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煤,如何才能安全地采出来?

2005-03-10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策划人语:

  岁末年初,人们总会有很多感叹,感叹时光的悄然流逝、岁月的变迁。可就在这个岁末年初,人们的感叹可能又多了一层更深的含义,那就是生命的脆弱与天灾人祸的无情。印度洋海啸夺走的生命数以十万计,太平洋西岸矿难频仍!今年不见去年人!

煤,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人们在开采过程中,却时常以鲜血、甚至是生命为代价!采煤是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行业之一。在中国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87%,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接近50%,这给煤矿开采带来了极大的难度。2004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9.5亿吨,其中约有12亿吨具有安全保障能力,剩下的7.5亿吨在不具有安全保障能力的情况下开采。这成了中国安全工作者和煤矿工人心中的块垒。

煤,到底怎么挖才能不出事故呢?中国的安全工作者在探索。2004年12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研究中心经过5个月调查,向社会公布了《全国国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调研报告》,指出了中国煤矿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内蒙古煤炭安全生产传来好消息:2004年,在产煤近2亿吨的情况下,实现百万吨死亡率0.48的突破。

中国今天的经济建设还离不开煤,我们还要不断地去开采。那么,如何理性、健康地开采呢?这个课题虽然已经有了答案,但在实践中仍然是复杂而艰巨的!

 

煤炭供应紧张时期的不安

2004年全国原煤产量为19.5亿吨,有12亿吨具有安全保障能力,剩下的7.5亿吨,不具有安全保障能力。

 

煤炭成为“抢手货”

2004年末,旅游小城秦皇岛显得有点“体力不支”,全城大小旅馆爆满。全国煤炭定货会在此召开,几万人涌进小城,秦皇岛从来没有举行过这样大规模的会议,这样的规模在全国来说也少有。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煤炭在工业现代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俏。

2004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19.5亿多吨,比2003年多产了2.2亿吨煤,可随着电厂、钢厂等用煤大户纷纷新建,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还继续存在。国家局研究中心主任郭云涛预测说,2005年全国煤炭需求量将为20.4亿吨。这就意味着2005年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还不能得到缓解。

可是,在煤炭走俏的今天,人们为煤炭生产担忧,这绝非杞人忧天。这份担忧来自国家局研究中心的《全国国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调研报告》。

 

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概念的提出

2004年12月27日,国家局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由国家局研究中心历时5个月,在11个省市完成的调研报告——《全国国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调研报告》。报告提出了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概念,指出煤矿具备怎样的条件,才算具备了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同时,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原煤产量预计将达到19.5亿吨,其中约有12亿吨具有安全保障能力,剩下的7.5亿吨,不具有安全保障能力。一石击起千层浪,第二天各大媒体纷纷以此为题作了报道。

什么样的煤矿才算具备安全保障能力呢?这个概念报告做了五方面的界定,即一是生产具有合法性,证照齐全;二是安全管理体系完整、有效;三是矿井生产系统协调、合理;四是矿井灾害防治系统健全,安全技术措施完善;五是应急救援体系完整、有效。报告指出在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煤矿,不具备安全保障能力。

可回过头想,现在即使是具备保障能力的矿井,也未必安全。由于煤炭供不应求而使价格持续上扬,致使很多矿井超能力生产。大平矿难和陈家山矿难虽没结案,但超能力生产已是公认的肯定判断。据国家局副局长赵铁锤说,大平矿核定生产能力是年产煤炭90万吨,可在出事故时已经生产96万吨;陈家山矿核定年产150万吨,可前10个月已经产煤210万吨,两家都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

让人担心的是超能力生产的问题在全国十分严重。郭云涛说,2003年有18.7%的国有煤矿超能力生产。也就是说,每5个国有矿井,就有一个在超能力生产。而根据新华社的有关报道,2004年前10个月全国超能力矿井达到了三分之一。数字背后是惨剧,人命是代价。然而,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缓解很难,这意味着超能力生产将没个完。

 

通风系统,煤矿生产能绕不开的结

我国煤矿的自然灾害严重,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灾害”俱全。仅在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的占17.6%,有87%的矿井存在煤尘爆炸危险,50%的矿井有自然发火的危险。而煤矿工人就是在这种险象环生的条件下采煤。

煤炭人都知道,在五大灾害中,最可怕的是瓦斯。很多矿井的生产能力是由通风系统能力决定的,通风系统能力强将意味着多产煤。近年来多数国有煤矿对主要和重要的防灾系统环节进行了技术改造,建立了合理的通风系统,相当部分高瓦斯矿井新建了瓦斯抽放系统,多数高瓦斯矿井和部分低瓦斯矿井建立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国有煤矿防灾抗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安全生产效果明显。但我国很多矿井的防灾系统还比较薄弱,在我国有近四分之一的矿井存在着通风压力偏大或通风困难的问题,有三分之一的国有煤矿产能的瓶颈是通风系统能力,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绕不过的结。

 

煤矿发展阻力重重

   回望中国煤炭发展历史,鲜花总是少于眼泪。一代一代煤炭人为国家发展默默地奉献着,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矿难与煤矿生产如影随形,听起来有点悲壮和凄凉。难怪,温总理在陈家山视察时呼吁社会要多关心煤矿工人。煤炭是中国最可靠的资源,可一段时期她被人淡忘,这未免令煤炭人心生伤感。

  目前,历史欠账的重压到了我们头上。报告中指出,据对45户国有大矿统计,截至2003年底,安全欠账高达164亿元,其中安全工程欠账占52%;安全设施欠账占48%。根据对黑龙江省四大矿业集团和大雁煤业公司调查,主要设备超期服役率高达40%,其中50年代设备占30%;机电固定设备新度系数仅为0.5。这是硬件的欠账,由于在上个世纪末煤炭企业效益下滑,造成了人才大量流失,毕业大学生不愿意来煤矿行业就业,也造成了人才发展的软件缺口。郭云涛说,从1999到2002年,地矿类毕业生共有37931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只有3538人,占9.3%。某矿业集团近10年流失人才900多人, 10年内未进1名大学生。技术人员匮乏和层次低,制约煤矿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郭云涛说,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建议国家用三年时间使现有煤矿安全保障的能力达到17.5亿吨,同时关闭2亿吨不具备基本安全条件的矿井,用煤炭大基地建设的新矿和扩建矿增加的能力弥补其缺口。今后三年内,为使可以保留的5.5亿吨现有煤矿具有安全保障能力,测算需要投入约518亿元。而这518亿从哪来,目前还没有具体方向。

 

惶恐与不安

  中国是个富煤的国家,现在我国有煤矿28000多处,有关专家估计,按现在的探明储量和开采速度计算,可采近千年。煤矿成为一些地区重要经济支柱,很多人靠煤吃饭。记者在山西阳泉采访期间,发现那里的很多经济都是依靠煤炭而生。在山西某县煤炭的收入占该县财政收入的70%多,典型的资源城市,经济单一化。在国家新一轮关闭小煤矿的政策下,他们的心理是复杂的。关了小煤矿对自己的政治前途有利,可经济利益将受到巨大冲击。如果关闭煤矿,主要财政来源就断了,到时拿什么来兴办社会事业、修公路等。类似这种单一资源型城市,将来对非法小煤矿关闭能否彻底,让人担心。

  随着经济发展,很多国有煤矿也出现了股份制私有化。在利益的驱使下,矿主会挥着鞭子把工人赶下井,直到听到井下的爆炸声,这样的场景在不断地重复着。矿主开“煤窑”,没有关系行不通。这就形成了 一个地方利益共同体,哪个螺钉都动不得。难怪有一位矿工对记者说,这煤矿上的说法多着哩!

  煤炭这块“黑金”,使精明的温州人都携巨款北上想一试身手,凑凑热闹。可这热闹的背后,让人们感到惶恐和不安:就这样的煤矿装备和安全条件,就这样超能力生产下去,留给矿工的,到底是安全还是危险?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达

为什么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却制造了一个煤炭生产的安全先进?

 

他缘何成为第一个做经验交流的人

  “内蒙古好像很少在全国的会议上介绍先进经验,一个是内蒙古经济不发达,另外一个是内蒙能产那么多煤?(很多人怀疑),就感觉内蒙古不应该产这么多煤?”曹安雅对其前不久第一个在全国煤炭工作座谈会上做经验介绍,使与会的一些人感到意外做着解释。其实,记者像很多代表一样,觉得内蒙古好像一年真的产不了2亿吨煤,而且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5以下,远远低于全国百万吨死亡率的平均水平。

  “造成上述的错觉实际上是一个宣传问题” 曹安雅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曹安雅是内蒙古自治区安监局局长,曾担任内蒙古煤矿监察局副局长,有6年时间分管安全。

  内蒙古不像山西、河南那样让人感觉煤炭多。其实内蒙产煤也不少,是我国产煤大省(区)之一,含煤面积达到12万平方公里,2004年原煤产量达到2亿多吨。内蒙古能第一个做经验交流,主要是内蒙产煤多、死人少。2004年全年,内蒙古各类煤矿共发生伤亡事故69起,死亡99人,分别下降21.6%和38.1%,百万吨死亡率为0.48。比国家下达的百万吨死亡率1.1低0.62,创历史最高水平。

 

关闭非法小矿,从源头上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内蒙古能取得2004年的成绩是下了很大力气的,并不断在教训中总结。针对2004年三四月份连续发生几起煤矿生产事故,尤其是在2003年安全程度评价为D类的乌海鑫源矿,在停产整顿期间非法越界开采,酿成透水事故的教训。自治区政府决定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依法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在整治过程中,自治区各部门严格遵循有关标准,对全区318处C、D类矿井进行了验收检查,有68处不合格,被依法吊销了相关证照。“现在关一个小煤窑,就相当于杀一个煤窑主啊!不好关。”曹安雅领教过关闭小煤窑的难处。

  其实,自1998年起,内蒙开始以乡镇煤矿为重点,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的专项整治等活动,使全区各类煤矿由此前的4000多座减少到2003年底的1289座。这样通过关闭不合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井,截断了事故源头,提高了办矿水平,也提升了产业集中度。今年,内蒙古准备控制矿井的规模,提高门槛。在内蒙古凡设计能力底于60万吨的煤矿,将不再批准建设,15万吨以下矿井将全部被关闭,2010年前60万吨以下的煤矿也将消失,确保大煤田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开发,从源头上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一个欠发达地区1年安全投入3个亿改善煤矿安全

  安全投入一直是生产好坏的关键环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内蒙古在安全投入上不抠门。通过整治发现全区各类煤矿需要加大投入,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2004年内蒙总共投入3亿元对大小煤矿进行改善,使煤矿本质安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全国第一产煤大市,鄂尔多斯市仅在2001年到2003年间,投入煤矿的安全专项资金达到7700万元。在高瓦斯矿区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和瓦斯电闭锁系统,这样有效地控制了瓦斯危害。2004年12月14日,该市22家矿主向全自治区同行发出倡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现场检查、严格安全奖惩、加大安全投入、制定预案、加强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科研力量、倡导安全文化。这是22家矿主自发的共同心声,是一股来自民间的安全自觉。

  2004年,包头市九原区要求全区的16处高瓦斯矿井,都要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每套在5万元左右,在采访期间,记者获悉这些企业全部安装到位。这80多万元投入,全部是各煤矿企业自筹。2004年,包头市石拐区所有小煤矿的瓦斯监测系统也已安装完毕,乌海市、阿盟和鄂尔多斯市的鄂托克旗50%的小煤矿也都完成了安装。乌海市还投资600多万元,安装了“数字煤矿安全”广域网络动态实时多级监控系统。

  在内蒙古安监局采访期间,曹安雅局长告诉记者,自治区领导十分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自治区还拨专款给安监局购买了办公专用车,让工作人员信心倍增。

 

监察到位,安全有保障

  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监察和安全监管机构综合监察的两种方式。内蒙古是我国最狭长的省级行政区,这也给煤矿安全监察带来了难度。内蒙古有4个煤矿监察办事处,平均每个处的监察面积达到30万平方公里,平均监察矿井322处。由于其地带狭长,致使灾害重点不同,各办事处监察各异的特点。

  包头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成立于2000年11月,负责包头、鄂尔多斯等五个地市574处煤矿的监察工作,其中包头矿区,为全国重点监控的高瓦斯区。办事处主任吴月光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说话声音很大很直爽。吴主任说办事处刚建立时证煤矿1040个,经过这几年的整顿,剩下现在的574处了,可煤炭产量并没因此下来,2004年1至11月,他们办事处辖内的产量超过1亿多吨,2003年为8400万吨。

  吴主任说办事处成立之后,煤矿死亡人数逐年下降,200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截止2004年12月18日止,辖内煤矿事故死亡13人,百万吨死亡率0.15,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取得这样的成绩,需要付出汗水和智慧。2004年办事处监察矿井覆盖率达到了100%。

  吴主任说办事处算上他才25人,很多工作需要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如何发挥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的作用,是搞好监察工作的一个环节。为了协调各个盟市发挥其作用,包头办事处通过4年多努力,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很多工作顺利地开展。吴主任说,煤矿之所以从1040处减少到500多,就是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合执法的结果。这个办法向国家局汇报的时候,国家局领导给予了肯定。

  包头办事处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大家有共识,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的作用。吴主任说,2001年5月8日,辖区内发生一起事故,咱们去的时候地方政府人员还没有赶到。当时地方的救护人员去了,都认为人死了,当时老百姓急了,就拿镐头要砸救护队的车。咱们去了之后,估计人还没有死,积极采取措施,下去就掏出两个活人,老百姓感动不已。这件事后,市政府给咱写感谢信,赠锦旗。咱们的专业能力让地方政府佩服,以后很多时候,需要突击检查,需要支持时,地方政府车啊、人啊,无偿支援。

  后来,记者才知道老吴是副厅级干部干正处,但老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办事处25名工作人员中,多数同志的家都在外地,长期两地分居。周六日也很少回家,因为他们要下矿。

 

内蒙经验应该总结

  在内蒙采访期间,很多工作人员神经都是绷着的。包头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都绷了一年了,年底是否该放松一下了,后来想不行,2004年的成绩虽然好,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还得接着干,安全工作就这样,没头。

  内蒙古2004年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错,当地很多媒体想来采访曹安雅,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这位搞了多年安全的局长说,安全的成绩只是代表过去,明天还得继续努力,现在煤矿安全工作真的还有很多很多事要做。他们准备建立一个专家库,必要的时候请专家来分析事故的原因,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是的,事故原因总结起来有时总那样相似,普通老百姓现在都能说出几条。聪明的人,不会让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可我们很多原因相同的事故,在一遍遍地重复着。就连常报道事故的记者,有时都不愿意提事故的原因了,因为没有逃出他的预测。当然,每次事故各有不同,原因复杂,但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管理者把职工的生命放在哪里?2004年,内蒙古为全国煤炭安全生产做了一个范例。这经验应总结出来在全国推广,为什么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却制造了一个煤矿生产的安全先进呢?

 

未来的样本与现实的烦恼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煤炭的需求量短期内不会放缓,煤炭还要大规模的开采下去。怎样的开采方式,才能更安全?各地条件不同,情况也千差万别。鄂尔多斯是全国第一产煤大市,为全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方向标……

 

百万吨死亡率从8到0.19的神奇过程

  无疑,未来煤矿发展的走向是向着集团化、规模化、基地化的目标迈进,国家已经提出了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目标,目前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产能占全国产能的近50%,预计到2020年产能将上升到80%。也就是说将来我们看到的多是大型的煤炭基地,小打小闹的小煤窑将逐渐从人们的视野里淡出。

  2004年12月14日,鄂尔多斯市迎来了以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为首的检查团,该市5万多名煤炭职工欢欣鼓舞。他们为领导的到来而高兴,同时也为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2004年1到11月,该市产煤1.01亿吨(预计全年1.2亿吨),全市煤矿发生伤亡事故9起,死亡11人,百万吨死亡率0.19。这是该市从1998年来,第5个年头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7以下。而以前并非如此,1991年全市产煤不到1000万吨,死亡人数却超过了80人,百万吨死亡率竟然在8以上。鄂尔多斯煤炭人经过不断探索,已经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新路子。

  针对小煤窑普遍存在着工艺落后、浪费资源、事故隐患多的现状,从1998年起,鄂尔多斯市就开始关闭小煤矿,全市共关闭非法、违法矿井1300多处,煤矿数量由原来的1800多处压缩到现在的572处。在关闭小煤矿同时,鄂尔多斯加强了监管队伍建设。2001年7月,鄂尔多斯从各专业抽调技术人才分片成立了3个市、旗、乡、矿四位一体专项工作组近200多人,形成了安全监管网络,在煤矿安全监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未来的样本

  采访期间,该市煤炭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鄂尔多斯也不是天下太平,该市目前很多中小煤矿采用“房柱式”采煤方法,这种采掘方式极大地浪费资源,每采1吨煤就要浪费3吨煤。而且很多中小煤矿井下存在着着火现象,现有的着火面积已经达到近90平方公里,每年直接烧掉的煤炭达到1300万吨。而且过火面积还在扩大,每年以近3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该市计划从2005年起用3年的时间,淘汰“房柱式”采煤方法,实现综采、普采等采煤方法,提高采煤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为了加快资源整合,实现治理目标。鄂尔多斯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他们计划到2010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2亿吨以上,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2以下,关闭所有10万吨以下矿井,新建矿井规模要在年产100万吨以上,单井规模达到年产20万吨以上,煤矿数量由原来的572处减少到300处。大型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要达到90%以上,中型达到70%以上,小型的达到40%以上。

  同时,鄂尔多斯根据国家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要求,逐步在准格尔煤田、东胜煤田神东矿区、东胜煤田北部矿区等4个矿区建成4个5000万吨以上煤炭生产基地。将在西部卓子山煤田建成2000万吨以上的焦化基地,在鄂尔多斯形成“三大煤田五大基地”的格局。

 

将来小煤矿生存空间将被压缩

  在我国28000处的矿井中,小煤矿有25000多处,占到90%。而在我国煤矿发生的重特大事故中,70%多集中在小煤矿。小矿生产方式落后,安全设施差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而从国家对煤矿生产的规划看,小煤矿的生存空间将被大大压缩,到2020年煤炭产能80%来自大型的煤炭基地。小煤矿减少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发展的必然;可关闭小煤矿也定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山西省某县含煤面积达到了8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0%多,备录在案的乡镇煤矿132处,年产原煤1000万吨左右,煤炭的财政收入占全县GDP的70%多,可以说该县依煤而生。2004年春天该县发生了一起死亡20多人的事故,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开始新一轮的煤矿专项整治,而该县的130多处矿,如果按规定关停将所剩无几。县里领导两头犯难,煤矿关闭后,该县的经济将走向“崩盘”。

  小矿为地方经济做着贡献,同时也是煤矿事故的重灾区。如何处理好小矿生存和地方发展的问题,是将来摆在一些地方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

 

安全互保,小煤矿主的自我创新

  内蒙古包头九原区有小煤矿21座,年产原煤只有80万吨左右。这里推行的煤矿安全互保制度,效果不错。2002年开始,九原区很多小煤矿主形成一种共识,如果自己邻居出了事故,自己也难逃停产整顿或被关闭的命运。所以21家矿主达成协议,实行安全互保制度。两家互相联保,一家有事,两家共担。通过规定,一家如发生事故,在无能力处理时,另一方应出人出物帮助解决;如一方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有权制止或及时举报。九原区安全监管局局长郭树林告诉记者,互保制度实施以后,效果十分显著。在2000年前,九原区每年死亡人数都在10人左右,现在全区没有发生1起死亡事故。

  郭局长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2004年8月,杨四层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了越界开采问题,其互保矿柳阴沟煤矿及时地向有关部门举报,这样制止了杨四层矿越界开采问题(越界开采有采空区,容易引发事故)。2004年5月,西山矿在开采过程中,遇到了断层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其互保煤矿大西沟煤矿知道后,主动出人出力帮助西山煤矿解决了这个难题。郭局长说,这种煤矿互保制效果不错,他们准备进一步完善推广和落实。九原区政府为了鼓励安全监管局进一步搞好煤矿监管,拨专款22万元准备建立瓦斯中心监控系统。

  由于在九原区各小煤矿形成了“荣辱与共”的氛围,很多事情都十分好解决,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氛围日渐浓厚。九原区的16个高瓦斯小煤矿中,所有小煤矿都配备了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所有煤矿都安装了瓦斯电闭锁,所有矿都上了瓦斯监测系统。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到2004年两年间,九原区煤矿安全投入达到了500多万元,而这些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工夫不负有心人,到2004年年底,九原区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煤矿无死亡事故的成绩,这对一个“五大灾害”俱全的地区来说,实属不易。

 

煤矿安全已经站在了历史紧要关头

518亿资金三年内不能及时到位,那么压在煤炭企业身上的包袱将更大……

 

煤炭企业安全欠账这三年是关键

  在国家安监局研究中心的报告中有这样的建议,用3年时间使5.5亿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具有安全保障能力,而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大约518亿元的资金投入。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而报告中希望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自提和国家投入,现在看来都是预期设想,518亿哪里来?是个难题。去年,国家拨款22亿元已经是大手笔,可这刚刚是个零头。可以说,如果这笔资金主要靠企业自筹,将是困难重重,而且会成空谈。小煤矿多为私营,拿出那么多钱用于安全,有多少矿主愿意把钱花在这里呢?

  国有矿虽然这两年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可由于种种的原因有的矿负债累累。让地方政府允许煤炭企业,按照《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高线提取安全费用,得看当地政府对安全认识程度和财政主要收入来源情况。现在各地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能否轮到煤矿安全,只有看地方了。

  如果518亿资金3年内不能及时到位,那么压在煤炭企业身上的包袱将更大,没有安全保障能力的煤将更多;假如今后几年煤炭企业效益不佳,那么想提取将更困难,那么煤炭企业的安全欠账会更多,形成恶性循环。当前,是煤炭企业筹措安全经费的最佳时机。

 

理顺关系,加强监管

  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104号文件,建立了垂直管理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全国20个省68个大中型产煤区建立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作为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派出机构,对辖区的煤矿进行重点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现在全国大约有2800人奋斗在这一战线上,属于国家公务人员,全部由中央政府财政开支,由中央批准编制,地方政府不出一个编制不出一分钱。

  2001年,中央政府又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这是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全国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这其中也包含煤矿。在中央政府是两块牌子一个机构,但有的地方至今没有合署办公。由于两个机构,都负有对本行政区内煤矿安全监管的权力,所以造成了一个煤矿有时安监来了、煤监又来的局面,使企业怨声载道。

  可喜的是,国办于2004年11月专门发文(79号),进一步明确了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察监管职责,在5个省增设了煤矿安全监察局。同时,规定“为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杜绝重复执法和一事两罚,努力提高执法效率。具体办法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当地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各地要认真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更好地为煤炭企业服务,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

  现在全国煤炭安全监察机构共有2800人,要监管全国28000座煤矿,平均1人10座煤矿,按现有能力是监管不过来的。要管理好地方的煤矿,要把地方政府调动起来,捆在一起,形成联动才能搞好煤矿安全监管。内蒙古包头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联合地方政府一起联动,在高瓦斯地区,煤矿事故达到国际水平,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发挥好地方政府的作用,加大他们的安全责任。

 

从源头上限制超能力生产

  从最近几起大事故看,主要原因都是超能力生产。随着现在的供求形势,煤炭价格看好,一些企业还会冒险超能力生产,势必埋下事故隐患。首先,要认真核定矿井的实际生产能力,要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另外,可利用科技的手段对矿井的生产能力进行控制。最近,河南新密税务局开发出了在煤矿井口绞车上的计税设备,这个设备能统计出每天的产量,为什么不采用呢?

  现在煤矿是否超能力生产,跟地方政府关系很大。因为多产煤就要多上税,多增加财政收入。前不久某矿发生事故前,已经连续收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通知,可没有引起重视,最终酿成惨剧。在风险和利润之间,多数煤矿是选择利润的。地方政府是否作为,是控制煤矿超能力生产的关键。

  2005年开年,温总理陈家山一行,感动了千万中国人的心。感动之余,我们冷静地思考,煤炭安全已经站在十字路口,站在历史紧要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