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制造车间的安全管理

2013-01-17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车间是企业生产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保安全的关键责任者。车间的安全建设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车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安全管理是生产装置稳定运行的保证

  生产车间把装置的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化运行当作永恒追求的目标。这必须用安全来作为保障。安全是装置运行的基础,如果经常发生事故,装置就要停工、停产、进行处理,各种物耗、能耗必然升高。生产装置不能安、稳、长、满、优运行,则装置的效益就不可能全部发挥出来,企业经济效益就受到影响。

  2、安全管理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安全生产能增强员工积极性。许多企业的实践已经证明,安全生产是企业所有工作的基础。安全搞得好,员工就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工作就能愉快地进行,劳动积极性就越高,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举世闻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由低到高的5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从中也可以看出,生理和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只有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要,才能实现其他需要。

  3、安全管理能促进社会发展

  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建立正常、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也是企业稳定、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从社会的角度讲安全生产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人员伤亡,财产受损,给个人、集体和国家都会造成巨大损失,而这种损失是永远无法挽回的。如果发生了较大安全事故,政府的形象就会在人们的心目中降低,甚至生产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会造成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而影响改革和稳定大局,阻碍社会发展。近几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煤矿瓦斯爆炸,网吧、娱乐场所起火,河海轮船翻沉,飞机坠毁,等等,造成无故生灵涂炭血淋淋的事实,警示安全生产是企业、社会永恒的主题。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严肃的政治问题。

  4、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效益

  要正确理解安全生产与提高效益的关系。安全生产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安全生产能够保障装置稳定运行,能够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特别是一些企业生产的家用电器本身对安全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安全的产品就是质量不合格产品,就得不到用户的认可,也不可能畅销,企业效益也无从谈起。提高效益能更好地改善安全生产的条件。企业经济效益好,就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来用于安全工作。如天津港务局于2001年投资近千万元,建立安全监控和检测报警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几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从实践中,也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安全促效益,安全保稳定,安全促发展,安全生产和提高效益相辅相成。

  二、制造车间安全管理途径

  1、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法》

  企业和车间各项制度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证。许多事故发生都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制度而造成的。据统计,全国80%的事故是由于“三违”,管理不善造成的。这些制度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技术改造管理制度,特别是岗位十大制度。因为岗位十大制度是根据装置现场岗位特点而制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现实性。

  企业和车间为了切实搞好安全管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制定了许多安全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生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三同时”管理规定》、《安全教育管理规定》、《消防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还专门下达了《人身安全十大禁令》、《防火、防爆十大禁令》、《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使用液化石油气及瓦斯安全规定》等等。所有这些规章制度都是对事故的总结而形成的,每一个规章制度后面都有一段血和泪的故事,因此,要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在所有安全规章制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宣传贯彻落实执行《安全生产法》。该法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等。安全生产抓不好,就意味着违法。

  2、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认识

  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教育、法制观念和纪律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要特别重视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要使职工掌握生产技术和专业性的安全技术知识,要讲解安全生产制度、规范和规定以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等。

  安全教育可实行“三级”教育的形式。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入厂职工的入厂教育,即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岗位教育。厂级教育由劳动人事部门组织,安全技术部门负责教育;车间教育由车间主管安全的主任负责,车间安全员进行教育;岗位教育由工段长或班组长组织。

  3、加强隐患苗头治理

  车间每月组织一次(必要时随时组织)对本单位隐患进行自评、汇总,确定为厂级及以上隐患的,经车间负责人审查签字后,按照类别报职能管理部门并报厂安全环保部汇总。车间级事故隐患由所在单位组织整改,本单位无法整改的事故隐患,车间按类别上报职能主管部门,由职能部门协调组织整改,在隐患没消除前,要采取临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厂级隐患以《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下发各有关单位,由整改单位落实整改方案、整改时间和责任人,待整改完毕后反馈至安全环保部备案,定期进行保管。

  4、编制应急事故预案  开展事故预想和事故演练活动

  编制应急事故预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次生事故、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工艺事故应急预案要具体、细致、严密、操作性强,针对某一具体应急预案要制定操作标准,包括一个操作指令,一旦应急预案启动,相关人员可按照操作指令逐项落实行动。

  事故预想和事故演练是模拟在发生事故时,员工处理事故的能力,也是真正提高员工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途径。许多车间针对装置易发生问题,或其他车间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选题,组织安全员、安全工程师,一线操作工编写事故预想方案,并定期发布。事故预想方案包括事故内容、原因、措施步骤、抢险程序。通讯联络方式、人员抢救,医疗消防情况。员工上台讲解,专家进行讲评,最后汇编成册,广泛深入学习。

  5、抓好劳动保护制度的落实

  这是国家为了保护员工的利益而制定的法规,主要包括职业卫生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劳动法等。劳动保护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休息制度。根据生理学、心理学有关理论,结合人体的生理机能,以大量科学实验所得出的科学数据为依据,国家规定了劳动日的长短和劳动轮班制度,劳动负荷制度,因此,必需无条件执行。

  二是员工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员工个人防护用品是为了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工伤事故和各种职业危害所采取的一种防护性的辅助措施,必须落实,并加强检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