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海洋石油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海洋石油开发具有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投资大的特点,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海洋石油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
自从五十年代我国开发海洋石油以来,已有过多次惨痛的事故教训,如1969年渤海一号采油平台被海冰推倒。1979年11月25日,渤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拖航途中,发生翻沉事故,平台上74名职工,死亡72人。1983年10月25日,美国一家公司租用的美国环球海洋钻井公司“爪哇海号”钻井船,在莺歌海合同区钻井作业时,遇)8316号强台风袭击倾覆沉没,船上81人全部遇难。1991年8月15日,麦克德莫特公司DB-29大型铺管船,在珠江口铺设海底管线时,遭9111号强台风袭击翻沉,船上195人弃船、跳海,死亡17人,失踪5人。
国外海洋石油发展也同样走过了艰难曲折历程,事故灾难给人们留下深刻教训。如:1988年7月6日,英国北海Piper Alpha平台爆炸震惊了世界,这是海洋石油工业最悲惨的一次事故,造成167人死亡。2001年3月15日0时22分(当地时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坎普斯海湾作业的P-36海上半潜式采油平台连续两次发生爆炸,造成11人死亡,虽然经过5天的紧张救助,仍最终于3月22日10点30分沉没。该平台价值4亿5千万美元,投产仅一年零2个月,就葬身于深海之中。
海洋石油作业事故教训告诉我们,减少事故就是最大的节约。我们应正视风险的存在,强化管理,以科学的方法辨识危险源,预测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海上作业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石油资源。
1海洋石油作业风险解析
海上油气田是通过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实现开发的,它与海上船舶航行和陆上油气田的开发存在着极大的差别。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人员与设备高度集中——海上油气田全部活动,如采油、注水、油气处理和集输、维修、人员生活和其他活动,全部集中在海上设施上,生产、施工设施空间狭小,危险源高度集中。
(2)恶劣的自然环境——海上油气生产设施远离陆地或漂浮或固定于海床,其生存条件直接取决于自然环境,它与海况、气象、浅层地质等密切相关。如台风、海冰、波浪以至海啸、地震、地层滑移等对海上设施都有极大的影响,甚至破坏作用。
(3)产品的危险性——海上油气生产设施所生产的石油、天然气,具有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流动、有毒等特点,而海上油气生产过程需要大量各种规格的管线、电缆、设施进行油气处理,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重大事故。
(4)地质条件复杂——目前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海上油气田所遇到的地质条件是很复杂的,高温、高压、坍塌、缩径、H2S气体、浅层气体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多,作业难度大,极易发生井下各种工程事故。
(5)独立于海上的工程设施,后勤战线长——海上工程设施一般远离陆地,孤立于海上,少则几海里,多则几百海里,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迅速得到外援,施救困难,极易升级为恶性后果。
(6)依赖高科技——由于海洋石油面临的海况、气象、地理、地貌及地下情况均较为复杂,面临着各种挑战,只有依赖先进技术,才能安全生存,而先进技术又非单一的服务公司所能全部掌握的。因此,必然形成多专业、多工种的协调作业场面。
鉴于海洋石油作业这些风险性,决定了其安全管理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控制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建立了一套“以危害识别、安全评价和制定严格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管理体制,它主要应用在:
(1)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HSEMS)。
(2)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开发工程风险控制体制。
(3)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作业风险控制体制。
2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是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海洋石油作业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用系统化的观念去辨识、评价风险,以最低、合理、可行的原则制定控制措施,风险就能化为保险。
2.1正确认识隐患与事故的关系,降低事故从控制隐患做起“隐患”是潜在危害,是事故的温床,是事故发生的基本条件;同时隐患是可识别、控制和可排除的。人们在防止和避免发生灾害性事故时,通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已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些事故的代价太大,一次事故也不容许发生,因此,获取经验或教训的机会就很少。比如航天飞行、核电站,海洋石油生产装置的爆炸就属于此类。另一方面,采取分析、研究事前预防的方法,采用预先检查、分析、鉴别、判明可能导致发生灾害事故的各种危害因素、条件,运用科学知识和手段,对其危害频率和危害后果进行危险性预测,并进一步做出评价结论。
2.2认识隐患的复杂性,应用系统论的方法控制风险
从隐患辨识角度讲,在现代复杂生产中,所需生产资源多、劳动对象复杂,作业环境变化大,生产程序多、过程长,管理复杂,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巨大,其隐患识别与风险控制难度较大。海洋石油作为液体矿山开采业,它的危险远远大于种植业、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其它行业。但是这些风险无论是来自哪个环节和要素,应用系统论观点,我们可以将整个海上油气生产作业划分为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生产、销售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设计、建造、安装、作业、测试等不同层次,而每个层次中又包括许多要素,然后再对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危险源点,针对这些危险源点一一制定控制措施。再将这些控制措施按照实施生产的组织结构、岗位赋予明确权限、责任加以控制,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管理文件。
2.3正确理解安全与危险的关系,将风险控制在最低合理可行范围
“安全”与“危险”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是可相互转化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安全”与绝对的“危险”。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划分“安全”与“危险”的标准也不相同,有时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行业划分“安全”与“危险”的界限也不相同。为衡量危险大小就引出了“风险”这个概念,风险量是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后果严重度的函数。制定相应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并使其在经济上可以接受,这就是“ALARP”基本原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借助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将风险管理中的非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的或半定量的数值进行研究,而不是简单地定性的、粗略的研究,这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科学、有效的途径。这就是我们倡导的安全评价法(Risk Assessment)。
2.4关注安全,降低风险是投资人、经营人员、员工、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风险受到投资人、经营人员、员工、社会和政府的多方关注。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而且不可再生的财富;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财受益者之一,决不能成为受害者。随着社会总体财富的快速提升,人民除了关注物质回报外,更多的是关注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
获得丰厚的回报是所有投资人的心理,当他们把钱投入到一个稳定的行业中,只能获得低回报率。当他们把钱投入到高风险行业中,他们更关注的是企业是否有一套有效的管理,能否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得到高回报率的可能性有多大。
企业的经营者必须给投资人一个满意的答卷。在商品经营活动中,业主(Employer)是经营活动的主体,他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则站在更高层次上,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保护员工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制定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企业经营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企业也深感到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企业发展社会就会兴旺,企业发生事故也必然殃及社会,给所在社区居民造成财产、精神,甚至生命的损失。企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企业的安全决不是经营者一方的事情,它是投资人、经营人员、员工、社会和政府共同的责任,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他们的共同利益。
3建立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海洋石油安全管理机制
3.1建立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属于多工种大兵团的协调作战,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面临着诸多的危险因素,海洋石油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海洋石油不能有任何闪失。在安全管理上必须有一套稳妥、行之有效的办法。在不断探讨、实践,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上,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已建立了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系统化的安全管理体系(见图1)。
到2002年为止,海洋石油已全面建立了勘探、开发作业安全管理体系。例如:2001年中海石油有限公司颁布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HSE管理体系》,体系构架见图2。
3.2建立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开发工程风险控制
1998年7月6日,PiperAlpha平台爆炸事故发生后,英国政府组成了由Cullen爵士领导的政府调查组,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106条建议,这些建议大多为政府采纳。其中之一是:海上每座设施都要向政府提交安全状况报告(Safety Case),报告中作业者必须证明其海上设施在“全部生产周期”安全地从事各项活动。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借鉴了英国北海的作法,按照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以下称安全办公室)要求,现已形成了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开发工程风险控制机制,其中包括:
在海上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阶段,作业者在编写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同时编写安全评价报告,评价报告的编写采用项目类比方法及初步风险分析方法(PHA),对拟建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评价报告书须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设计阶段:作业者应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篇并得到相应的审查批准。安全篇的编制可由设计单位或委托安全评价专业机构,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方法对隐患进行分析。
施工、建造、运输、试运转阶段:由第三方发证检验机构对这一阶段每一环节,如材料、设备厂家、操作工序、操作人员资格(如焊工等)、施工、建造质量等进行严格的监督检验把关,确保建造质量和设备的质量。
在投产前,政府主管部门要对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评价。审查合格后再向作业者颁发有效的作业许可证。
生产阶段:由第三方检验机构对生产设施进行综合评价;由安全办公室组织换发作业许可证检查,检查合格颁发新的作业许可证。
3.3建立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作业风险控制制度海洋石油历史告诉我们,许多重大事故往往发生在海上作业过程中,而事故原因往往是某一小的环节疏漏。例如发生在英国北海Piper Alpha石油天然气平台的爆炸事故,原因就是凝析油注入泵的泄压安全阀拆除后,该位置安装了一个盲板法兰,但是盲板法兰没有上紧。结果凝析油从此处泄漏,造成天然气积聚遇明火爆炸。2001年3月15日0时22分(当地时间),巴西石油公司P-36海上半潜式采油平台发生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是:安装在右舷尾部立柱内第4层甲板处的应急排放罐(Emergency Drain Tank)的排放泵被拆下维修,为安全起见维修人员将该罐放空阀关闭,并关闭了由流程进入该罐阀门,就是因为这个阀门没有完全关严,油气进入应急罐,造成超压爆炸,二次爆炸引发了整个柱体爆炸,损坏了结构,大量海水进入立柱内,导致平台翻沉。
如何控制维修作业风险J实践证明海上维修作业前的安全评价制度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作业前充分识别与作业有关的所有隐患,制订控制措施,判断其是否处于可接受水平。经不断探讨、实践,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已初步建立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作业风险控制制度,其做法是:
一是判定作业风险等级。在开始维修作业前根据作业复杂程度,初步判断其风险等级,确保所有的维修项目都要进行安全分析并开展安全评价。
二是组织实施评价。根据作业复杂情况和风险程度确定评价小组组成。重大施工项目,如拖航、吊装等作业,高温高压井钻井作业,边采边钻联合作业,危险性高的重大维修、改造项目,由公司主管部门成立评价小组,组织实施评价;一级动火、进入限制空间等一般性作业,由平台经理或项目经理组织成立评价小组,组织实施评价。
三是严格审查。建立评价结果和控制措施审核制度,维修作业规模较小、风险性低的作业由平台经理或项目组负责审查批准;海上重大维修、施工项目、钻完井作业等安全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应得到上一级公司认可。
4 小结
中国海洋石油作业风险控制采用系统化安全管理方法,对开发项目按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评价,对海上钻井、边采边钻等危险性作业采取作业前安全评价的制度,对降低风险起到了关键作用。2002年中国海洋石油作业业绩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必须不断探索,持续改进。逐步建立一套半定量和定量化的科学评价指标,是海洋石油风险管理深入研究的课题。
上一篇:乡村道路交通安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