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不良通气空间(下称密闭空间)是指经常被封堵、只有一个出入口、并缺乏足够对流空气的环境,如废置水井、污水管道(渠)、化粪池、储水箱、容器储罐和建筑工地人工挖孔桩的桩孔等。
近年来,密闭空间作业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2003年4月,江西省于都县一工地,在启用施工备用水井施工人员下井安装抽水设备时,一民工因中毒坠井,继而先后有两名下井施救人员在没有弄清原因,也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施救中先后中毒坠井身亡,酿成三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类似事件,同样在德兴市某中学的洗井作业施工中发生,造成三人中毒死亡;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一工地,民工在机井边洗涤,下井捞水桶时,中毒坠井,含施救人员,先后二人死亡;景德镇市压力容器检验人员对弃用液化气槽罐进行检测时,违章操作,在未进行必要的注水置换的情况下,一人入罐检测,由于液化气中毒晕倒,先后二人入罐施救,三人全部中毒身亡。
2006年4月2日,重庆市长寿区晏安镇,两人在沼气池里清渣时,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被熏倒在池中,虽然闻讯赶到的互近居民奋力营救,但是两人由于中毒太深,仍不幸身亡。
大连市安监局对2000年到2005年在密闭仓、室、罐、坑、井等空气不流通作业场所发生的中毒与窒息重大伤亡事故统计发现,期间发生的此类事故共10起造成23人死亡,12人受伤。
类似事故,不胜枚举,损失惨重,教训深刻,必须吸收教训,严防同类事故发生。
这些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上缺乏严格的制度,实施中缺乏严密的组织,作业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是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对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在缺少通风换气设施或通风换气设施有缺陷,造成作业场所通气不畅、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的情况下,违章作业,发生中毒或窒息;
三是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缺乏急救常识,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贸然相继进入现场进行救援,施救不当,最终造成参与事故救援人员相继中毒,常常造成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
四是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缺乏应急措施和设备,在事故现场救援无统一组织,忙乱无序,导致施救不力,不能迅速有效地对受害者进行施救。
一、密闭空间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
(一)有毒气体危害。聚积于密闭空间的常见有害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沼气等,当人体吸入后,易导致中毒。
(二)缺氧危害。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空间,被比重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挤占,氧气含量低,施工人员进入后,可由于缺氧而窒息。
(三)火灾爆炸危害。当密闭空间存在的甲烷或沼气等易燃气体,或在其内进行涂漆、喷漆、使用易燃易爆溶剂等,如遇焊接、切割等作业产生的火花时,可能导致火灾甚至爆炸。
(四)生物病原体危害。废置井、污水管道(渠)、化粪池、沼气池等,其内的各类有害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等生物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致病。
(五)物理因素危害。过冷、过热、潮湿的密闭空间有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湿滑的表面有导致施工人员摔伤的危险;清洗大型水池、储水箱、输水管(渠)时,有遇溺的危险;进行人工挖孔桩作业时,有坍塌的危险。
(六)交通意外。密闭空间的出入点位于街道马路上时,施工人员有被车辆撞到的可能,行人有跌入密闭空间的危险。
二、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安全评估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制度”。应当严格规定,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之前,必须由企业具有资格的安全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主任)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气体测试、安全措施、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身体状况检核等,并在评估结论中提出安全建议。
(二)建立安全许可制度。实践证明,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是一项安全风险较大的作业,因此,应当像动火作业一样,企业必须建立“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制度”。安全许可的前提必须是在风险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确认安全建议措施(如空气测试、通风措施、应急救援、人工挖孔桩作业的安全施工方案是否审定等)已经落实;安全许可应由企业(项目部、工程队)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或安全科(处)长(专职注册安全主任、注册安全工程师)签发;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密闭空间实施作业。
(三)规范作业的安全要求。必须针对前述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制定必要的安全作业规范。在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等作业中,常见的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应包括:
1、核准作业人员已经过专项安全知识培训,身体状况良好;
2、进行空气状况测试和作业现场的检查;
3、存在有害气体、氧气不足或温度过高的空间,必须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
4、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作业空间,应清除一切火源(必须动火的应按规定办理动火许可手续),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易燃易爆气体禁止带入。
5、对有淹溺危险的大型水箱、输水管道、污水管(渠)进行清洗疏通作业,工作开始前必须确保锁上输水掣阀,切断输水管、污水管(渠),防止危险物品意外流入作业空间。
6、人工挖孔桩作业必须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按规定报告审定。
7、使用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下井、罐作业前,应配戴必要的安全鞋、工作服、手套,以保护作业人员的躯体、手、足部的安全;应配戴安全带、安全绳。进入情况较为复杂的密闭空间作业,如进入地下污水渠、化粪池、沼气池、废置井作业的人员,为防范生物病原体感染,应该穿戴覆盖全身的防护服;为防范淹溺,必须穿着救生衣;为防范有害气体,应配戴合格的过滤式呼吸器,必要时应配戴供气式呼吸器;
三、密闭空间作业的应急救援
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等相关企业,在制订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时,应有密闭空间作业应急救援专项(或专篇)预案。密闭空间应急救援应包括如下要点:
一是建立旁站安全监督制度,凡密闭空间作业,必须指定经过安全培训,具有一定应急施救能力的专门人员进行旁站,实施安全监督。必要时应配备应急联络器材,以便发现情况,及时处置。
二是作业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头痛、头晕、刺激或操作反常现象时,必须停止作业,按动报警器并立即离开密闭空间。
三是配备合适的起重设备,如吊重装置,三脚式起重架,配合安全带、安全绳作救援之用。
四是配备足够及状态良好的应变急救器材,如合格的呼吸器具,心肺复苏器、防爆照明灯、手持式报警器等。
五是如未配戴呼吸器和安全绳,其他人员千万不要入内进行救护,以免伤及施救人员。
六是要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以测试预案和装具的适用性和合理性,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七是要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应急救援知识和伤员急救常识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掌握安全防范、应急救援、伤员救护知识,切实保障密闭空间的作业安全。
上一篇:谈化工企业的安全动火
下一篇:民营危化企业安全管理5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