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份资料,说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美国生产原煤近10亿t,但煤矿安全事故中总共只死亡27人。实际上,美国煤矿已连续3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低于30人,百万吨死亡率保持在0.03以下。美国煤矿为何能实现“高产量低伤亡”?美国矿业协会认为这得益于三大因素:一是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程度;二是矿主和政府部门都增强了安全责任感;三是增强了对煤矿工人的培训。并将之总结为美国煤矿能够实现长期安全生产的“成功三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煤矿的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此“成功三角”中,第一方面:新技术包括新设备的应用能大幅度降低煤矿生产事故率,人所共知。我国各煤矿企业在这方面每年也都有较大投入,但是,由于技术、资金、地质条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短时期我们要达到像美国那样高的装备水平还有较大的困难,也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逐步发展。“成功三角”的第二方面:矿主和政府部门的安全责任感的增强,在美国主要是靠法律手段来强制约束。对应于我们,实际就是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安全责任感,我们国家也有相应的、约束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应该 说在这方面,我们与美国的差距还不算是很大。“成功三角”的第三方面:是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培训。据介绍在美国,他们有比较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也注重实效,职工总体素质较高。而我们的职工,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来说是水平比较低、素质比较差,这是我们相较于美国等采矿业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地方。
一直以来,我国的煤炭行业被认为是一个高危险行业。的确,由于煤矿井下特定的生产作业环境和其战线长、系统复杂、涉及人员多等特点,加上受各种自然因素威胁的程度要明显高于其它行业,因此,在目前的装备、技术和管理水平条件下,谁也无法保证煤矿生产绝对不出事故。然而,综观国内本行业的各起事故,虽然每起事故的发生都是个别的、无联系的,且各有其“偶然性”,但如果对众多事故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包含有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因素,即在绝大多数事故的背后都隐藏着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和现场人员行为方面的问题,即人的问题,说明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着第一位和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总体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要实现我国煤矿安全形势的好转,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煤矿安全方面的差距,最现实的途经就是切实加强对广大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这是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之一,是一项影响长远的工程,更是当务之急。
1 坚持各级管理干部安全目标责任制的落实
将安全目标与管理人员的政绩和奖惩挂起钩来。不论那一级领导或管理干部,在安全管理方面,都必须责任明确,凡出现重伤以上人身事故或重大生产事故都必须进行认真的追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总结出应吸取的教训,制定出防范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并举一反三,坚决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化的管理模式。对事故责任者要给以适当的纪律处分和经济上的处罚,还要将其作为对各级管理人员工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使每一位管理者都感觉到,如果安全工作搞不好,不但经济上要受损失,而且“仕途”上也要受到影响,安全工作与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出了事故,也要让他们感觉到“身痛、心痛”,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沉下身切切实实地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安全管理方面来。
2 强化现场管理工作
把切实有效地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在生产现场。各级管理人员如果没有一个严细务实的工作作风是绝对搞不好安全工作,煤矿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1%的隐患就可能引发事故。管理者工作作风的改变,不能只依靠其觉悟或自觉性,企业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用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每一位管理者的行为,促使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剔除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把工作重点放在井下。对作风漂浮、工作严重不负责作者,决不姑息迁就,要严肃进行处理。
3 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
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培训必须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并注重实际效果,不得流于形式。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的掌握,而且更要注重安全管理者的超前意识、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事故的超前预测和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各级管理层人员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出发,努力提高操作层面人员的整体水平。这个层面人数众多,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群体,他们的行为是否得到规范控制,将直接影响事故率的升降,这是能否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提高该层面人员的安全业务素质,增强其自我保安能力和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班组长是“兵头将尾”,是现场安全管理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班组长是改善现场管理、保证煤矿安全的关键一环,班组长是各种工作、各种矛盾的交点,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指挥的能力、要有步骤地将既有一定文化水平、又有较丰富安全生产经验、事业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班组长队伍中来;要加强对班组长的教育和培训,这是实现提高班组长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保证矿井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还要不断完善班组的各种管理制度,对班组长的行为也要用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形成制约机制。
(2)抓岗位作业标准化。必须通过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使其严格按标准上岗,按标准操作,人人干标准活、干放心活,从根本上遏制和纠正“违章”的不良行为,在主观上培养职工强烈的安全意识,在客观环境上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减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工作的主体对象是生产现场的职工,每一位职工安全意识的增强则是保证安全的先决条件。平时要通过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法规教育、安全技能教育、事故案例数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使广大职工切实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促使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安能力,保证安全生产。
(4)坚持治理“三违”。治理“三违”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现场制止,使“三违”行为终止;二是通过教育,使职工自觉按章作业。违章是事故的根源,而无知、侥幸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淡薄是违章的根源!要实现安全生产,在生产现场及时制止“三违”是必须的,也是被事实证明了的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然而从本质上讲,现场制止“三违”属于“治标”,因为在制止“三违”时,“三违”行为已经发生,甚至已造成了后果(如构成隐患或造成事故),而加强职工教育是“治本”,因为通过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后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三违”行为,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在“治标”的同时加强“治本”。一般来说“三违”人员往往是本来总体素质就不是很高的职工群体中相对更差者,所以他们是最需要培训的一部分人,要重点加强对“三违”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业务技能教育,增强“三违”人员的安全意识,要使“三违”人员明白:“三违”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企业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要使他们懂得“三违”与事故紧密相连,“三违”不除,事故难免的道理;要提高其业务能力,不但要使他们知道如何做是违章,更要使其清楚应该如何去做,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违章现象。这样才能真正减少“三违”行为,达到人人遵章作业,实现安全生产。
企业管理层人员安全管理素质的普遍提高,将使 安全管理工作形成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减少甚至消除了违章指挥现象;操作层人员素质的普遍提高,使得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普遍地遵章操作,减少了违章作业现象;同时,在遵章管理者的指挥下和在遵章作业者的操作下,“物”的不安全状态也能及时予以消除,从而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严密、合理、有效、协调的运作体系,确保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上一篇:影响煤矿职工安全培训因素及对策
下一篇:单位防火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