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头岁尾,不少地方和单位开展安全工作大检查,吸取教训,排查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这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客观地说,有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突发性。但是,只要始终把安全防范工作放在心上,绝大多数事故是应当和可以避免的。然而,现实的状况是,一些重大火灾、车祸、爆炸、中毒、矿难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发生,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亡羊”过后,究竟如何才能把牢“补牢”?
“补牢”,首先得补对地方。羊从哪里逃出去的,就要下功夫把那个地方封住堵死。找不准这个“出口”,补不实这个“漏洞”,在其他地方使劲再大、用力再猛,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比如有的单位发生问题后,不是从思想深处、工作制度上查找原因,而是“反思”事情是怎么被“捅”出去的,为什么没能隐瞒下来。像这样“补牢”,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当然,有形栏圈上的缺口一看便知,找准工作中的漏洞则比较难。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显得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之重要。
“补牢”,务必用真材实料。有的单位“亡羊”过后,也能抓住要害、找准根源。但在“补牢”时敷衍应付、草草了事,没有把功夫用到家。“补牢”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亡羊”,决不是为了作秀给人看,因此尤其要真抓实干,不能走过场。对待工作中的漏洞,只有像用钢筋水泥堵管涌那样,才能真正封住堵牢。如果仅用稻草、树枝之类,满足于把漏洞暂时遮掩起来,那样也许骗得了一时,骗不了长久,“亡羊”之事免不了继续发生。
“补牢”,还要善于举一反三。既然已经出现了“亡羊”的洞口,那么很可能还会有暂时尚未“亡羊”却很快可能“亡羊”的隐患。有科学研究表明,一起重大飞行安全事故的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一个征兆背后又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又有1000个事故隐患。几乎所有的灾难,都是一个个漏洞得不到及时弥补结出的恶果。“船到江心补漏迟”。如果我们只注意补好已经发现的“明洞”、“大洞”,满足于表面之功,而不去检查那些“暗道”、“小洞”、征兆、苗头、隐患,防患于未然,那么很难避免再次“亡羊”。
“补牢”不必“亡羊”后。再坚实的羊圈,经过风吹雨打,都会有所松动和损坏。暂时没“亡羊”,不等于将来不“亡羊”。因此必须切实建立经常性查“牢”、“补牢”的安全机制,无论工作基础多么扎实,无论安全形势多么乐观,都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定期做好“补牢”的工作,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有隐患、有漏洞是正常现象,怕的是麻木不仁、见怪不怪。许多事实说明,盲目乐观、高枕无忧,是最大的事故苗头,是最可怕的安全隐患。
俗语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天有无情灾,人有回天力”。能不能把“牢”补牢,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说到底靠的是人,靠的是人的事业心责任心。只要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到实地、察实情、用实招,就一定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安全隐患,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10日 第四版)
上一篇:安全检查“四忌”
下一篇:安全监管常用专用术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