各级别的安全检查频繁,有一些上级安全检查在对地方或下属单位实施检查时,听从被查地区和单位安排受检单位,迎合了一些地方和企业不愿暴露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问题的心理,有的安全生产运行较好的地区和企业成了应付各级安全检查的专业户,有的基层单位往往在短时间里相继被国家、省、市、县政府、各级行业安全部门检查,而一些安全生产问题较多的地区和单位成为了安全生产检查的死角或盲点。
三是安全工作趋向形式。近几年,随着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造成安全事故责任者的责任追究,各级政府、行业监管和一些企业单位对上一级的安全生产文件几乎是收到就转,因此,越到基层安全文件就越来越多,有的基层生产单位一年收到的要求开展安全检查的文件,少则十来个,多则几十个。而且,每次安全检查都要求领导参加,并且要有书面汇报和自查总结。当前,有的上级安全生产工作文件不仅工作内容无针对性,而且要求年年雷同,重视一般号召要求,轻视安全措施落实,针对安全生产实际,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的政策性指导文件较少,在一些地方或单位的安全生产趋势形式主义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是安全检查重形式,轻整改。近几年,各级安全生产检查的频率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在一轮又一轮的安全检查时,重视检查的形式,轻视检查的过程,忽视检查问题整改的问题越显突出。一些上级在安全检查前,未能结合被查地区或单位在安全意识和安全保证体系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断变化的安全生产实际,提出该次安全生产检查的要求及处置标准,在安全检查过程中的随机性、任意性、个性化操作,助长了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偏重接待高规格的安全检查,忽视举一反三的不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长此以久,逐渐削弱了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安全检查的影响和威慑力。
五是安全检查组责任目标不明确。现行的安全检查组织形式,从带队的领导和参加人员,多是从各个方面抽调集中在一起的,带队的领导往往是职务高,却对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了解少,其他人员虽然大都具备某种安全专业知识,但由于安全检查工作结束后检查组就解散,仍回到原单位各干各的事。因此,有的参与者面对热情的接待,就将原则性的安全问题,降为一般性的安全技术问题来谈。有一些安全检查组,对受检单位存在思想重视方面高谈阔论,而对安全意识、安全体系运行障碍和安全投入不足等问题却泛泛而谈,严肃批评少;发现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现象从个人原因说得多,从安全管理教育效果上说得少;对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存在明显缺陷和处置不力的问题,则轻描淡写说得多,从程序控制上说得少;对存在的不安全危险源治理不力等问题,从客观上说得多,从责任追查上说得少,因而影响有限,警示力不强,所以有的安全检查组离开时间不长,被查的单位就又发生事故了。
三、安全检查的推进
1、政府组织的安全检查。政府组织的安全检查,具体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是对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关心,通过适度的新闻媒体宣传,不但能促进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也能提高主管行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政府组织的安全检查一般分为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随机检查是为了了解促进某个法规、某项安全生产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定期检查一般是在下级或企业进行层层安全检查之后进行,政府组织的安全检查,一般不宜搞突击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查思想认识,查安全职责履行,查管理制度执行,查安全投入, 查安全措施落实,另外通过对作业面随机抽查,了解操作人员对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待安全的态度情况。 这种检查既有综合性,调查性,权威性和针对性,又能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政府组织的安全检查也可以针对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必要时也可以先以文件、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体提前发布检查信息和公布检查重点,促使受检的行业和企业先行开展安全自查,推动生产单位安全活动的开展,再经过政府组织的安全检查,进一步对危险源加强控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深化、巩固、提高的效果。
2、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主要是指从中央部、委到各地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这类安全检查能结合行业的特点,针对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多发性事故专项整治检查以及安全强制性规范的执行情况、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变化等情况的有重点、有目标的安全检查。
行业安全检查的形式、重点、内容等都应有明显的针对性,也应具有调研性,同时也可具有评比性,通过安全检查能及时发现地区、企业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从而及时调整全行业安全生产目标,完善安全技术法规标准,推进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计划,改善安全生产外部环境,指导全行业安全生产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安全检查。企业开展的安全检查要由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受其委托的主管负责人组织实施,企业生产、安全、质量、技术、卫生等有关部门参加。
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要紧贴其生产特点和安全生产实际,围绕一个时期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针对多发性事故的特点,以安全生产薄弱环节为重点,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促使预期安全目标的实现。也可结合季节特点,企业地区分布状况,开展专项检查。总之,要通过实施安全检查,对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做到有效控制。
企业参与安全检查的部门和人员,要相对稳定,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安全检查实施之前,要先对检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工作交底,使其领会安全检查的具体任务、掌握检查重点、方法、标准,熟练检查工具仪器,了解生产工艺特点,分析气候和环境条件,对使用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生产作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的状况以及生产场所上一次安全检查整改情况以及危险源的跟踪处置等进行了解。
4、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在专职安全员的指导下,由项目主管生产、技术和专业的工长、劳务队负责人参加。建筑工地组织的安全检查是保证安全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参与检查的人员工作活动在施工现场,所以发现不安全行为的次数就多,从而纠正的机会也多。它能对不断变化的生产过程、环境状态随时随地进行检查。每个管理者个人的安全检查,不能代替定期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认真实施能随时针对生产特点、作业安全问题,检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应用状态、安全事故的发生规律等,实施及时控制。
建筑工地安全检查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安全检查,也是最易成为形式的检查。原因是参与检查的人员对生产情况和环境熟悉,对事故危险源状态了解,往往会从本职岗位的角度,认知、处置、评价安全生产问题,容易产生侥幸或麻痹思想,更会重生产,轻安全,在不经意间放过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从而留下不安全隐患。
5、作业班组安全检查。班组安全检查是在班组长的领导下,在兼职安全员的指导下,由有关作业人员参与完成的安全检查。班组安全检查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组织措施,认真实施班组安全检查的程序和要求,通过安全检查对危险源及时进行整改,及时纠正违章作业,抵制违章指挥,对危险性大的作业环境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消除事故。
班组安全检查人员主要来自生产一线,其由于熟悉作业操作环境,故容易疏忽大意,这类安全检查也最易流于形式。因此,项目管理者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适时参与班组安全检查。班组安全检查,只要坚持既定的检查程序,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6、随机性的安全检查。随机性的安全检查,亦即不打招呼的安全检查。检查组可以直接深入被检查对象的生产作业第一线,通过被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日常运行质量状况、生产过程中强制性安全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生产过程作业人员遵章守纪情况、安全生产的投入和措施执行情况、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及整改效果,来了解其安全生产的真实状况。
随机性的安全检查具有出其不意的特点,有一定的威慑力,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处理要果断,责任要落实,整改措施要有针对性、时限性。一般所掌握的情况真实,收效往往较好。
四、安全检查的创新。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深度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应该说,当前安全生产正处于多发的不稳定时期,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适时开展安全检查是十分必要和具有明显效果的,也符合我国当今安全生产实际。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责任追究,于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安全检查的态度和做法也有了转变和提高,这就要求安全减产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检查方式,开展对安全检查组自身工作的评价,提高安全检查效能,才能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1、明确安全检查的目的。安全检查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通过安全检查有效地促进被检查单位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使安全生产处于有效的受控状态。
2、确定科学的安全检查频率。过多地开展安全检查,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降低安全检查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受检单位产生厌烦情绪,也会助长形式主义。因此,建立科学的安全检查频率十分必要。一般来讲国家、省级政府综合安全检查每两年一次为宜;部、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安全检查(或抽查)每年一次;市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的安全检查每年根据当地实际以2次为宜;企业的安全检查次数应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作业分布状况、层级管理架构设置、生产环境危险等级等条件,科学地确定安全检查次数。
3、安全检查组的级别。国务院组织的安全检查应视为最高级别的检查;国家部、委、局行业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的检查一般视为高级别的检查;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市级人民政府组织的检查视为中级别检查;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检查视为一般级别检查;企业的安全检查级别可分为公司(集团)、分公司(区域公司)、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班组级检查。
4、安全检查组组成人员。哪一级组织的安全检查,就应有同级别行政领导带队。高级别安全检查组成员应具备在行业或辖区中有影响、有权威的安全专家参与,中级别以上的安全检查组应有熟知安全法规、技术标准,有安全管理经验和安全技术知识的人员参与。一般级别的安全检查组应有熟悉被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善于解决专业安全问题的人员参加。在企业的安全检查中,要有善于发现事故隐患源、能消除潜在危险的安全管理、机械设备、劳动卫生等专业人员参加。各级别的安全检查组成员专业分布要合理,个人要具备在各种条件和工作状态下发现事故隐患,辨别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能力。总之。没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是不能胜任检查工作的。
5、各级别安全检查组的工作。省级以上的安全检查应该以调查研究和检查下一级对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落实为主。中级以上级别的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要既能发现被查单位深层次的安全生产问题,又要能指导基层安全工作,同时还要能提出对安全生产的建议意见。一般级别的检查组应结合生产活动特点,重点检查生产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和危险源。企业的安全检查应重点检查层级对落实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贯彻执行情况、企业安全目标和危险源的监控、员工安全教育等情况,并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6、安全检查重点设定。各级级别安全检查组在每次检查前,都应根据安全生产运行态势和多发性事故发生规律,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情况,设定安全生产的检查重点。确定的重点要根据现时期安全生产突出的问题、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发生事故的原因、气候、气象变化的影响等,从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行为、安全标准规范的执行等方面确定当次安全检查的重点。为了提高安全检查效率,科学采用差别化检查的方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人力资源,集中对少数单位实施安全纵深检查,通过解剖麻雀,解决较普遍或是具有典型性的安全生产问题。
7、安全检查技巧。安全检查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听、查、看、问四个步骤。“听”是指要仔细听取受检单位的情况汇报。通过受检单位的安全汇报,全面分析了解安全生产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适当调整检查重点和期限,有的放矢地发现检查目标。“查”是通过检查管理资料,对安全保证体系、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教育培训等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过程还原,再从所收集记录的资料文件、会议记录等方面来查找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 ;“看”是深入到生产作业现场,从操作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查找作业者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方面的问题。从对大型机械、设施的运行、技术性能检查,查找设备管理、设施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从作业环境方面查找管理对策和组织协调方面的问题。从易发事故中查找安全教育、安全素质方面的问题;“问”是通过讯问管理者或作业者,了解安全法规、标准规范的贯彻落实情况,了解被查单位管理制度、安全保证体系、安全责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再到生产作业过程中,随机提问操作人员对安全技能掌握的情况,了解机械设备、环境保护、劳动组织等方面的工作。
8、安全检查处置。
(1)、安全检查反馈。对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安全检查结束后,就要在最快的时间在对问题的分析归类,不但要从现场存在的危险源类别和作业者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表现上,还要结合从被查单位的安全体系运行、制度制定、组织架构、专业人员配备、安全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上分析被查单位的安全生产形势,以做出检查结论,从而使被查单位从安全意识、监管方式、工作效果等方面引起重视,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不安全危险源的处置。当次安全生产检查结束后,应将有可能造成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及时告知被查单位。由政府或行业组织的安全检查,还要按照安全生产分工职能,将危险源的状态通知到当地政府或行业管理机关,并落实其跟踪整改的责任。对发现的危险源隐患,要分类、分级别建立登记,分等级实施监控管理,督促并跟踪危险源的整改情况。必要时要向安全检查组报告问题的整改处置情况。
(3)、检查处理。每完成一次安全检查,就要进行一次总结,要进行排队归类,对安全检查达标和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要根据规定进行表扬或批评。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还应在有关新闻媒体、互联网上公布安全检查情况,纳入企业和个人执业资格的安全生产诚信考核,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警告、停业整改、经济处罚、甚至起诉等处罚。
五、安全检查评价
开展安全检查评价是检验安全检查组织的组织者,提升安全检查效率,优化安全检查构架,落实安全检查职责,发挥参与检查的专家资源的效能,提高安全检查投入的效益,开展安全检查目标管理,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优化安全检查循环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安全检查体制、机制的创新。但是,对安全检查评价工作目前还未引起各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成熟的借鉴经验也不多,在此提出以下设定方向。
1、安全检查评价体系建立原则。安全检查评价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建立科学的安全检查评价体系,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对安全检查全过程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整合安全监管的资源,发挥安全检查投入的效益,实现安全检查的预期目标。
2、安全检查评价的目的。通过对单次安全检查评价,系统分析和科学总结安全检查的初期目标、计划安排、方式方法、检查标准、取得的效果,同时循环优化安全检查模式,创新安全检查机制,提高安全检查效率,科学分析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发挥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资源的效益。
3、安全检查评价的分类。 安全检查评价一般可分为:安全检查前期评价;安全检查过程评价;安全检查总结评价。也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检查重点、检查方式、检查目标采用其它分等级的评价。
4、安全检查评价的分级。要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通过定量或定性分析法,对安全检查的前期、过程和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定性评价可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定量评价可划分为80分及上为合格,79~60为基本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5、安全检查评价的内容:安全生产检查评价的主要内容:
(1)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否达到;(2)安全检查完毕,评价做出检查的必要性、紧迫性是否定位正确;(3)检查设定的各项程序是否进行完毕;(4)检查设定的时间是否达到;(5)安全检查分组组合是否合理?参与检查的专业人员是否坚持到底;(6)对被查单位安全生产的促进,对被检查对象的督促及影响程度是否到位;(7)检查是否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纠正了不安全的程序、设计文件和执行效果;(8)是否促进了建立长效安全机制,增进了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对执行安全规范标准的责任和信心;(9)对发现的危险源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处置措施;(10)对查处的有关违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是否提出了依法处理决定的建议;(11)是否做出了改进下次安全检查的方向和建议。
6、安全检查的前期评价。在安全检查未实施之前,由组织机关根据当次安全检查制定的目标,要达到目的,协作单位的配合、新闻媒体参与等评价当次安全检查的影响与推动力;根据受检地区或单位的分布、分组及交通情况、检查的方式、参与检查专家等状况评价检查的进程和速度;参照安全检查标准要求、预计时间、投入设备、处置对策等进行安全检查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完善,侯达到预期的合格或基本合格的目标后,方再可实施下个检查程序。
7、安全检查过程评价。具体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检查组织机关评价:按照安全检查安排,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检查情况的变化,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检查小组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指导和调整检查工作,各检查组的工作是否在正常进行,将影响评价的结果;二是由各安全检查分组评价。在检查实施中,检查组负责人根据各检查专家的情况反馈或对被查单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检查方向、检查时间、检查重点。各检查分组要及时向检查组组织机关报告检查运行情况。如以上两个方面都处于正常进行状态,过程评价可为合格或基本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8、安全检查的总结评价。对被查单位的检查工作结束后,由检查组组织机关在听取各分检查组有关检查实施、重大危险源的处置、对重大问题及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处理意见、对下次安全检查的建议等工作后,根据当次检查的目标,对安全检查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再参照各检查小组对其前期、过程评价时的定量或定性结果,做出分组安全检查结论评价,最后依据安全检查设定的总体标准,对当次安全检查做出安全检查总结评价。
六、结束语
安全生产检查是我国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一项基本的管理制度。每年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投入众多的人力资源、聚集数量可观的财力,来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思考建立科学的安全检查方式,是推进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安全生产运行长效的机制,探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希望通过本文对安全检查组织开展工作的评价,给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工作者今后组织安全检查时提供一个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安全生产检查由传统型、经验型向科学化管理的方向转变,是安全检查工作真正实现所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概述
下一篇:安全培训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