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几种危险化学品常识及其应对措施

2007-09-06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五氯硝基苯

    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晶体,有发霉的气味,熔点146℃,沸点328℃,相对密度(水=1)1.72,可燃,不溶于水,微溶于醇、苯、氯仿、二硫化碳。五氯硝基苯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主要用作中间体,及用于土壤杀菌、除草剂等。对人体的危害:本品有毒,侵入人体途径主要为吸入、食入和经皮吸收,主要损害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和造血系统。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五氯硝基苯后,要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后,要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后,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呼吸困难,就输氧;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食入后,要饮足量温水,催吐。采取急救措施后,均需就医。

    防护措施: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MAC)我国为1毫克/立方米。生产过程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职工要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许饮酒,用温水洗澡。单位要安排职工的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消防措施:五氯硝基苯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可使用以下几种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并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操作地点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运注意事项:本品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与氧化剂、碱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同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高温。

    泄漏应急处理:当五氯硝基苯泄漏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将泄漏物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二、氮气

    本品为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常温下和锂能直接反应,炽热时与镁、钙、锶、钡、氧和氢直接化合,微溶于水、乙醇。本品用于合成氨,制硝酸、氰化物、炸药等,作为惰性气体可用于填充灯泡和高温计,也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对人体的危害。本品侵入人体的途径为吸入。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急救措施:吸入本品后,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防护措施:本品生产过程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消防措施:本品一般储存于高压容器内,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为,本品不燃,要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企业管理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运措施:本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晒及雨淋水湿。库温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本品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拦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三、过乙酸、过酸酸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醋酸气味。具有弱酸性,易挥发,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如乙醇(酒精)、乙醚、乙酸(醋酸)。熔点0.1℃,沸点105℃,饱和蒸汽压2.67(25℃)kPa,相对密度1.15(20℃),闪点41℃(35%过氧乙酸溶液)。危险性:遇明火、受热、摩擦、振动、撞击时,易发生火灾、爆炸;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温度稍高时,易分解产生氧气;加热到110℃时,会发生猛烈爆炸。有毒,经口LD50:1540mg/kg(大鼠),经皮LD50:1410mg/kg(兔),吸入LC50:450mg/kg(大鼠)。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应急处置: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脸,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四、 氧气www.anquan.com.cn

    为无色无臭气体,是助燃气体,常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和冶金,还用于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对人体的危害:氧气进入人体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常压下,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超过40%时,人就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氧浓度在40%~60%时,人会感觉胸骨后不适,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有烧灼感,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达到80%以上时,人会表现出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最终死亡。长期处于氧气分压为60千帕至100千帕(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会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失明。

    急救措施:吸入过量氧气时,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就医。

    防护措施:生产和使用氧气过程中要密闭操作,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生产和使用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还要避免高浓度吸入。个人一般不需要特别的防护,只需穿戴一般的工作服和手套即可。

    消防措施:氧气是氧化剂,而氧化剂是火灾发生的三要素之一。氧气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能与易燃气体(如乙炔、甲烷等)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当氧气的容器或生产设备附近发生火灾,要用水保持其容器冷却,以防其受热爆炸并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

    泄漏应急处理:氧气泄漏时,要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对污染区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同时,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储运注意事项:氧气充装站的实瓶区与空瓶区之间必须设置防爆墙,其厚度不应于小120毫米,高度不应低于2000毫米,材料应为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不燃的、强度不低于钢筋混凝土的材料。氧气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储区应备有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拦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