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某制油厂扩建车间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010-11-0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要:采用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某地制油厂拟扩建车间在正常生产状况下监测所得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粉尘危害程度分级为0级;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丙酮为Ⅳ,轻度危害,其中正己烷和乙醚的有毒作业分级为0级,属于安全作业;噪声作业分级为0~Ⅰ级;高温作业分级为Ⅰ级。粉尘、毒物、高温监测合格率均为100%,噪声监测合格率为75%。说明该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和可行性论证报告基本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扩建工业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等级和防护措施,使生产过程和作业环境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保证职工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及国家现行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对某制油有限公司拟扩建第二工厂进行了职业危害预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内容

  对企业提供的《生产线新建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价, 预测该项目拟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浓度或强度)、主要生产环节、对人体的主要职业危害及危害程度,对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以及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卫生管理进行评价。

  1.2 评价方法

  按拟扩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1]相结合方式,选定某制油有限公司同类生产车间作为类比评价项目(与本项目的工程类型、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类似;类比厂监测项目为粉尘、毒物的种类和浓度,噪声强度和高温等)。

  1.3 评价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2002)、《高温作业分级》(GBT/T4200-1997)、《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噪声分级标准》(LD80-1995)等标准和规范,按拟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定性和定量评价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职业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制油厂为一家合资企业,主要生产大豆原油、大豆粕及低变性高蛋白豆粕。占地面积为135,48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491,224平方米。总投资额为2000万美元,人员编制56人。厂区内还配置了一整套现代化的港口、铁路散粮装卸设施及控制、通讯、计量、检验、熏蒸、筛分、环保、消防等设施。拟新建项目共六层,总平面布置是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物料运输流向、自然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等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并符合国家工程建设规范及专业技术要求。总图设计是以年处理大豆原料66万吨为基础,前后处理车间和浸出车间从一楼至五楼依次由南向北排列,布置在厂区的东南面,二者连接,布局紧凑合理,功能明确。生产设备按工艺流程分布,车间布局与总体布局基本合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I-2002的要求。该拟扩建工程项目在主车间内设有男、女淋浴间;男、女卫生间;男、女更衣室;休息室等。其男、女淋浴间喷头数和男、女卫生间的蹲位数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第十三的职业卫生要求。并将在第二期工程设置供300人就餐食堂。

  2.2 职业危害因素

  根据工艺流程分析,该制油厂拟扩建第二工厂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正己烷、丙酮、乙醚、高温及噪声。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情况

  职业危害种类 职业危害因素名称 作业岗位 接触人数

  粉 尘 其他尘 前、后处理车间粉碎机 16

  筒仓传送带 8

  物流包装 4

  物理因素 高 温 前后处理车间干燥机 16

  前后处理车间蒸炒机干燥机 16

  浸出车间加热器、油干燥器 16

  精炼车间操作岗位 12

  噪声 前、后处理车间粉碎机 16

  前、后处理车间轧坯机、蒸炒机 16

  前、后处理车间操作间 16

  浸出车间操作间 16

  浸出车间筒仓操作间 16

  精炼车间一楼 12

  毒物 乙醚 中心化验室 5

  丙酮 中心化验室 5

  正己烷 浸出车间二楼 16

  正己烷 浸出车间三楼 16

  因此类比项目选择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正己烷、丙酮、乙醚、高温及噪声等。

  2.3 分析与评价

  2.3.1 粉尘作业的危害与评价

  该制油厂扩建第二工厂粉尘的种类属其它尘。根据粉尘的种类、性质和该有限公司提供的类比材料中粉尘浓度测试结果,按照《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5)的国家标准要求,对拟扩建第二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危害进行类比分析,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类比工程作业场所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车间 岗位 分 级 标 准 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危害级别

  粉尘类别 国家卫生标准(mg/m3) 游离SiO2含量(%人) 接尘肺总通气量(升/日•人) 粉尘浓度(mg/m3)

  前后处理 粉碎 其他尘 10 <10 3471 1.0 0 0

  物流包装 包装 其他尘 10 <10 5668 1.2 0 0

  筒仓仓顶 212B皮带尾部 谷物尘 8 <10 3474 7.4 0 0

  筒仓仓顶 212B皮带尾中部 谷物尘 8 <10 3474 2.3 0 0

  筒仓仓顶 212B皮带头中部 谷物尘 8 <10 3474 1.5 0 0

  筒仓仓顶 212B皮带头部 谷物尘 8 <10 3474 2.3 0 0

  筒仓仓底 352B皮带头部 谷物尘 8 <10 3474 1.3 0 0

  筒仓仓底 352B皮带头中部 谷物尘 8 <10 3474 1.3 0 0

  筒仓仓底 352B皮带尾中部 谷物尘 8 <10 3474 2.1 00 0

  筒仓仓底 352B皮带尾部 谷物尘 8 <10 3474 3.2 0 0

  筒仓仓底 301B皮带头部 谷物尘 8 <10 3474 1.2 0 0

  筒仓仓底 301B皮带头中部 谷物尘 8 <10 3474 1.2 0 0

  筒仓仓底 301B皮带尾中部 谷物尘 8 <10 3474 1.2 0 0

  筒仓仓底 301B皮带尾部 谷物尘 8 <10 3474 3.0 0 0

  由表2可见,该公司拟扩建第二工厂前后处理车间的粉碎岗位、物流包装岗位所产生的粉尘均为其他尘,根据类比材料提供的测定结果分析,其粉尘的危害程度均为0级危害。筒仓转送带属于谷物尘,类比材料测定结果由墨港口提供,其粉尘危害程度为0级危害。

  2.3.2 毒物作业的危害与评价

  该制油厂拟扩建第二工厂浸出车间生产过程中用正己烷作为溶剂,浸出所得混合油再经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气体塔将混合油中的正己烷蒸发分离出来,因此在这两个生产岗位有正己烷存在 。另有中心实验室试验过程中用乙醚和丙酮,故实验室内有乙醚和丙酮存在。

  2.3.2.1 正己烷为无色挥发性液体。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正己烷渗漏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溶剂气体,工人过量吸入后将对大脑神经产生危害,但多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当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一定标准时会产生爆炸。一旦发生事故,将危及工人的生命,造成伤亡,对企业财产也会造成严重损害。其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80mg/m3。

  2.3.2.2 乙醚为易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乙醚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500mg/m3。如果在生产环境中的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将对生产工人的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引起头晕、嗜睡、昏迷等症状。

  2.3.2.3 丙酮为无色易挥发和易燃液体。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急性中毒时可出现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在对眼的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和角膜上皮浸润等,还可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痛、咳嗽等。其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450mg/m3。

  表3 类比工程作业场所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车间 岗位 分 级 指 标 危害程度

  毒物名称 毒物级别 测试浓度 国家标准(mg/m3) 超标倍数 接触作业时间(h)

  中心化验室 操作台 乙醚 94.2 500 0 8

  中心化验室 操作台 丙酮 Ⅳ 0.9 450 0 8 轻度危害

  浸出车间 二楼 正己烷 10.3 180 0 8

  浸出车间 三楼 正己烷 12.3 180 0 8

  表3结果表明,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所提到的丙酮危害级别为Ⅳ级,轻度危害程度。而却没有提到乙醚和正己烷相应的毒物级别和危害程度。故另根据《有毒作业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从类比材料中提供的乙醚和正己烷的测试浓度分析,其测定结果均低于国家标准,分级指数为0,级别为0级,属于安全作业,分级级别见下表。

  表4 有毒作业分级级别表

  指数范围 级 别

  C≤0 0级(安全作业)

  0<C≤6 一级(轻度危害作业)

  6<C≤24 二级(中毒危害作业)

  24<C≤96 三级(高度危害作业)

  C>96 四级(极度危害作业)

  *C为有毒作业分级指数

  2.3.3 噪声作业的危害与评价

  该制油厂拟扩建第二工厂建设项目的噪声为机械性噪声和流体动力性噪声,声源来自粉碎机、传送带、扎坯机、大豆冷却器、冷动机、空压机、离心机等。这些噪声源的噪声为连续性稳态或间断噪声。

  根据类比单位某制油有限公司提供类比材料中噪声的测试结果,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和《噪声作业分级》(TD80-1995)的国家标准中的规定要求,对该制油厂拟扩建第二工厂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噪声进行类比分析、评价。结果见表5-3。

  表5 类比工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分级结果

  车间 测定地点 测定结果dB(A) 允许暴露时间(小时/日) 实际暴露时间(小时/日) 国家标准dB(A) 危害级别

  前处理车间 筒仓一楼 75 8 8 85 0

  前处理车间 一楼 91 8 8 85 Ⅰ

  浸出车间 二楼南侧 83 8 8 85 0

  浸出车间 二楼东侧 84 8 8 85 0

  浸出车间 三楼南侧 83 8 8 85 0

  浸出车间 三楼北侧 85 8 8 85 Ⅰ

  精炼车间 一楼 83 8 8 85 0

  精炼车间 二楼 82 8 8 85 0

  表5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制油厂拟扩建第二工厂建设项目噪声岗位的声压级为75~91dB(A),危害级别为0~Ⅰ级。

  2.3.4 高温作业的危害与评价

  高类比材料中所提供的高温测定结果为前后处理车间二楼32.0℃、浸出车间一楼30.0℃、浸出车间二楼32.0℃、精炼车间操作岗位31.0℃,室外温度25.8℃,共测定4个岗位,按照大连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为27℃的规定要求,其中有3个岗位超过规定要求。根据高温作业分级标准各测定点均为Ⅰ级。类比工程作业场所高温危害程度分级见表5-4。高温作业分级标准如下。

  表6 类比工程作业场所高温危害程度分级

  车间 测定地点 湿球温度(℃) 黑球温度(℃) WBGT指数 接触高温作业时间(min)

  前后处理车间 前处理二楼 24.0 33.2 27.8 180

  浸出车间 浸出一楼 24.5 32.8 27.0 180

  浸出车间 浸出二楼 24.0 33.8 26.9 180

  精炼车间 操作岗位 25.5 32.6 27.6 180

  表7 高温作业分级标准

  接触高温作业时间(min) WBGT指数℃

  25-26 27-28 29-30 31-32 33-34 35-36 37-38 39-40 41-42 43-

  -120 Ⅰ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Ⅲ Ⅲ Ⅲ

  121-240 Ⅰ Ⅰ Ⅱ Ⅱ Ⅲ Ⅲ Ⅳ Ⅳ

  241-360 Ⅱ Ⅱ Ⅲ Ⅲ Ⅳ Ⅳ

  361- Ⅲ Ⅲ Ⅳ Ⅳ

  2.3.5 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评价

  2.3.5.1粉尘防护措施

  在产生粉尘的粉碎岗位、包装岗位及传送带,分别在前后处理车间、物流包装车间和筒仓车间。为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确保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该制油厂拟扩建第二工厂采用高效旋风分离除尘器,除尘效率达95%以上,使排放气体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3.5.2 毒物防护措施

  正己烷为浸出车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它属于易燃易爆物。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渗漏,保护生产工人的安全生产,避免事故的发生。该制油厂拟扩建第二工厂建设项目在设计中对防火、防爆、防噪声及工业安全卫生等环节给予了充分重视,同时采取了必要措施。例如,加强浸出车间的通风和排风措施,使挥发出来的正己烷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降至允许的范围内,以避免对操作工人的身体造成损伤。又如,在中心实验室装有通风橱,实验人员使用乙醚和丙酮的实验操作均在通风厨内进行,使实验室内乙醚和丙酮的含量在允许的标准范围内。

  2.3.5.3 噪声防护措施

  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该制油厂拟扩建第二工厂建设项目除了给工人发放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外,在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同时对各类噪声源采取了不同的消音和隔音措施,如在设备机座设置减震隔音装置和加消声器;把噪声大的设备放在无人操作的房间或隔音箱中等,把噪音的污染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2.3.5.4 高温防护措施

  对产生高温的生产岗位,其设备及管道均按国家标准《GB4272-84保温技术通则》要求采用保温设施,进行保温处理,并设置通风排风装置。对高温作业岗位操作间装有空调设备。

  2.3.5.4 其他防护措施

  为了改善生产工人的生产环境,定期进行设备保养,保证除尘系统、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对产生粉尘、毒物、噪声及高温岗位进行定点定期跟踪监测。根据不同的生产岗位,供给工作服、手套、防护口罩、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同时对上岗前人员进行就业前体检及对生产工人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等。

  3.讨论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要求,根据设计审查、类比分析及国家有关规定,评价结论为,该扩建项目为一般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其中粉尘危害程度分级为0级,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丙酮为Ⅳ,轻度危害、正己烷和乙醚的有毒作业分级为0级,属于安全作业,噪声作业分级为0~Ⅰ级,高温作业分级为Ⅰ级。综上所述,表明该建设项目基本符合职业卫生要求。本次采用类比法与与定量分级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细化了不同作业现场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的类别与危害等级,为具体指导企业采取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设备,改进职业卫生管理与服务等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