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降伏瓦斯这只“拦路虎”

2005-04-13   来源:新安全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频发的原因何在?
  我国煤炭开采时间长,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和开采强度的加大,地压和瓦斯涌出量越来越大,突出危险性陡增,开采条件越来越困难。据统计,在国有煤矿中,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占86%,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9.7%,高瓦斯矿井占27.3%,且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下简称高突矿井)的个数还在不断增加。以平煤集团为例,1990年以前普遍为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产量只占总产量的15%左右。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采深的增加,高突矿井明显增多,其中突出矿井已达6对,发生动力现象正在鉴定矿井5对,高突矿井的产量已占到了总产量的80 %以上。
  我国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比较复杂,高突矿井多,各种井型多。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瓦斯治理技术手段、措施、装备和水平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管理难度较大。然而,长期以来,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得不将这些高突矿井也纳入到开采范围,而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发达国家,不仅煤层赋存多为低瓦斯,而且对高突矿井采取关闭、限产等措施,发生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几率较小。
  从技术层面讲,国内外对瓦斯突出的机理还处于假说阶段,没有一个科学的结论,对瓦斯突出的预测还不能够做到定时、定位。目前,在瓦斯治理手段上,对单一低透气煤层还缺少“一招致胜”的有效技术来提高抽放效果,以达到治本的目的。另外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煤矿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的采深在500米以上,少数矿井甚至在地下5000米以下。一方面,受高地应力影响,巷道失修、变形速度快,造成通风断面小,通风阻力大。另一方面,作业地点多、通风线路长,造成供风困难,风排瓦斯能力较弱。
  从主观方面讲,1997年至2000年间全国煤炭行业困难时期500多亿的安全欠账尚未完全补完,加之近年来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拉动下,煤炭供需紧张,价格上涨,有些企业受目前煤炭市场好转的利益驱动,轻安全、重生产,不投入,少投入,超能力生产,给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二是从业人员构成中素质较低。目前,煤炭高等院校纷纷更名、更改专业,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多年招不来大学毕业生,造成安全技术人才缺乏,甚至出现“断档”。煤矿工人多为初中毕业或农民工,文化程度和素质较低,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规范作业的意识不强,违章作业时有发生,这也是导致瓦斯重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国外,从事原煤生产人员一般都经过专门培训或取得院校毕业资格,文化素质、安全意识、正规作业意识较强,从某种程度上讲,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三是机械化程度和装备水平滞后,生产效率低。目前,除神华等资源、效益、条件好的矿井外,大部分矿井机械化水平不高,用人多,年产300万吨矿井从业人员在5000人以上,不安全点多,极易发生事故,甚至是重特大事故。而象美国年产300万吨的矿井,不仅装备先进,而且从业人员少,素质高,工效高,且应急预案完备,发生伤亡的规模较小。另外,在装备水平特别是瓦斯监测监控设备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较低,预测性的准确率还不高。
  从现场管理层面讲,煤矿生产环节多、系统复杂,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能影响到安全生产,瓦斯综合治理齐抓共管责任制不落实,很有可能酿成恶性事故。如采掘工作面违反规定,瓦斯超限作业;局部通风无计划停电、停风引起高浓度瓦斯超限,不按规定排放,埋下事故隐患;通风系统复杂,设施多,抗灾变能力差,往往使事故扩大化;综合防尘管理不到位,煤尘超限,造成煤尘参与爆炸的几率增大,引起更大的事故等等。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煤矿安全形势和瓦斯治理现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提升观念,加大投入,改善装备,落实责任,严细管理,坚决扼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

  煤矿瓦斯究竟该咋整?
  要摆正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煤矿要生产,治理好瓦斯是关键中的关键和前提条件。面对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和需求压力,以及瓦斯治理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不能把治理瓦斯做为包袱,而要从思想上主动出击,牢固树立“瓦斯不治,矿无宁日”、“治理瓦斯就是解放生产力,治好瓦斯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齐抓共管,全力投入到瓦斯治理工作中。
  要治理好瓦斯必须要加强科技攻关和横向联合,提高治理瓦斯的科技含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要加强基础技术研究,摸清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规律。加强采动前后瓦斯应力分布规律、危险区域和涌出量预测以及局部瓦斯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针对我国单一透气煤层的特点,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瓦斯抽放方法,在提高抽放效果的同时,充分利用瓦斯,“变废为宝”。要针对高应力支护问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保证通风断面,提高风排瓦斯能力。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抽采能力同瓦斯涌出量相适应的矿井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不断进行完善和升级改造,提升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制度的执行力是瓦斯治理的关键。要以防治瓦斯事故为重点,认真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矿井的安全保证系数。要坚持依法治矿,本着“一地一策,一矿一措”的原则,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建立并完善责任监管体系和追究制度,把安全责任和技术措施真正落实到现场和实际工作中去,做到有章可循,有矩可依。加强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要坚持瓦斯地质预测预报制度,为瓦斯治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并实行分区分级管理。要坚持以风定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人本管理是治理瓦斯的根本所在,要以实施“人才兴安”战略为带动,构建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人才支持平台。在采取倾斜政策吸收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拔尖人才,把一些实践经验丰富、文化水平高的科技带头人输送到有关院校进行深造。要打造安全文化、平安文化,全员全过程提高职工防治瓦斯技术水平和现场应变能力,充实井下生产一线瓦斯治理技术力量,严把技术措施落实关,促进矿井本质安全管理和治理瓦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瓦斯防治是影响煤矿安全的突出问题,要想实现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必须首先“制伏”瓦斯这只“拦路虎”。目前,国家已加大了专项资金投入,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只要我们知难而上,加大治理力度,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