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各类安全事故中尤为多发。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有效地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来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认为重点应把好十道关。
一、把好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关
近二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工作,逐步将安全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先后颁布实施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随着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建设部也先后出台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表》(JGJ59—99),《建筑施工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等一系列强制性标准、规范,对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防护水平,提供了法律支持和强有力的技术标准依据,特别是对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的各级从业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落实责任,确保投入,强化监管,标本兼治。切实抓好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二、把好安全意识教育关
安全意识教育是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一些高处作业防护有缺陷的环境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产生麻痹的安全意识,就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反之,现场各类管理人员对动态监管到位,坚持勤教育,勤检查,勤指导,勤采纳合理化建议;作业人员能够遵章守纪,及时排除工作中的事故隐患,坚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事故就有可能减少或避免。因此,只有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才能减少或杜绝高处坠落事故。
三、把好安全技术措施策划关
高处作业,分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涉及到脚手架,临边洞口防护,悬空作业和季节施工等诸多方面。因此,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方案(或措施)。一般方案由施工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企业的技术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审核,企业总工程师审批,项目部安全员监督实施;特殊方案,如高度在30m以上的高层建筑或独立构筑物(烟囱、水塔),吊装作业等,应由企业的技术部门牵头,安全管理部门参与编制,必要时应组织专家组对编制的方案进行论证,经企业总工程师审批。审批后的方案,应由总工程师和编制部门人员向具体的实施单位进行安全技术方案交底,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施工现场安全员共同监督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施工现场不得擅自变更方案,若方案中存在缺陷需要修改或变更,应按程序书面上报,经审核、审批后,再实施变更方案。
四、把好安全技术交底关
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人员,应根据审批的安全技术方案(或措施),有针对性的按分部分项内容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可分现场演示和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应填写详细,并经接受交底的作业班组人员共同签字认可,做到谁交底谁签发,谁跟踪检查,并填入当日的施工日志。现场安全员应随时抽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并监督作业班组认真实施。
五、把好防护设施验收关
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主要涉及脚手架,临边、洞口防护、结构吊装焊接人员的操作平台等方面。施工现场针对搭设安装的各类防护设施交付使用时,必须进行认真的量化验收,在制定量化验收表时,验收内容应高于行业标准。风险较大的悬挑式脚手架,附墙升降式脚手架,高度4m以上的大型满堂红脚手架,独立构筑物滑模操作平台,吊装作业焊接工操作平台,搭设完毕,由施工现场项目部组织自检。自检合格后,书面报企业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技术、安全、生产等部门共同验收合格后再交付使用。
六、把好各类防护用品关
施工现场采购的安全网(密目网、平网)、安全帽、安全带均属特种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技术标准。材料采购人员在采购特种防护用品时,应要求供货方出具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证、特防用品安全标志、检测检验报告等有效证件。采购人员不得采购假冒伪劣和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采购的特种防护用品,应经企业的技术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并在购货发票上签字后,财务部门才能核销。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 、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和台帐。施工现场生产管理人员和安全员应监督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及时纠正习惯性违章。
七、把好高处作业人员身体素质关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在组织生产时,不得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恐高症、听力不全、四肢有残缺等疾病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饮酒后高处作业。尤其对于攀登、悬空及搭设高处安全设施的特殊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建立体检台帐。
八、把好脚手架搭设防护关
脚手架搭设质量的优劣,对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至关重要。针对脚手架防护问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抓好以下方面:1、从事搭设脚手架,各类卸料平台的操作人员,属建筑登高架设范畴,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证,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应与操作范围的技术易难程度相适应。严禁无证上岗。2、外脚手架防护。①不论是落地式脚手架悬、挑架、挂架和附墙式升降脚手架等,必须严把架板铺设关和防护关。各类材质的脚手板,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脚手板铺设时,应按架子搭设宽度在操作层满铺、铺平、铺稳 ,不得出现空头板、弹簧板。在架子的端头,转角处,架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固定。②高度24m以下的落地式脚手架应在操作层设双栏杆;悬挑架、挂架、附墙升降式脚手架,应在脚手架外排水平杆步距内,增加一道栏杆。③平顶屋面的建筑物,外架应高出建筑物1.2m;斜坡屋面的建筑物,外架应高出建筑物檐口1.8m。④外架应采用密目网全封闭,外架首层水平防护应采用厚度5cm以上木板,如采用钢架板,应在钢架板上面设一层缓冲物,如橡胶板等;外架里排立杆与建筑物间距大于15cm,应采取封闭措施,首层防护以上每隔6—9 m设一道小孔平网防护,操作层除增加一道栏杆外,应增加一道小孔安全网作立面防护。3、室内满堂红脚手架,架子高度在4m以下,脚手板铺设间距不大于20cm;架子高度在4m以上,脚手板应满铺,如达不到满铺条件,架板间距不得大于20cm,并在架板上面平铺小孔安全网。满堂红脚手架操作层上料口,应设牢固的防护栏杆和密目网防护。
九、把好洞口,临边防护关
1、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工业建筑或民用建筑都存在各种大小不同的孔洞。凡是大于25cm以上的孔洞,都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①边长25cm—50 cm, 50cm—150cm洞口,采用木板做盖,用膨胀螺栓固定或利用结构钢筋防护;150cm以上的洞口,宜采用脚手板覆盖固定,周边设防护栏杆;②人工挖孔桩,已成型的桩孔,在未浇砼之前或正在挖孔中途休息和下班时,应用定型的木盖板或钢盖板盖好桩孔,以防人员坠落;③电梯井、管道井,应在井底上方2m处设一道用木板或竹架板全封闭的首层防护。首层防护以上每隔2—3层设一道水平防护网。电梯井、管道井和住宅楼设有飘窗的立面洞口,应采用定型的钢筋网片制做的栅栏,用膨胀螺栓固定。各类平面,立面洞口设置的防护措施,应挂设“未经许可,严禁拆除”等标识,桩基工程的施工区域,夜间应设红灯示警。2、未安装栏杆的楼梯边、阳台边、上人斜道外侧边、卸料平台周边、屋面周边、框架楼层周边、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接料口外侧边、基坑周边等临边部位,应搭设牢固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度1.0—1.2m,设两道水平杆,外挂密目网封闭,卸料平台、出料口、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接料口,应设定型制做的安全防护门,防护门高度在1.6—1.8m,防护门上悬挂醒目的开启关闭的具体安全规定。
十、把好季节施工和工程收尾关
1、季节施工:夏季高温露天高处作业,白天平均气温超过36℃时,施工现场应启动预防中暑的应急预案,应调整作息时间,错开13:00——15:00时的高温时间,预防脚手架搭设等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因中暑而导致坠落事故;冬季遇有霜冻天气,上午9:00时以前脚手架上的冰霜未融化之前,不得安排攀爬和搭设脚手架工作,其他高处作业人员应及时清除工作面上的冰霜,采取防滑措施后,才能进行操作。当遇有六级以上大风、雷电、暴雨、大雾等气候条件,不得安排露天高处作业。当恶劣天气过后,施工现场安全员负责组织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认符合安全条件后再安排生产。
2、工程收尾阶段:主体封顶后,进入内外装饰阶段,因施工工艺流程诸多因素,各类防护设施有可能拆除或挪动,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风险会增大,因此,必须注意和加强以下方面:①外墙因粉刷刮槽或安装干挂石材龙骨架、吊线等作业会拆除外架的各层水平防护网,操作人员处于不安全状态,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吊线刮槽完毕,必须将原搭设的防护措施恢复,并做好操作层的防护。②室内的洞口,临边防护设施,必须做到影响施工的拆、挪,不影响施工的不能随意拆、移。需拆、移的部位必须经安全员检查批准。③室内装修使用单梯、人字梯、角度必须符合要求,梯脚应采取防滑措施,单梯高度超过四米以上作业时,下面应有人监护作业。④外架拆除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上一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及解决措施