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隐患所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而物的不安全行为的环境条件,两者互相作用促使隐患形成,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这个直接原因的原因却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管理缺陷虽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原因,而且是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因此,理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并逐步向管理现代化过渡,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
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开采已由浅部向深部、由小范围向大范围发展。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广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井下涌水量、矿压等逐渐增大,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也越来越多项式,矿井生产环节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开采技术和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煤炭企业发展的需要。欲实现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在管理上、技术上必须往高层次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安全管理中的安全评价法、安全行为抽样技术、安全行为激励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使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逐步向管理现代化过渡。
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曾经4个历程:原始管理(人类自发的管理行为);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管理现代化。而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还是停留在原始管理或传统管理的模式上,这主要表现在:①安全管理的局限性强,与生产管理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有的煤炭企业在生产组织上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发展经济上存在一味追求扩大外延,而忽视发展内涵的错误倾向;经营存在疏于管理,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观念;甚至有的企业(如部分私营企业)还存在只顾捞取高额利润,而无视劳动者的安全健康的现象,多数煤炭企业并未推行向全面质量管理那样推行全面安全管理,未建立企业的安全文化。②安全管理侧重于对直接责任者的处理,注重事故后操作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而忽视对间接责任者(如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尤其是对企业高级管理阶层应负有的创造本质安全物质条件的责任认识不清。③安全管理是被动的、滞后的事故管理,管理的前瞻性、预见性欠缺。现阶段的安全管理部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处理事故上,侧重于已经形成伤害结果和经济损失的事故分析和处理,没有有着眼于事故“前级事件”的管理。事故是结果,造成这个事故的是许多“前级事件”。这些前级事件包括起源事件(事故原点)、过程事件、瞬时或重大的情况变化,这些事件从量变到质变,最后才导致“终了事件”——事故的发生。④安全管理是静态的、粗放型的管理,发展极其缓慢,对安全系统缺少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信息和决策是现代管理的精髓,而现阶段多数煤炭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数十年一贯制,在管理时没有抓住流通质(人流、物质流、信息流)进行系统动力研究,忽视了信息流这一企业管理的核心,没有用信息构成策略因素,去指导决策,并做到动态管理,适时控制。⑤安全管理长期忽视了“人——机工程”中“人”元的研究,没有重视安全心理、安全失误的原因分析,仅把人当成管理的对象,未把人当成管理的动力。
2 安全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企业的目标管理是运用预测技术提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实现目标管理,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目标管理的依据是行为科学原理,它是通过吸收企业各个部门乃至每个人参加制定共同目标,围绕总目标制定各自的分目标,确定行动方针,安排工作进度,有效地组织实施,并对执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考核的管理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整体目标,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安全生产所达到的目标并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是针对事故和隐患等对象确定,通常以千人负伤率、百万吨死亡率、尘毒作业合格率和设备完好率等预期达到的目标来表示。安全目标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技术中的应用。以现代化管理理论为基础,以系统工程理念为指导,以科学方法为手段,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总目标和上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中、长期安全管理规划,基于企业近期安全管理现状,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确定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任务是制定奋斗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实行严格的考核和奖惩,以激励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主动按照安全生产奋斗目标,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安全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把以工作为中心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统一起来的方法。它使每个有关人员了解工作的意义,充分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按照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自由地选择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使企业工作人员在自我控制的原则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人参加管理,并独立自主地完成给定目标,从而保证整个企业的安全工作顺利开展,不留死角。
安全目标管理的3个环节是:科学制定目标;合理分析目标;精密实施目标措施。内容有:
(1)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值。采用科学的目标预测法,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采取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合适的目标值,并研究围绕达到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如:人身伤亡事故、设备运转事故、设备完好程度、设备性能、尘毒危害控制合格率、职业安全卫生综合治理措施的项目完成率、职业病的发病率、伤亡人数、伤亡频率指标、因工伤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设备物资损失、经济损失等。
(2)根据安全决策和目标的要求,制定实施办法。做到有具体的保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明确的完成程序和时间、负责人,并签定有关合同。措施应力求定量化,以便于实施和考核,例如: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次数及事件有无保证,安全教育覆盖率,宣传阵地的内容是否及时更换等;安全检查是否落实;安全隐患的整改;安全控制点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行等。
(3)对领导干部、主管安全部门、安全专业干部、基层单位规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考核标准不仅要规定目标值,而且要把目标值分解为若干具体要求加以考核。
(4)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与安全生产责任制挂钩,分业务分组层层负责,实行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工区(段),工区(段)保厂、矿(公司)。
(5)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必须与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挂钩,作为整个企业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租赁制和各种经营承包制的单位负责人或经营集团成员,应把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实现与否所受到的奖励同他们的经营收入挂起钩来,完成则增加奖励,未完成则分别具体情况给予处罚。
(6)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
3 无隐患管理法
隐患是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或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按危险程度分为一般隐患、重大隐患、特别重大隐患;按危害类型分为:火灾隐患、瓦斯隐患、水灾隐患、运输隐患、提升隐患、坍塌和倒塌隐患、泄漏隐患、中毒隐患等;按表现形式分为:人的隐患(认识隐患、行为隐患)、状态隐患、环境隐患、管理隐患。
3.1 隐患管理技术
(1)分类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隐患,按如下规定进行管理。政府管理:一般隐患,由县(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理;重大隐患,由市地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特别重大隐患,由省(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管理。行业管理:一般隐患,由厂级管理;重大隐患,由公司管理;特别重大隐患,由行业总公司管理;企业管理——进行分类、建档(台账)、班组报表、统计分析、适时动态监控。
(2)隐患识别与检验。隐患的辨识检验方法主要有:结合生产特点识别隐患状态及类型;采用仪器仪表检验;运用自动监测技术;安全评价方法;行为抽样技术等。
(3)隐患评估。隐患的评估就是对隐患进行分级,其参考的依据是隐患的严重性和易发性。
严重性分级分为4级:1——灾难;2——严重的;3——轻度的;4——轻微的。
易发性分级分为5级:A——频繁;B——很可能;C——有时;D——极少;E——不可能。
综合分类可分为4类:1——不可接受,需要立即停产进行整改;2——不希望有,立即开始详细评估及整顿;3——有控制的接受,在严格监督下运行;4——可以接受,不列为危险。
3.2 隐患控制与治理技术
(1)软科学手段:加强教育,强化全员对隐患严重性的认识;明确责任,理顺隐患治理机制;坚持标准;提高隐患治理科学水平;广开渠道,保持合理的投入,保障隐患治理的资金;严格管理,坚持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其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要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原则;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坚持“五同时”的原则,即各级领导干部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安全工作,在安排计划、布置工作、检查、总结、评比的时候,要把安全作为重要内容;落实措施,发挥工会及职工的监督作用。
(2)技术手段:消除隐患能源;降低危险能量;对隐患进行隔离弱比;蔽障防护技术;系统强化技术;危险能量释放技术;本质安全(闭锁)技术;无人化技术;警示信息技术等。
(3)隐患应急技术: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防范系统、救援系统。
3.3 企业领导应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
如何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关键就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隐患进行治理、整改。首先思想上要提高认识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在抓经济建设这个重点的时候, 千万不能忘记安全生产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才有可能保障安全,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才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要加强对微小隐患的管理、控制,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认识到小的隐患不除,就会酿成更大更严重的不安全因素,并导致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隐患的治理工作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延缓生存,不断发展的自身需要。因此,企业应积极、主动地治理隐患,要在本企业的范围内分析,查找事故隐患。要利用当前一切科学的、有效的隐患评估方法,对隐患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分清隐患的类型和性质。对隐患进行分类管理、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治理进度、落实负责人。同时要尽可能地把隐患治理同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对重大隐患的治理应优先考虑。
安全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延缓生存、不断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上一篇:抓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加强道路安全监管的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