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透视矿工不学技术的机制缺陷

2005-09-0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近日来,笔者在一些煤矿调查得知,技术工人不愿学技术现象严重。他们认为,技术工人算不上人才,技术学得再好收入也不会太高,相反,在他们中间却掀起了狂追文凭热。

职工不愿参加技术培训

    近日,笔者在某煤矿了解到这样的情况,该矿给机电队下达了必须选送13人去培训的指标,考中级技工资格。可队长把消息传达给职工后,尴尬出现了。连续多日,没有一个职工报名参加培训,队长再三给职工讲解不培训的利害性,职工的态度却是:“我们培训没有劲头,拿到中级技工证不涨一分钱工资,还要倒贴两三百块钱的报名费和资料费,不去。”
    职工不愿去,队长很无奈。他说:“职工这一心理矛盾已有很长时间了。”他解释道,矿上现有政策是,职工参加培训后可以拿到中级技工资格,但没有津贴补助。只有高级技工可视矿山需要给予津贴,但这需要矿上聘用,不聘用也没有。而要考高级技工,需在中级技工的基础上再工作5年才有资格考证,且考试难度大。
    笔者还走访了一些煤矿,发现职工愿意培训的积极性同样不高。他们说,矿上应该给中、高级技工增加待遇,只要拿到资格证,就应该适当给予津贴。另外,培训的报名费应当企业出。培训期间,耽搁的时间,也应打考勤,不然培训一、两周,考勤少了,工资要减少,万一考不过,损失就大了。
    调查得知,由于职工不愿参加培训,矿上技工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部门技工人才断档严重,从而对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职工不学技术,热衷拿文凭

    职工不愿参加技能培训的现象绝非少数?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现在不少煤矿职工读函授、电大、自考等的人数却逐年增加。
    职工有着共同想法,那就是当工人没出息,不少煤矿给工人的待遇低,哪怕是获取了中、高级技工,其收入也没有明显增加,而且升迁的机会太少。一机电队职工感叹道,他获得了高级电工资格证,不论从实际能力还是理论水平,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可收入却不如刚毕业不久的大中专生。“没有文凭升迁的机会也少,一般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学生,干不了几年就能当队长、科长,可我们太难。”
    利益、前途的驱使,调动了很多工人去追求文凭,哪怕对自己的前程有一丁点机会,他们就舍得花血本。在他们心中,只要有了文凭,就能给自己的美好未来压下一个砝码。而技术则是可学可不学。

职工不学技术机制需完善

    笔者在矿山调查期间,接触了很多管理、经济学人士。他们分析,煤矿职工不愿学技术,与矿山落后的管理机制有着重要关系。
    近两年,国有煤炭企业改制重组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煤炭工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少省、市的国有煤炭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竞争,整合抱团,成立了省级、市级煤炭集团公司,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但当拉开“二次创业”序幕以后,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素质等不适应现状摆在了企业经营者面前,而在这两年的经营发展中,煤炭企业中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跳槽”现象的大量发生,又加深了以上不适应的程度。一方面是管理、工程技术人才仅占员工总数的12.6%,且两年平均有5%左右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跳槽流失;另一方面是全国煤矿专业在校学生的比例大幅度下降,煤炭企业人才的补充还达不到需要的10%,各煤炭企业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在短时间内也不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总量和素质要求。
    虽然煤炭生产的市场行情一再看好,但是若不及时改变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总量不适应、结构不适应、素质不适应的状况,不尽快解决人力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就会直接钳制国有煤炭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严重影响国有煤炭企业“二次创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国有煤炭企业痛定思痛、找出原因、定好对策尚为时不晚。
    煤炭行业是一个技术性较强、艰苦、高危的行业,瓦斯检测、安全管理以及对井下工人的培训,都需要技术的支撑,煤炭安全生产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问题。技能人才的短缺成为影响煤炭安全生产和煤炭产业效益关键问题之一。
    笔者在一些煤矿了解到,煤矿技术工人在认识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般重学历文凭,轻素质技能,重仕轻工,认为大中专学生是人才,技校生不是人才;进机关做管理有前途,进连队做蓝领没出息,尤其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一直不高。据了解,全国只有4%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去职高、技校学习,而选择煤炭技校的更是寥寥无几,一些煤炭公司在政策宣传上也很少将技术工人列入人才范畴之内,技术工人在一些煤炭企业不能算人才,劳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激励措施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许多技工对高级技工不在人才之列的畸形人才观深表不满。所以出现人在曹营心在汉,眼睛盯着文凭转,管他专业对不对,争着报名拿着瞧的莫名兴奋和趋之若鹜的现象。
    而企业在用人方面也出现了很大问题,不断追求高学历人才,不断拉大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我国,“技术蓝领”被分为5个层次,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他们在身份上虽然是工人,但却拥有普通工人所不具备的专业技术,他们既能将图纸上的设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又能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但是一些煤炭企业对初、中级工在技术等级的待遇上差距不明显,中升高既受年限的限制,又受到无技术等级的待遇,这样使得一些技工安于现状,不想深钻学技,以求得心理平衡。
    在我国煤炭产业一直被矿难笼罩,安全生产成为煤矿的突出问题,并影响产能提高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不少煤炭业内专家又发出了如此感叹:21世纪谁来开采煤炭?明天谁为我们挖煤?煤炭人才匮乏是造成煤矿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煤炭产业技术人才流失,缺乏补充,各地煤炭人力资源青黄不接,处于“断档”状态,这不仅制约着煤炭产能的提高,还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使煤矿陷入“扩产——事故——减产”的怪圈,成为我国煤炭能源安全问题的一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