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方能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2007-08-2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煤矿生产是在地下进行,由于其特殊性,搞好安全生产异常重要。煤矿安全事故可以避免,但不发生安全事故在所难免。大家知道,煤矿安全事故是以人为主体,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与人的希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事故发生前一定有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全的条件,或既有不安全条件又有不安全行为。也就是说影响安全主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另一个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就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技术装备条件和职工文化水平素质,完全做到消除事故难度是不可想象的,但只要认真的做好人的工作,恶性事故、伤人事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难就难在人的工作上。煤矿企业无数事故证明不是因为物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技术问题不能解决,而主要是人的因素所致。
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人是有思维、有个性的,在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社会环境诸多条件下人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是以安全生产为目标所进行的正常活动。反之产生逆反心理,人就可能进行不正常的活动,产生不安全行为,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目前很多专家在研究人的行为科学,有的已开始在安全生产中得到应用,这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有关这方面的论点很多,如:实用论、人际关系论、自我实践论、多元论等,这些论点是从人的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的,能用于安全生产上是会有很大益处的。而我们目前分析事故常常听到和看到的麻痹思想、侥幸思想等等都是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表现形式。
双管齐下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党政工团要齐抓共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这个提法本身既适合于我们的国情,也符合煤炭企业推行的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管理。厂、矿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并不是所有的安全工作都由厂、矿长一人去做,而是由决策层、执行层到操作者人人抓安全,区、科、队(车间)、班组都应有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党、政、工、团通过自己的组织系统进行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形成各自的保证体系,使整个企业安全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进一步强化教育。根据事故构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主要因素,对安全生产要贯彻“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原则。一是根据人的“后果平衡”的心理特征,对安全行为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对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对受到批评和罚教的人,同时要做好思想工作。人们易产生为近期利益而忘记沉痛事故教训的现象,用典型事故案例特别是本单位的案例或召开恶性事故回顾日活动,侥幸事故或事故的责任者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醒员工注意安全,增强安全意识。
二是煤矿企业地处偏远地区,有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特点,要关心员工生活,注意解决好员工的后顾之忧,对员工探亲休假前后的思想变化,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和防止事故发生。利用家庭成员之间的特殊感情,家属做员工的安全工作,多年的实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正常运动。
三是根据人的性格的可塑性,加强员工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种花、种草,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使不安全性格变为安全型性格。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发生变化时,员工心理活动也在变化,结合工作面倒面,工种变动,自然条件的变化,除及时进行技术教育(规程、措施)外,同时要做好思想工作。
四是开展工序管理。在安全的要害部位、薄弱环节设置工序管理点,如回采工作面的上下出口处,过老巷、顶板破碎带、周期来压、初次大放顶、结束工作面大放顶等,这样便于从组织上、思想上、技术上提高警惕,强化管理,并具有可追查性。也可组成QC小组等形式进行安全生产的活动。
五是关于“物”的因素,要通过人的工作使不安全变为安全,人们对自然界已经认识了的问题,并已形成了各种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保安规程的就要认真贯彻执行,对这些规程与规范应视为安全法规,要强制执行。改变作业环境,在煤矿企业至关重要。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是煤矿企业的基础工作,一定要抓紧抓好,常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质量标准化搞好了,不仅改善员工作业环境,提高企业形象,而且是搞好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