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班组长如何搞好班组安全建设

2011-04-0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班组和班组长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企业要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任务,要不断发展壮大,都必须靠第一线的班组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也要靠班组的活动去落实,从这种意义上说,班组就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另一方面,如果班组安全管理基础差,未能按规定开展安全管理活动,则易发生安全事故。据资料统计,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的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班组成员违章作业或没有及时发现设备缺陷等事故隐患造成的。因此,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心所在,只有搞好班组的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班组长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兵头将尾,是安全管理的最基层指挥官和执行者,班组长的安全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的安全工作状态,因此,抓好班组长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班组长 的安全教育,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素质,是确保班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班组长如何提高只身安全管理水平

  班组长需要有一定文化知识,技术基础、操作本领,懂安全,会安全的人员担任,也就是要具有较强安全生产意识和高度责任感,并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应变能力,善于管理的职工担任,而不是由不懂安全,违章指挥,冒险蛮干的人员担任。班组长的只身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就能够很好提升班组的安全管理,就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那如何才能提高班组长只身安全管理水平?

  现代企业对班组长的安全素质要求达到“三到位”,即“意识到位”、“能力到位”、“责任到位”。

  “意识到位”:班组长要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真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安排和布置关系到每一位职工的利益,甚至生命安危。

  “能力到位”:班组长必须具备必要的安全理论知识,应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熟悉掌握本班组、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能解决影响班组安全生产的难题,即知识到位;能针对不安全因素,适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以及必要的组织协调安全工作的能力。

  “责任到位”:班组长应增强责任心,积极履行班组安全责任人职责,要掌握本班组的安全生产目标,把班组成员的安危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班组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得力,落实到位。

  这三个到位对我们班组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班组长必须不断提高安全素质。

  一要严于律己。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正确认识自己所处岗位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履行职责。凡是要求班组成员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班组成员不能做到的自己首先不做,不记个人得失的“吃亏”事、默默无闻的“奉献”事、廉洁自律的“高尚”事,要抢先做,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严格要求和教育班组员工。对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不安全行为要敢于批评和处理,不回避矛盾,不照顾关系,不变通处理,以严立威。

  二要有真才识学。才能是决定威信的重要因素,一个能力平平的人,是很难树立自己的威信的。作为班组的带头人,自己首先要认真对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进行学习和掌握;其次要对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三要熟练掌握本岗位生产应急预案,做到遇事不慌、处变不惊、应对自如;第四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洞察力,能及时快速处理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第五要有“本能恐慌”意识,把学习和实践当成一项任务、一种责任。

  三要善于待人。在班组安全管理中,要善于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对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得好的要进行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违章违纪行为要及时批评指正,对存在隐患的要进行客观分析,做到举一反三。对违章行为的考核要严格,要像“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一样,坚决抵制和纠正,行得正走得直,一视同仁,不搞亲疏。要有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做到“手握金刚钻、不怕瓷器活”,以自己过硬的技能解决问题。

  三、班组长如何做好班组安全教育工作

  ㈠、清醒认识班组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1、班组安全教育是以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性意义。

  2、班组安全教育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对策,对预防事故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

  3、班组安全教育通过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式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4、由于班组安全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需要从长计议、持之以恒,急功近利是达不到目的的。

  ㈡、班组安全素质教育的方法

  1、讲授法。这是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安全知识教育,使人员掌握基本安全常识和知识,进行专业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对日常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再进行学习,对于潜藏的、凭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其危险性的不安全因素的操作进行分析。通过安全知识教育,使操作者了解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等。

  2、读书学习法。班组长根据本岗位实际,采用黑板报等形式,对岗位作业的危险性程度进行分析、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组织岗位班组员工进行系统学习,掌握该岗位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和基础知识。

  3、复习巩固法。安全知识一方面随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发展而改变,另一方面,安全知识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是偶然的,这就使得已掌握的安全知识随时间的推移而退化。所以,安全知识也要不断更新。“警钟长鸣”是安全领域的基本策略,“温故而知新”是复习和巩固的理论基础。故而,班组长要组织班组成员天天学、反复学、做到老生常谈。

  4、研讨学习法。班组长要利用空闲时间组织班组成员一起进行研讨学习,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达到深入消化,理解和增长知识的目的。

  ㈢、增强员工实际安全工作水平和技能

  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尽管操作者已经充分掌握了安全知识,但是,如果不把这些知识付诸实际,仅仅停留在“知”的阶段,则不能收到实际效果。安全技能是只有通过受教育者亲生实践才能掌握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不断地摸索才能熟能生巧,才能逐渐掌握安全技能。这要从增强员工的执行力开始做起。

  1、培养班组员工的执行意识

  空谈误事、实干兴企。每一位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创造性地完成本岗位赋予的职责。班组长教育员工不仅要通过执行制度来完善制度,还要善于常反思自己,问问自己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自觉培养执行的意识,实现有“外界施压、被动接受”向“自我家压、自我管理”转变。

  2、提高班组员工的执行技能

  一方面要“因岗施教”,不同岗位的员工所需的执行技能是不同的,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从事同一类工作的员工其执行力存在差异的;另一方面,培养班组员工的执行技能要着眼长远,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在提高不同岗位的关键技能方面有新的突破。

  3、提升班组员工的执行意愿

  这要从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开始。通过把“人本”理念渗透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从精神、物质和利益等反面的维护入手,建立健全有竟争力的员工新酬分配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增强员工实际安全工作水平和技能可采取下面几个方法:

  ⑴  搞好危害识别和危险预知活动

  发动班组员工对岗位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状况进行分析判定,进行危险作业分析,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状况进行超前判定和预防,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行为和危险状况。

  ⑵  “仿真”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通过对预先编制好的各岗位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的应急实施方案的学习,定期组织班组员工进行仿真演练,达到快速反应、高效应对的水平,做到遇事不乱、胸有成竹、泰然处之。

  ⑶  “三点”控制训练

  即教育班组员工对岗位上的事故易发点、危险点、关键点“三点”进行整体有效的重点控制,实行有目标、责任明确的分级负责制。对“三点”部位要重点组织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掌握控制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处理问题的技能。

  ㈣、强化安全意识

  强化安全意识,也就是进行安全态度教育。这是班组安全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经过前2个方面的安全教育,班组操作人员掌握了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但是在生产操作中是否能够落实,则完全由个人的思想意识所支配。安全态度教育的目的,就是使班组操作者尽可能自觉地运用安全技能,搞好安全生产。使班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有生产就有安全问题,作为一名生产一线员工应掌握和熟悉生产安全知识外,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被动的“要我安全”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进一步达到“我懂安全”、“我会安全”、“我管安全”的自觉意识水平。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事无巨细,不因位卑、不因事小不为。

  那么,如何搞好安全意识(态度)教育呢?

  ⑴  利用活生生的事故案例进行教育

  通过对本单位或外单位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后果,对认识事故发生规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大有裨益。用活生生的案例、血淋淋的教训教育人。特别是对本岗位(班组)发生的事故要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这样对增强班组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⑵  经常性的口头教育

  班组长可以在班前、班后会时讲,也可以班中随时随地讲。主要对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提醒、对违章违纪行为进行批评指正,可以以“三不伤害”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提高安全意识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和任务,要天天讲、时时讲,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警钟长鸣。

  ⑶  季节变换的安全教育

  班组长要组合不同季节的安全生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超前思想教育。季节变换会给生产带来很多事故隐患,如夏季天气闷热、人易疲劳、情绪不稳、心神不定,主要是做好防暑降温、防超温超压等工作。冬季天寒地冻、气候干燥,主要是做好防火、防冻、防凝、防滑等工作。

  ⑷  节日前后的安全教育

  现在每年有3个7天的长假。节前,员工的思想可能较为紧张,情绪有所波动,想利用节日期间好好放松一下。节后,员工轻松愉快的心情尚未平静,上班后还沉浸在兴奋和喜悦之中。班组长要在节前进行预防性的思想教育,在节后进行收心思想教育,一心一意搞好安全生产。

  ⑸  检修前后的安全教育

  岗位进行大、小检修是不可避免的。检修时,任务重、人员多而杂、交叉作业多,这时进行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主要以安全用火、安全监护、进行受限空间、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的穿戴等为重点进行教育。检修后,由于可能涉及到技术改造项目,因此要进行新工艺、新流程的学习教育。

  四、班组长如何做好生产现场安全管理

  企业生产现场是指从事产品制造、装配、试验和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即操作者通过使用工具,作用于生产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任务的场所。生产现场也是事故隐患产生的场所。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现场的人(操作者)、机(机械设备)、物(物料)、法(操作法)、环(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控制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保证现场按预定的目标实现安全生产。

  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认真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为了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人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且总结出了许多管理经验,如日本的5S管理法及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的7SME现场管理法等,这些管理方法注重生产现场的规范性,在新建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作为历史比较久远的国有企业,天津长芦海晶集团公司也一直把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摆在首位,他们从实际出发,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情况、比较系统的现场安全管理方法,概括为“一岗,二法,三防护,四文明”管理方法,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㈠、“一岗”

  即岗位责任制,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1.岗位职责

  生产岗位上的原材料、机器设备、防护装置、工具用品、环保设施、技术操作、安全检查、卫生整理、设备维护等管理责任一一落实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2.交接班制

  生产进度、设备工具、原材料、安全状况、卫生清扫、领导交办事项等都要对口交接,各种记录、账卡齐全,记录完整,准确,清楚。交接班必须正规、严肃、认真,做到嘴说到、耳听到、眼看到,交接双方确认后签字。

  3.岗位检查制

  建立安全自检、互检和专检制度,严格执行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岗位自检由操作人员负责,班组安全控制点由班组长和安全员负责,车间安全控制点由车间安全员和车间领导负责。检查项目、标准、时间、路线、记录、签字都要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对重大事故隐患要详细记录及时报告。特别是对安全控制点即危险源,依其危险程度,要分层次按专业进行有效管理。

  4.复检制

  即对重要和危险的操作,如配料、称重、投料、重要阀门启闭、特种作业的操作要点等,都应由班组安全员进行复验,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人的失误。

  5.岗位制度系统化

  一般包括岗位“安全通则”、“生产区域禁止行为”、“防护用品穿戴与使用规定”、“急救药品、器材的配备规定”、“安全防护装置管理”、“环境卫生标准”等内容。

  6.原始记录规范化

  原始记录包括操作技术记录、交接班记录、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及有关账卡的登记。原始记录是生产写实和事故写实,所以要求所有原始记录,都应当用规范的格式和标准化的用语及时、清楚、准确地填写。

  ㈡、“二法”

  “二法”是指岗位安全操作法(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法。这两法是企业管理者要求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养护机械设备、规范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法规。制定“二法”时,要把安全操作和工艺技术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目的在于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为此,应当抓好以下2项工作:

  1.认真做好“二法”的学习和培训

  每个人都要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范和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方法,特别是危险作业岗位,要严格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发给操作证,方可上岗。经常性地进行岗位操作和安全技术练兵活动,提高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的能力。

  2.积极开展岗位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并大力推广

  开展群众性的岗位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预防事故的有效方法。有了合理的标准程序和规范化操作,并反复进行训练和学习,就可以消除习惯性违章现象,消除工艺规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进一步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㈢、“三防护”

  “三防护”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我防护、设备防护和环境防护

  1.自我防护

  在工艺设备的本质安全性较差的情况下,强调操作者加强自我防护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自我防护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合理配备并按规定使用好防护用品用具,做好自我保护。

  2.设备防护

  机械设备是生产现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完成生产计划的主要工具,也是引发工伤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引发事故的形态论,大致分为机械能、化学能、电能、热能和放射能5类。为此,应从这5个方面采取防护措施。

  ⑴  机械能伤害防护

  引起机械伤害的原因有很多种,为预防机械伤害常采取的措施有:安装防护栏和安全罩,使操作者和运动危险部件隔离;采用双手操作按钮或联锁按钮、拨手装置、自动送料装置、急停按钮;安装危险预先自动报警装置或实施远距离操纵和自动控制等。

  ⑵  化学能伤害防护

  化学能伤害一般分为急性伤害和慢性伤害,采取的防护措施是:用低危害或无危害原料代替高危害原料;采用防毒防尘、防灼烫装置或用具;消除和控制易燃易爆物料燃烧爆炸条件;控制危险物质的使用量或存放量;采用远距离操纵或自动控制等。

  ⑶  电能伤害防护措施

  触电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生产现场采用的防触电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人与电隔离,如设防护罩,有联锁装置的防护栏,主电路外设安全电路微波遥控等;二是控制通过人体的电流在安全值以下,如提高接触电阻,降低电路电压,绝缘,远距离操纵,保护接地(零),保护切断等;三是采取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结构的电气设备,如耐压防爆结构、内压防爆结构、油浸防爆结构、特殊安全防爆结构等。

  ⑷  热能伤害防护

  热能引发伤害事故有3种,一是直接热能伤害;二是以可燃物作媒介扩展伤害;三是热能以高压过热蒸汽之形态转变为机械伤害。可以用隔热屏障、加强危险品和火源管理、增设防火防爆和消防设施的方法,防止人与热熔物或热反应喷出物接触及热能扩展伤害。对第三种伤害可以采取增设安全阀或设计自动控制等方法,并且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⑸  放射能伤害防护

  放射源、射线会给人带来伤害,一般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替代、屏蔽、隔离、控制接触时间、通风和个体防护等。

  3.环境防护

  为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做好生产现场的环境防护,一般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作业现场中的各种沟、池、孔、槽等,应配置安全盖、护栏和网,梯台、坡面、踏板应有防滑措施;生产技术装备、原料、半成品、成品、废品等,摆放应井然有序,布置合理,划出禁行区、物料存放区、人行通道,并设置安全标志;温度、湿度应适宜;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照明;控制作业现场的噪声及有害气体、粉尘的浓度等。

  另外,对于特种作业岗位和存在危险源的作业岗位以及危险化学品作业岗位,除做好以上防护外,还应当按国家、行业的有关要求做好各项特殊防护,并且按照规定要求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和应急药品,并定期进行演练。

  ㈣、“四文明”

  “四文明”即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文明作业、文明礼貌,强调“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现场,“四文明”应当成为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安全文化的源泉。

  总而言之,企业的生产现场是一个输入大量能量的诸多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系统,一旦发生能量失控和人、机、物、法、环五因素失调,就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所以,生产现场是企业各项管理的汇交点和落脚点,是企业工伤事故的起源点,是集中表现企业安全工作水平的舞台。各企业都应当积极探索适合本企业的、行之有效的现场安全管理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班组长如何带头做好反习惯性违章作业

  习惯性违章作业,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违章作业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因而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

  ㈠、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1.顽固性

  习惯性违章是受一定的心理支配的,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如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紧下颌带这条规定已经讲了多少年,但实际上部有一部分员工有章不循,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戴好安全帽。如某化工厂一名员工在查找管线的漏点时因为没有系安全帽的下颌带而使安全帽先落下来,头部失去保护而被附近管线铁皮刮伤,缝了十几针。事实证明,要改变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习惯并非易事,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2.继承性

  有些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师傅身上“学”、“传”下来的。当他们看到一些教师傅违章作业既省力,又没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这样就把不良的违章作业习惯传给了下一代,从而导致某些违章作业的不良习惯代代相传。

  3.排它性

  有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动参加过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

    ㈡、习惯性违章的心理状态

  人的行为总是受思想活动支配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也必然与错误的思想活动有关。从事故分析可以看出,习惯性违章的人大多存有以下心理状态。

  1.缺乏安全知识,不知不觉违章

  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和习惯。对用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的安全操作规程知之甚少,因而出事的可能性就大。

  2.贪图安逸

  在工作中不求上进,缺乏积极性,平时不注意学习,技术水平一般,自我保护意识差。与其他人一起工作还可以,一旦自己独立工作,哪怕是从事简单的工作,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3.侥幸心理

  明知某种做法属违章行为,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事故,但自认为并非每次违章作业都会发生事故,以前也这样做过都没有出问题,这次也不会出事。于是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铤而走险,一旦环境、设备和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

  4.自以为是

  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相信不良的传统成习惯做法。对未造成事故的习惯性违章经历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在人前吹嘘,甚至争强好胜,不顾后果地蛮干、胡干,对别人的劝告置若罔闻。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㈢、克服习惯性违章的方法

  1.找出违章现象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总方针,是反习惯性违章的基本准则。通过了解、摸清习惯性违章的根源,提前做出防范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事故损失。

  2.大力开展对员工的安全教育

  通过查找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习惯性违章作业是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其结果必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而且还会累及他人。尼龙厂针对这些“习惯性违章”的特点,加强了对《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使员工懂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和操作,就是珍惜生命。同时结合岗位实际,经常性地开展反事故预案演习、培训和考试,了解掌握规章制度和“习惯性违章”行为,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变成众人的自觉行为,养成遵章作业的习惯,从而大大减少随意作业的机会和条件,从根本上避免了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